首页 / 植物之最

世界上七大最奇特的植物,这些植物拥有令人惊讶的独特适应性

2024-10-11 12:22植物之最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奇迹。在这颗岩石包裹着海洋的星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让人难以想象。数百万年来,动植物演化出了多种令人惊叹且困惑不已的生存和繁殖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仍在试图理解它们为何会以这种方式行为。以下是地球上一些最奇特植物的介绍。

活石头

Photo by Michael Wolf / Wikimedia Commons

通常认为,在南非干旱的沙漠中,极少有物种能够生存下来。但Lithops却在这里繁茂生长。这种手掌大小的植物特别适应于干燥环境,其身体部位,包括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组织,大部分位于地下。虽然听起来对于一种光合作用生物来说,演化成这样似乎是为了减少阳光吸收,但这实际上对Lithops有利。由于土壤提供了更大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温度,有助于植物在酷热中存活。同时,Lithops在地面上的覆盖物是半透明的,可以让阳光穿透到达植物的光合作用部分,创造出仿佛是一块小石头的错觉。有趣的是,植物地上部分类似鹅卵石的外观被认为是食草动物很少捕食它们的主要原因,尽管这可能是它们演化的一种偶然益处而非有意的生存策略。

窝球植物

Photo by Jeremiah Harris / Wikimedia Commons

当原产于奇瓦瓦沙漠的Selaginella lepidophylla受到极度干旱的影响而脱水时,会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该植物会折叠成一个“窝球”形状以维持生存,过程中会变棕色。只需加水就能让它恢复生机,逐渐展开并重新获得绿色。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分子水平的研究,以了解它如何在干旱时期生存,这可能为未来培育抗旱作物提供关键线索。

触发植物

Photo by Vengolis / Wikimedia Commons

因其触即卷叶的防御机制而被称为“敏感植物”的Mimosa pudica在东南亚的农田、草地边缘和废墟中变得常见。起源于美洲热带地区的这种植物据说每年能产生约675颗种子,设计易于传播(例如附着在衣物和动物毛发上)。在菲律宾,它被称为“makahiya”,源自塔加洛语中的“羞涩”。当叶子受到触碰、摩擦或其他物理干扰时,它们会折叠起来。2014年,科学家推测,由于Mimosa pudica的叶片折叠显示了“明显的习惯化”(即生物对重复刺激的习惯化),它实际上可能具有学习能力。测试这一理论时发现,植物只需几秒钟就能“学会”如何对无害刺激不反应,并且即使在几周内不受到该刺激也能“记住”这一信息。

死亡苹果树

Photo by David Stang / Wikimedia Commons

之所以称马钱尼尔树(Hippomane mancinella)为世界上最毒的树之一,是因为它几乎每个部分在接触或摄入后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从引起水泡的树汁到燃烧时释放的致盲刺激物。例如,一名放射科顾问和他的非医学朋友曾不幸食用了这种树的果实。据报道,他们经历的症状包括灼烧感、喉咙紧绷以及随后无法吞咽食物。幸运的是,这些症状在八小时内逐渐消失。然而,某些种类的鬣蜥(如garrobo)却可以吃这种树的果实并在其枝条上活动而不会遭受任何显著的不良影响。

鼬粪便厕所

Photo by Jeremiah Harris / Wikimedia Commons

原产于婆罗洲山脉的Nepenthes lowii是一种奇特的猪笼草,即使在其属中也是如此。由于Nepenthes lowii上部瓶口的形状和盖子的设计,很难不把它想象成一个马桶——而这正是树鼩使用它的目的。树鼩的粪便提供了Nepenthes lowii高达57%至100%的叶片氮需求量,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瓶子的尺寸几乎完美匹配这种小型哺乳动物。关于这种互利关系的各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全面理解这两个物种是如何协作的。然而,2012年对Nepenthes lowii及其他两种Nepenthes植物的研究揭示,它们的瓶盖上有利用树鼩对蓝绿光敏感的视觉信号,引导这些生物在那里排泄。

臭尸百合

Photo by shankar s / Wikimedia Commons

分布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Rafflesia植物是全寄生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即自我营养),这些物种完全依赖宿主植物生存。更奇特的是,它们没有自己的根、茎或叶。相反,它们潜伏在某些Tetrastigma藤蔓的组织内,只在适当的时机以最显眼的方式出现进行繁殖。事实上,该属以其巨大的花朵闻名,其中R. arnoldii保持着世界最大单花重量记录。尽管Rafflesia花朵在视觉上难以忽略,但它们散发的类似腐肉的气味更是让人无法忽视。据专家称,这种感官双重打击吸引了它们的传粉者——食腐苍蝇。然而,尽管它们的适应性让它们成为了环境中庞大且恶臭的主宰,Rafflesia植物却被列为濒危物种。多年来,研究Rafflesia植物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解开在原生栖息地外种植这些神秘花朵的秘密。

