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用六十余年收藏十万多份报纸,“集报大王”李铁光把家变成博物馆

2025-11-21 11:15机械之最
清晨的阳光漫进不到六十平方米的小屋,空气中飘散着油墨与纸张特有的气息。79岁的李铁光弓着背,正细细擦拭着封装好的报纸。这间朴素的小屋,不仅是他生活的地方,更是一座珍贵的“报纸博物馆”。在这里,除了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外,目光所及全都是报纸。

这位被称为“集报大王”的老人,用六十余年的时间,收藏了三万多种、十万多份报纸。从民国号外到奥运特刊,从记录原子弹爆炸的《人民日报》号外到报道神舟飞天的特刊,再到金属报、丝绸报、3D报等上百种珍贵“异形报”,每一份都是时代的切片。

2000年初,这间特殊的“博物馆”无偿向公众敞开大门。此后,李铁光带着他的报纸走进北京的街道、学校、展览馆,举办了上百场公益报展,并先后推出建党百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主题报展,让老报纸里的故事走到更多人面前。

今年7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报展上,李铁光在介绍他收藏的报纸。受访者供图

“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

李铁光这一生对两件事格外痴迷:一是爱吃各种口味的糖果,再就是收藏报纸。提起自己的藏品,他的眼睛总会亮起来,像个揣着宝贝的老小孩。家中这十万余份报纸,是他最珍视的“稀有玩具”。每逢有人登门,客人凳子还没坐热,他便兴冲冲地搬出珍藏,小心翼翼地摊开那些独一份的报纸,带着几分孩童般的炫耀劲儿:“你瞧,这些别处可找不到喽。”

他对报纸的痴迷,还要从六十多年前说起。1955年,在北京一所小学的教室里,不满10岁的李铁光正传阅着全班唯一一份《中国少年报》。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划过纸面,报纸上那些新奇的故事,让他读得津津有味。等到班里同学都读了个遍,李铁光找到老师,提出想留下这份报纸。老师点头同意,他开心得不得了。“小时候条件不好,得到一份报纸并不容易。”放学后,李铁光把报纸整整齐齐折好,收进书包。

这张《中国少年报》成了李铁光收集的第一张报纸。后来上初中,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补贴家用,他向街道申请,每天放学后上街卖《北京晚报》,一份报纸赚2分钱。有时遇上刮风下雨,剩下几份没卖出去,他就把没卖完的报纸展平,一一收藏起来。报纸越攒越多,收藏报纸也从偶然的念想,变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与爱好。

79岁的李铁光至今还记得,1964年的一天,17岁的他正在家里吃饭,突然听到街上有人喊:“号外!号外!中国爆炸原子弹了!”他扔下饭碗就往外跑,追着送报车的铃声一路跑到东四,终于抢到一份《人民日报》号外。那天夜里,他借着煤油灯的光亮,反复读着那份报纸,激动得睡不着。如今,那份报纸仍被他小心地塑封保存,放在报柜最显眼的位置。

“报纸对我来说,就是看到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户。”参加工作后,李铁光进入北京市人民机器总厂当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四十八块六毛钱,日子过得紧巴巴,可他总会拿出一半收入订购报纸。下班后,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穿梭于各大旧货市场,在地摊上那些不起眼的旧报纸中,寻找等待被发掘的宝贝。

李铁光将报纸分类收藏。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家里收藏的报纸越来越多,李铁光的故事也传开了。

三十年前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打来的一通电话。电话里,对方提起出版社正在处理一批外文报纸,询问他是否愿意收藏。“当时以为要花钱,心想多少钱我都豁出去了。”李铁光骑着一辆从单位借来的三轮车就出发了。“等到了才知道,别人免费送给我。”李铁光高兴得不得了。他小心装好报纸,来回二三十公里的路程,一点没觉得累。

为了集报,李铁光还干过不少“傻事”。有一次,妻子让他去买条鱼。他走到菜市场,发现鱼摊上垫着一张《永久报》,那正是自己寻觅多年的版本。他急忙上前,拉住鱼摊老板的手:“老板,这张报纸能给我吗?我给您钱!”老板愣了一下,把粘着鱼鳞的报纸递给他。李铁光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报纸揣进怀里,一路小跑回家。妻子问他:“鱼呢?”他才一拍脑袋:“哎呀,光顾着报纸,把鱼忘了!”

