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里正在玩的,可能不达标!玩具安全新国标来了
“捏捏乐”、“水晶泥”、悠悠球、智能手表
……
这些陪伴孩子成长的“小伙伴”
真的安全吗?
近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加紧
对GB6675.1至GB6675.4
《玩具安全》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进行了修订完善
并于近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
一起来看
玩具安全及格线
从“60分”提升到“90分”!
据悉,本次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标准修订为第3次修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认为,新修订发布的标准,相当于以前及格分数线是60分,现在提升到90分才算合格。依据新标准生产的玩具产品可以让孩子们玩得更省心、更放心、更安全。
化学安全:从“有没有”到“有多少”
在防范健康损害方面,增补了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短链氯化石蜡、硼元素等10类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大幅提升对玩具产品中化学类有害物质的覆盖类别,解决小朋友放入嘴里、污染手臂、伤害身体等问题。
在机械物理安全方面,增加了明火装置玩具、食品造型玩具等新产品的技术要求,优化了原标准中悠悠球、充气玩具、吸盘弹射物等细分品类产品的特定要求,强化标准技术要求对玩具产品物理安全的适用性。
消防安全:让玩具不再“一点就着”
在防火安全方面,新增了面具等头戴玩具的阻燃性能技术要求,完善了玩具化装服饰、玩具帐篷等供儿童进入的玩具、软体填充玩具等三类产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切实保障玩具产品的防火安全。
生产+销售!提供“双保险”
新修订的系列国标何时具体落地?企业是否有时间进行转换过渡?
何亚琼介绍,新修订的系列国标过渡期采用了“12+12”的工作方案:第一个“12”为标准从发布到正式实施留有12个月的生产过渡期,企业可对产线工艺、配套供应链进行优化调整;第二个“12”是在生产过渡期截止后,又额外为依据旧标准生产的库存产品提供12个月的销售过渡期,保障库存产品有序退出市场。
广大消费者要当“最挑剔的家长”,擦亮眼睛,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
官方点名!
“网红”玩具被重点紧盯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媒体报道“捏捏乐”“水晶泥”等“网红”玩具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如“三无”“未取得3C认证证书”“不符合GB 6675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等情况。
甲醛限量方面,规定36个月以下婴童的玩具产品重点材质甲醛限量值应小于等于30mg/kg;
TVOC限量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玩具产品TVOC释放量限量值指标,限量值应小于等于0.5mg/m⊃3;,填补了国内外玩具标准在该方面的空白;
增塑剂限量方面,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限量种类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了10种,严防增塑剂对少年儿童的危害;
硼元素限量方面,规定水晶泥及类似玩具硼元素限量值应小于等于300mg/kg。
如何科学选购“捏捏乐”等玩具
1.选购三原则:
查资质:一定选择“3C”认证、成分标注清晰的正规产品,拒绝“三无商品”;
闻气味:拆封后若有明显刺鼻气味,立即停止使用;
看年龄:5岁以下儿童建议选择大尺寸、无小部件的食用级硅胶类产品,避免误吞。
2.使用注意事项:
新玩具建议用清水冲洗后,在通风处放置48小时再使用;
避免嘴部接触玩具,玩耍后及时洗手;
若出现皮疹、持续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
AI玩具纳入监管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让AI玩具成为新潮流,2024年我国AI玩具市场规模约246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将增至290亿元。
何亚琼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共同推动AI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保障
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促进消费品供需适配性的实施方案,引导玩具企业应用AI技术创造更多新需求。
促进产品创新
鼓励玩具企业和AI技术企业强强联合,融合市场需求洞察和新技术集成应用的优势,把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玩具中,打造更多AI玩具爆款,引领消费潮流,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AI科技、中国文化。
规范产业发展
针对消费者比较关注的AI玩具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研判,在指导玩具企业加强技术防护的同时,适时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切实保障AI玩具质量安全和数据隐私安全。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