舞蹈植物

Photo by Nativeplants garden / Wikimedia Commons

分布在南亚各国的Codariocalyx motorius灌木的叶子因光线和温度变化而快速进行椭圆形运动。例如,在35摄氏度时,它的叶子在一分钟半内可以完成一次快速的全旋转。至今,这种植物“跳舞”能力的目的仍然是个谜,尽管有一些假设。一个观点是,它模仿蝴蝶的动作,以阻止蝴蝶在其上产卵。查尔斯·达尔文在他的书中描述这种植物的奇异运动时写道:“没有人认为其侧生小叶的快速移动对植物有任何用途;为何它们会这样做完全未知。”

封面图:Jeremiah Harris / Wikimedia Commons

猜你喜欢

  • 世界之最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内,一只像乌龟又像鳖的动物缓缓冒头,然后又悠然自得地开始“划水”,这一幕,被游客拍了下来。他们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只动物“来头”可不小,而且它的年龄,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年长。游客小李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近日,话题“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引起热议,话题所描述..

    2025-04-30
  • 世界上最丑的狐狸,没错就是它——藏狐

    知道为什么都用狐狸精来形容那些水性杨花的女子吗?因为狐狸长着一张比较精致的面孔,看起来非常漂亮。尽管那是一个不好的词,但是确实也体现了狐狸在所有的动物中可以说是颜值最高的啦,但是。世界上有那么一种狐狸她们长着让人忍不住吐槽的面容,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世界上最丑的狐狸藏狐世界上最丑的狐狸:藏狐它丑到极..

    2025-04-30
  • 植物之最

    全球最濒危的植物之一百山祖冷杉迎来盛花期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百山祖冷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植物活化石”和“植物大熊猫”之称,被列为全球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日前,从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传来好消息,今年百山祖冷杉再次开花,且为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最多。据保护站工作人员介绍,百山祖冷杉是松科冷杉属的乔木,雌雄同株,繁殖以风..

    2025-04-30
  •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这些动物的体型犹如移动的山峰!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观察世界上的各种动物呢?有最大的哺乳动物,那当然有最小的哺乳动物,最大的海洋哺乳动物应该飞南京莫属了吧,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排行榜,快来看一下吧。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1、蓝鲸2、巨犀3、草原猛犸4、恐象5、北极熊6、非洲象7、虎鲸8、男象海豹9、河马10、巨林猪世界上最大的..

    2025-04-30
  • 世界上最凶猛的家禽,村霸大鹅排行第一狗子排第二

    在一些农村或者是村庄里面,人们都会养一些家禽作为一些平常的活动,当然很多家禽非常的温和,性格也好,性情也很温和,但有一些不是如此,它的攻击性非常的强,并且也有一些危险性。那么你知道哪些凶猛的家禽比较出名吗?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最凶猛的家禽。世界上最凶猛的家禽:大鹅、狗、骡子、牛、猪、山羊、大..

    2025-04-30
  • 世界上10大最贵的狗品种排行榜,罗秦犬的价格绝对超乎你想象

    狗狗是我们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许多爱国人士都会养一条聪明伶俐的小狗陪伴自己有些狗狗的血统非常高贵,他们的价格自然而然非常昂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世界上10大最贵的狗品种排行榜吧。世界上10大最贵的狗品种排行榜:1、罗秦犬2、罗特韦尔犬3、萨摩耶犬4、德国牧羊犬5、加拿大爱斯基摩犬6、藏獒7、中国冠毛犬8、日本秋..

    2025-04-30
  • 世界上最凶猛的海洋动物,让人看了都会觉得毛骨悚然

    海洋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地方,有很多人拍婚纱照都会选择在海边,也有很多人在有空的时候都会去海洋公园,去看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里面有海豚精彩的表演,还可于它亲密接触,看着它是如此的乖巧,但是在海洋里面,也有很多凶猛的海洋动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界上最凶猛的海洋动物吧。世界上最凶猛的海洋动物生活在海洋中的生..

    2025-04-30
  • 世界上最大的蛙,体长可达一米多!

    虽然青蛙的外形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美丽,但它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尤其是农民伯伯们非常喜欢青蛙。青蛙能够吃掉庄稼地里面的一些害虫,让庄稼能够生长的更好。但是我们平常见到的青蛙都是手掌般大的,肯定是没有见过比平常青蛙大四五十倍的巨蛙,现在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世界上最大的蛙有多大吧!看看这些巨蛙是怎么样能够长..

    2025-04-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