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之最

中国再添三处全球地质遗产地,有何价值?如何保护?

2024-09-05 10:37植物之最

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3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

这次中国入选的3个地质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保护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它们有哪些价值?未来如何保护?

9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3个地质遗产地提案人进行了介绍。

中国已有10个遗产地入选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

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地质遗产地的定义为: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有效保护。

2022年10月26日,国际地科联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公布,当时,中国是入选地质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7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是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剖面,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云南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和珠峰奥陶纪岩石(中国/尼泊尔)。

此次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公布后,中国已有10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

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表示,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改革开放后,党和各级政府及学术机构积极推动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使得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学术水平迅速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资源勘察、全民科学普及密不可分,在宣传宜居地球和矿产资源形成、生命演化、人类起源等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入选的10个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体现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张建平说。

植物庞贝城

囊括5项世界之最,解释煤如何形成

2.98亿年前,乌达大地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树木丰富而复杂,但突如其来的火山喷发打破了宁静,厚厚的火山灰飘来,森林被瞬间“封”住,“植物庞贝城”保存下2.98亿年前的生态秘密。上世纪以来,大规模的露天采矿掘开了乌达煤田封存已久的地层,2.98亿年前陆地生态系统的壮丽景观露出真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主持的课题组通过细致研究,将这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命名为“植物庞贝城”,在《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知名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

位于内蒙古的“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植物庞贝城”由七大类植物构成,即石松类、有节类、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类、早期裸子植物和苏铁类植物,具备了现代植被类群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各大类群。许多化石还记录了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谈及“植物庞贝城”的科研价值,王军说,植物庞贝城化石标本保存完整且精美,是古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的最佳材料,其中已经完成整体复原重建的物种有9个,另有30余种保存良好,具备深入研究的潜力——“植物庞贝城”将成为全球实现化石植物整体重建复原种属最多的古植物学圣地,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

“植物庞贝城”还保存了远古时期森林的群落结构,目前累计已获得近万平方米的实际复原数据,表明“植物庞贝城”是世界上可供实际复原面积最大的远古森林遗址。研究证明,乌海“植物庞贝城”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复原、最丰富的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以及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

另外,“植物庞贝城”所处地球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阶段十分特殊,它经历的冰室-温室气候转换,为探索现代冰室-温室气候转换背景下植物与气候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了参考,对于探索和预测地球的宜居性演变规律也极具价值。

在社会意义方面,它回答了两个问题。“‘植物庞贝城’其实就是实地形成乌达煤田7号煤的原位森林,因此‘植物庞贝城’是向公众解答‘煤是什么植物形成的’‘形成煤的森林的面貌什么样’的最好答案,是煤炭资源形成过程的最佳科普资料。”

王军说,“植物庞贝城”是在乌达煤田矿区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目前是边生产边保护的状态。为了进行抢救性发掘,去年10-12月和今年7-8月,南京古生物所团队前往乌达开展了多次化石易地保护工作。

今年6月中上旬,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织对乌达煤田等地区开展了“植物庞贝城”埋藏普查工作,已有初步成果;目前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植物庞贝城”博物馆的落成。

在化石发现地乌达煤田,多家煤矿公司仍在生产,因此如何平衡矿产开发与化石保护,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保护化石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后续将加快完成“植物庞贝城”摸底工作,确定好化石分布区域并就化石集中产出的核心区,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

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

已获得上万块骨骼化石材料,科普意义显著

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盆地自流井背斜的东北端,于1972年首次发现。此后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

位于四川的“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自贡恐龙博物馆供图

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表示,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中侏罗世蜀龙动物群代表性化石产地,也是中国最早、世界最为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之一。在已发掘的近3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获得了上万块骨骼化石材料,通过研究共命名了古脊椎动物26属29种,其中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化石名录的有15种。

除了科研价值,自贡恐龙博物馆是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积极开展馆校合作,围绕教科书的恐龙知识点,结合课程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常设展每年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前往参观。自2021年起,已举办“纪念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发现五十周年特展”等25个临展,输出国家自然博物馆“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等10个外展。

在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自贡恐龙博物馆以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为基础,先后建立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和自贡化石产地等。同时争取和参与多项与古生物化石保护有关的项目,例如四川省典型地质遗迹保护与监测项目、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调查勘探项目等。

桂林喀斯特

是大陆型塔状喀斯特地貌的世界典范

桂林喀斯特以漓江为纽带,景观要素丰富。奇特的峰林、峰丛、谷地和平原,清澄回环的水流,嶙峋斑斓的崖壁,瑰丽奇艳的洞府,是桂林喀斯特最美丽的点缀,具有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

