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之最

首开通州万象汇五年磨一剑,打造副中心商业新地标

2024-09-22 10:07商业之最

从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B口出站,一个宽敞明媚的室外下沉式广场映入眼帘,蜿蜒的步行梯配以周边的绿植,仿佛是溪流在山谷间细语轻吟,潺潺流淌。

从下沉广场走出来,一栋融合了现代时尚、文艺潮流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波光粼粼的银色幕墙、悬挑的玻璃盒子、运河文化主题场景的屋顶花园等无不宣示着通州又一个新地标的诞生。

作为通州副中心行政区唯一的大型购物中心,由首开股份和华润置地联合打造的首开通州万象汇,于9月20日正式开业迎客。

从2019年10月拿地到2024年9月开业,五年磨一剑,首开通州万象汇补齐了区域商业配套最关键的一环。而在这背后,疫情影响、特殊位置等带来的施工挑战与破局,大跨度穹顶、环保要求等技术考验与突围,地铁接驳、园林一体化等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无不展现出首开集团这份国企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设计以运河文化为魂

历经多年的精心规划与建设,如今的通州副中心,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一座现代与未来交织的璀璨之城。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网红的打卡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运河商务区的摩天大楼与燃灯塔、以银杏树和银杏叶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北京城市图书馆、被称为“运河之舟”的大运河博物馆以及有着“文化粮仓”称号的北京艺术中心……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又一个新地标崛起,矗立于城市副中心的心脏地带,位于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交汇处的首开通州万象汇,接驳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距离北京市政府600米左右,地上七层,地下四层,外立面与空间设计融入属地文化。据了解,该项目中,首开股份主要负责项目工程、财务、成本等工作,华润置地主要负责设计、开发报建、招采等内容。两大国央企共同操盘首开通州万象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标杆项目。

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外观设计别出心裁,其外立面巧妙运用了菱形铝板元素,这些铝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水面泛起的粼粼波光,绘制出一幅生动而富有动感的流水画卷,给人以视觉上的流动与变化之美。

在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创意设计中,深刻融入了运河文化的精髓。据首开通州万象汇首开方项目负责人张硕介绍,鉴于项目地处通州副中心,紧邻历史悠久的大运河,其外观打造特意借鉴了古运河的韵味,力求与自然水域和谐共生,展现出通州地区水清岸绿、蓝绿交织的独特生态美景。

图说:首开通州万象汇首开方项目负责人张硕表示,首开通州万象汇的设计力求与自然水域和谐共生。

而大跨度的穹顶设计,宛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这一设计不仅彰显了通州的独特魅力,更在夜晚时分绽放出迷人的光芒,成为城市夜空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仅仅有充满时尚感与艺术气息的外立面、大穹顶,首开通州万象汇的三大特色空间也备受关注。

上文提及的下沉广场,不仅是休憩与放松之地,多功能的空间布局还使其成为举办演艺表演、市集活动及促进文化社交的品质场所,在享受宁静时光的同时,也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不同形式的情感交流与文化碰撞。

乘坐观光电梯,来到坐落于L4-L5层的悬挑空间玻璃盒子,高达约11米的玻璃幕墙,展现了270°观景视野。夜幕降临,屋顶LED矩阵灯光璀璨夺目,犹如繁星点点,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这里不仅仅是观景台、休憩区,还有兼具品味与内涵的商业空间。

继续向上来到L6-L7层,是一个超大的屋顶花园,从艺术体验、文化融合、科普互动出发打造运河文化主题场景。“屋顶花园3000多平方米,不仅有儿童游乐区、咖啡厅、餐厅、绿植,还有甲板休憩空间和船沿远眺区,以及充满艺术感的运河帆船。”张硕说,帆船设计,寓意深远,旨在传承通州“万象汇通”的历史,是对千年来作为仓储漕运重地、南北商品集散地独特地位的致敬。

这些充满文化艺术、现代时尚的建筑封面和社交空间设计,无疑将成为吸引众多访客前来探索与打卡的热门地标。

图说:首开通州万象汇位于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交会处,地上七层,地下四层。

技术创新铸就璀璨地标

首开通州万象汇精彩呈现的背后,是首开团队在技术领域不懈探索与突破的结果。

从地下排水TRD工法、地下钢混结构跳仓法等先进施工工艺的灵活运用,到玻璃盒子支撑柱水泥灌注的精益求精、大跨度穹顶方案落地的技术突围等,无一不彰显着首开人在工艺与技术领域的极致细腻与精工精神。

在基坑地下水的处理问题上,首开通州万象汇采取了TRD工法进行止水帷幕施工。项目工程经理王镝向记者介绍,TRD工法墙体整体性好、连续性强、施工缝少,能有效隔断透水层。根据项目的地质情况,首开通州万象汇的止水帷幕长度在40米左右,简单地说就是在基坑开挖范围外做一圈防渗地下连续墙,周围的水进不去,里边水出不来,减少项目降水量。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在2019年时,TRD工法也才首次引入北京。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在地下钢混结构方面,首开通州万象汇采取跳仓法施工。