位于广西的桂林喀斯特漓江山水。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伟海介绍,桂林喀斯特分布面积2665平方千米,峰丛1285平方千米,峰林1167平方千米;石峰11400座,峰丛石峰7900座,峰林石峰3500座,同时拥有面积相当的峰林和峰丛两种主要岩溶地貌类型:峰林拔地而起,相互离立;峰丛基座相连,洼地相随。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特别是峰林平原是世界上最典型、发育最完美的湿润热带亚热带峰林地貌,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是极为珍贵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

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喀斯特地貌的世界典范,发育于地层产状平缓、岩层巨厚而纯净、厚度达3000米的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的石灰岩中,在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地层上,发育了连片分布的峰林喀斯特、峰丛喀斯特、喀斯特峡谷河流和数以万计的洞穴。在漓江及其支流的冲积平原上所展示的喀斯特塔峰(峰林),在世界上来说是极其稀有的,是全球塔状喀斯特的模式地。

目前,桂林喀斯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漓江源头猫儿山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漓江正在积极申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和“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此次,桂林喀斯特有幸成为世界地质遗产地之一,将进一步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桂林喀斯特地质景观和漓江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助于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国际竞争力。”陈伟海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猜你喜欢

  • 人类之最

    731部队,如何把哈尔滨变成人间炼狱?

    ​▷文|喵柚楔子|雪地里的黑乌鸦1939 年冬,哈尔滨郊外零下 30℃,一片银白。可就在这片白得晃眼的雪原深处,却飞起一群黑乌鸦。它们不是在觅食,而是在啄食——啄食一堆尚有余温的人体碎块。乌鸦脚下,是一座占地 6 平方公里的“城”:平房区。它对外叫“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内部编号“满洲第 731 部队”。从这天起,直..

    2025-08-01
  • 植物之最

    东方嘉木 跨越山海——“中国植物的力量”在京开展

    【带你一起看大展】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梅如果没有植物,园林便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园林。植物仿佛是园林的“情绪”,四时变幻,气象万千。在中国已被认知的三万五千种植物中,有三千多种成了园林植物。这些植物跨越山海,影响着世界植物学与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由中国园林博物馆与美国橡泉图书馆(Oak Spring Garden Library..

    2025-08-01
  • 机械之最

    文化新观察丨如何在翻译中读懂中国?汉学家谈中国文学的打开方式

    文学翻译作为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重要桥梁,使文学经典如种子般在不同文明土壤里生根开花。多年来,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与合作持续作出努力。以“‘译’起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江苏南京举办。刘震云、毕飞宇、东西等39位中国作家,与来自德..

    2025-08-01
  • 世界最大

    最新世界500强沃尔玛稳坐第一,连续第12年成全球最大公司

    近日,最新世界500强出炉,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增长了约1.8%。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约0.4%,约为2.98万亿美元。500家上榜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到自《财富》世界..

    2025-08-01
  • 世界最长

    合肥“巨无霸”公园火了,面积20000亩,是全球最大城市中央公园

    说到合肥的新地标,这个“巨无霸”公园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两万亩的面积,简直大到让人怀疑人生,听说比纽约中央公园还大。身边不少朋友都特意跑去打卡,遛娃、骑行、拍照,感觉一整天都玩不完。作为合肥人,真觉得这波城市规划太给力了,有了这样一个公园,生活的幸福感都直线上升。不得不说,合肥这次真的牛,把公园做成了..

    2025-08-01
  • 世界最长

    8.7级!俄罗斯发生全球14年来最大地震,有小镇被淹 10天前该地区曾发生强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北京时间7月30日7时24分,在俄罗斯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2.40度,东经160.20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随后一小时里,该地又连续发生6.9级地震、6.0级地震。此后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复核,7.9级地震震级修订为8.7级。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称,此次8.7级地震是1952年以来堪察加地..

    2025-08-01
  • 世界最长

    成都“全球最大”的生态公园,跨径12个区,建有78座网红桥

    成都“全球最大”的生态公园,跨径12个区,建有78座网红桥一、地理位置分析成都这座城市一直是“巴适得板”的代名词,但你知道吗?在这座火锅与麻将齐飞的城市里,竟然藏着一个号称“全球最大”的生态公园——成都天府绿道。这个公园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块地”,而是一条超级绿道网络,横跨成都市区的12个行政区,像一条..

    2025-08-01
  • 世界最长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闽建成投产

    据福建日报7月28日报道 27日,在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中景石化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右图)。随着上半年第三套100万吨丙烯和第四套15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两套全球最大装置的达产满产,基地形成年产280万吨丙烯、380万吨聚丙烯的产能,丙烯、聚丙烯单体工厂产量均为世界第一。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年产值达600亿元,..

    2025-08-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