何谓“跳仓法”?工程土建主管张军解释道:“将大体积混凝土划分成若干小块,隔一块浇筑一块,相邻两块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之后进行另外两个相邻部位的浇筑。这种工法可以减少因温度降低产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质量和抗渗性能,同时节约工期,机电、装修也可以有空间提前接入作业。”

图说:工程土建主管张军表示,“跳仓法”施工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质量和抗渗性能,同时节约工期。

地上分隔墙施工,首开通州万象汇采用的是加气混凝土条板墙,替代了传统的砌块。“这种产品内部设有双层钢筋网片,轻质高强,且属于预制构件,工厂提前生产、现场安装,绿色环保,还可以加快工期、降低成本。”张军说,每组3个人,一天可施工15块(10立方米),比传统3个人一天砌筑4.5立方米,快一倍还多。

在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难度最高的莫过于钢结构穹顶。据了解,该项目穹顶最长跨度达到50多米,在商业体中甚是少见,跨度大,难度高。

工程精装主管周先伟透露,穹顶设计方案的最终落地,历经了多轮严谨而深入的专家评审与论证过程。在第一轮专家论证阶段,核心挑战聚焦于穹顶的超大跨度特性,多位专家一致指出,此特性可能加剧结构的扰度效应,导致潜在的扭曲变形问题,进而对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构成不利影响。

如何突破技术难题?周先伟表示,针对这一瓶颈,项目团队经过专家、工程、设计多方、多次论证,是设计方案平稳落地,保证整体效果的同时更便于现场施工,核心策略在于增强结构基础的支撑能力,具体表现为将基座铰支座的数量从原先的二十余组显著提升至三十余组,此举显著增强了穹顶的支撑冗余度与稳定性。

“在穹顶的安装施工环节,我们采用了贝雷架模块化施工技术。该技术首先将贝雷片在工厂内拼装成标准化的模块单元,随后在施工现场通过高效的组装工艺进行无缝拼接,既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精准度与效率,又大幅度降低了现场作业的难度与风险。”周先伟说。

图说:工程难度最高的莫过于钢结构穹顶。工程精装主管周先伟表示,针对这一瓶颈,项目团队经过专家、工程、设计多方、多次论证。

还有支撑玻璃盒子的八根混凝土柱子,针对柱子内部灌注混凝土,进行严格的隐蔽工程验收至关重要,这一过程涉及对每个柱子的细致检查,以确认混凝土灌注的充实度,避免留下任何未填充或含有杂质的隐患。“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会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测,层层把关、保证灌实,进而保障柱子的承重性能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与安全规范。”张军说。

正是这些技术层面的精益求精、不断突破与革新,才共同铸就了通州万象汇的非凡品质与独特魅力。

五年匠心破解重重难关

首开通州万象汇的璀璨登场,背后更凝聚着无数的匠心与努力。面对疫情期间的施工挑战与区域内特殊环境下的作业限制,首开人不仅没有被困境束缚,以非凡的毅力跨越重重难关,对每一个细节都秉持着匠人之心,力求完美。

张军说,2019年拿地,2022年7月开工,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建设经历了整个疫情,每一步都充满了不易与挑战。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项目周边环境交通狭窄局促、管控严格,项目出土作业、材料进场受到时间限制,且工地只有一个进出口,更是加剧了运输的难题。

尤为关键的是,在首开通州万象汇建设之际,其周边项目已大多落成,留给项目的建设空间显得尤为紧张与局促,施工难度增大,首开团队面临极限考验。

这种难度也令项目工程经理王镝感同身受。“一般的工地都有环形路,我们没有,只能在基坑内设置环形路,施工车辆在基坑内完成装土、出车等工作,影响了出土效率。”王镝说:“在那片有限的土地上,施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作业不能同时开展。唯有将现场管理的精细度提升至极致,以确保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效有序的施工。所有的同事,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图说:面临前所未有的施工挑战,项目工程经理王镝表示,所有的同事,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也正是这些首开人以超乎寻常的努力与付出,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推动区域发展、展现国企担当

多年来,首开深耕通州区域,长久以来参与区域建设工作,在推动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首开股份在通州参与开发建设项目共计5个,总建筑规模98万平方米。

张硕透露:“在首开通州万象汇这个项目,我们在副中心工程办协调下主动对接地铁建设公司和运营公司,促成地铁接驳。园林一体化方面面临复杂挑战,南侧是市园林局管辖的绿地,东侧是区园林局负责的绿地,我们跨越行政边界的障碍,召开了多轮协调会议,最终成功地将项目绿地与周边绿地融为一体,实现了景观的和谐共生,为副中心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休闲场所。”

首开通州万象汇不仅是首开在商业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对“城市副中心”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与深度参与,对于通州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今年2月,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了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扩大消费的“关键词”。其中,在“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方面,《要点》明确要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推进商业项目开业运营,首开通州万象汇恰在此列。

作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点民生工程,首开通州万象汇位置绝佳,其辐射范围正持续扩大,不仅精准对接周边办公白领、高等学府师生及本地居民的多元需求,更广泛吸引了北三县等邻近区域的消费群体,成为区域商业活力的新引擎。

首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绍辉表示:“首开通州万象汇的开业,为消费者带来兼具个性化、时尚感、体验性的全新生活,将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填补区域商业空白,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再添一瓦。”

“此次首开通州万象汇项目的落地,是首开积极转型发展的又一大力作,是公司建设北京市副中心的重点项目,下一步首开股份将以此为契机,加大转型力度,做好北京市副中心运营服务工作。”张绍辉说。

文/段文平

摄影记者/周的

编辑/杨娟娟

校对/柳宝庆

猜你喜欢

  • 商业之最

    商业江湖最硬核砍价:不砍价!

    当菜市场大妈为三毛钱白菜价吵得脸红脖子粗时,商界铁娘子董明珠却在镜头前笑谈:“刘强东从不跟我砍价!”这年头连拼多多都要“砍一刀”的世界里,京东掌门人硬是把生意做成了“闭眼交钱”的江湖义气——原来最高级的砍价,是根本不砍价 。董明珠的“砍价PTSD”有血泪史:早年国美把格力价格压到骨折,气得她自建渠道。而..

    2025-04-30
  • 商业之最

    “押注”商业航天,烟台要当头雁

    开栏语以赛为媒,聚才兴业。在第十届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启幕之际,本报特别推出“产业洞察”专栏,深度聚焦烟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专栏将立足烟台“9+N”产业布局和16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图谱,重点对话各赛道产业园区运营负责人、龙头企业基地掌舵人,聚焦海内外创业者最关切的核心议题——从政策赋能到产业链..

    2025-04-30
  • 世界最小

    日本一地斥资250万日元打造世界上最小的公园,仅4张A4纸大

    日本静冈县长泉町一公园,去年12月25日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公园——其面积仅0.24平方米,相当于4张A4纸,公园的木制座椅仅能容纳一个人坐下。近段时间,随着媒体报道,该公园已成为一个热门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世界上最小的公园。)该公园是利用道路建设剩余的土地建造而成,由方形砖块、凸起..

    2025-04-30
  • 商业之最

    世界商业奇迹—“宇宙中心”万家丽

    在全世界有着很多的知名建筑和世界奇观,比如: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以及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鸟巢等等,而在湖南·长沙有这么一个地方,集文化、旅游、美食、游玩、购物、办公、酒店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它就是—“世界最大单体建筑”—万家丽,被誉为“宇宙中心”,是世界独有的特色地..

    2025-04-29
  • 明星秘密

    豆瓣9分,打造文化人IP宇宙,《圆桌派7》鲁豫爆料明星采访内幕

    #圆桌派第七季#时隔两年,很多人都期待并且喜欢的谈话类节目《圆桌派》第七季终于回归了。这档节目被观众和粉丝称赞是中国最好的文化类节目之一,也是最好的访谈类节目。这还真不是粉丝们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它在豆瓣上的评分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分数,基本都在9分上下。而且,节目这么多年走到第七季,也证明了它确确实实是有..

    2025-04-29
  • 商业之最

    "破局者刘强东:以毛泽东智慧破解资本压榨困局的商业革命"

    2025年4月,当京东外卖骑手们首次拿到盖着红章的劳动合同,这场始于宿迁农村的变革已悄然改写中国商业史。身着骑手服的刘强东蹲在街头与配送员涮火锅的画面,在社交平台掀起全民热议——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姿态转变,更昭示着新时代商业文明的重构。四十三年前出生在江苏宿迁的刘强东,自幼见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兴衰。1992年考..

    2025-04-27
  • 商业之最

    俞敏洪到底输在哪那个拥抱董宇辉的姑娘藏着东方商业最稀缺的密码

    36岁的潇潇在镜头前张开双臂时,直播间300万观众集体破防了。这个被网友称作东方甄选林黛玉的姑娘,在众人默契保持社交距离的夜晚,用一个跨越三米的拥抱,完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动人的商业叙事。俞敏洪到底输在哪?当新东方转型直播赛道时,这位教父级人物是否预见到:最锋利的武器不是双语带货,而是团队里那个会背《滕..

    2025-04-27
  • 世界奇闻

    波音“星际客机”返航再延迟:分析技术挑战与商业航天前景

    美国航天局21日宣布,波音公司旗下的星际客机载人任务的返地时间再度推迟,以便进行充分的技术评估。这次返航的最早可能日期被推迟至7月,为此前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全面解决。本月初,星际客机成功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但在任务中却频频遭遇推进器故障等挑战,导致返航计划一再延误。美国航天局商业载人项目经..

    2025-04-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