时间一晃六十几年,如今再走进李铁光的家,仿佛走进一间报纸档案馆。一排排按照主题精心分类的报纸装在特制的柜子里:“抗日战争报”“全国人大报”“两弹一星报纸”“奥运特刊”……十万余份报纸标签清晰,排列有序。

除了报纸,许多报纸的周边也被李铁光纳入收藏清单。在他家阳台的桌子上,摆放着印有《新京报》标识的扑克牌和五个颜色的陶瓷茶杯。

他是《新京报》的忠实读者。居住在东城区时,他常步行到幸福大街37号,买一份当天的报纸。在他的报柜里,至今仍珍藏着一份2003年《新京报》创刊号。汶川大地震期间,报社推出的每一期号外,他都逐份收集。

李铁光收藏的《新京报》创刊号。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在所有的收藏中,李铁光最引以为傲的是那套208米长的“奥运长卷”。2008年奥运会期间,全家总动员:他和老伴每天去北京站等《北京晚报》的奥运号外;大女儿和女婿守在天安门;小女儿和女婿守在西单。“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把所有的奥运号外都收集齐。”

奥运会结束后,全家七口人挤在不足六十平方米的屋子里,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把所有奥运相关报纸粘贴成宽一米、长二百零八米的长卷。展开长卷,就像展开整个奥运历史。

再后来,人们再提起李铁光,都喊他“集报大王”。身边的朋友笑他“傻”,李铁光毫不在意,在他看来,“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报纸是历史最好的教科书。”

公益办展、无偿讲解,“要让更多人看到”

“报纸不是躺着的纸,是会说话的历史。”这是李铁光常挂在嘴边的话。2000年初,他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间“报纸博物馆”,无偿接待前来参观的居民群众。

从那以后,每逢寒暑假,学生们挤在李铁光的家中,听他讲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讲2008年奥运特刊上跃动的圣火图案,跟着他一起解密各种花样的“异形”报纸。

李铁光家中摆满了各种样式新奇的报纸。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除了在家办展,李铁光还带着报纸走出家门。2021年春天,为庆祝***成立100周年,北京东城体育馆路街道准备举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党报展。李铁光得知后,便主动提出无偿提供所有展品。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一万多份党报中一份一份筛选。老伴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他总是说“看完这些就吃”。最终选出的150份精品党报,串联起***百年奋斗历程。

今年夏天,李铁光又开始筹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报展。他从400多份抗战相关报纸中精选出280份。布展那天,他一大早就来到社区文化中心,亲自监督每一份报纸的摆放位置。“往左一点,再高一点。”他指挥着工作人员调整展板高度,让孩子们也能看清标题。

其中1945年9月3日的《华美晚报》号外,格外引人注目,纸页上“日降书昨晨正式签订”的标题,成了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开展当天,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李铁光站在报纸前,给学生们一一讲述。“我们要记住过去,才能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李铁光说。

《华美晚报》号外。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摄

就这样,李铁光带着他的报纸走进北京的街道、学校、展览馆,举办了一场又一场公益报展。在累计上百次的展览中,他从未收取过任何费用。对他而言,收藏报纸早已超越个人爱好,成为一种责任。“报纸是活生生的历史教材,”他说,“可以教育来观展的每一个人,让大家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自己收集的报纸能发挥一点这样的社会作用,这些年的坚持就值得了。”

之前,曾有人想出高价购买李铁光的部分藏品,被他一口回绝:“这些报纸不是商品,是历史,我要让更多人看到它们。”

如今,李铁光依旧保持着每天买报、读报的习惯。每日清晨,他坐在书桌前,左手压住报纸,右手握住铅笔。在新到的报纸上做标注:“重大新闻——保存”“报道角度有特色”“可做展览主题”。标注完,他小心地将报纸抚平,按日期和主题分类归档。

在他眼中,收藏报纸是爱好,更是一门学问,怎么分类才能更好查找,如何贮藏才能延缓纸质老化,甚至怎么能够从报纸里找到有趣的元素,都是他每天要研究的问题。每当发现一个新的收藏方式,他就会立刻投入行动,把报纸收藏玩出花样,乐此不疲。

李铁光给学生们讲述报纸上记载的历史故事。受访者供图

暮色降临,李铁光还在整理新收集的报纸。窗外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他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一份报纸都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串联起来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在李铁光的“报纸博物馆”里,报纸不仅记录着过去,更连接着现在与未来。

新京报记者 熊丽欣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

猜你喜欢

  • 民俗百科

    自由之战哪个英雄可以变成龙

    作为首款MOBA手游自由之战自从内测以来就一直收到了广大玩家的热情追捧,而近期开展的全民催苹果活动更是把自由之战推上了手游界的风口浪尖。在苦苦等待iOS上架的时间里小编也是脑洞大开,内心思量自由之战那么多的英雄名字究竟是怎么取出来的?不想仔细查阅了一下资料之后(其实就是问了度娘)可是把小编惊的不轻,原来这些英..

    2025-11-19
  • 排行榜

    你心目中排名第一的饮料是什么?网友:已加入收藏,全都去试试!

    “这是趣事分享频道,为了让大家未来不错过任何欢乐瞬间,各位看官可以点点关注,在此祝愿大家蛇年吉祥,喜事连连,笑口常开,财运亨通!”导语:炎炎夏日,或者累到顶点,你最想喝的是什么?是一瓶冰到齿颊的蓝雪碧,还是自制的冰糖绿茶?有人说,矿泉水就是第一次收到的温暖;有人念念不忘宝矿力带来的“满血复活”;有人..

    2025-11-10
  • 植物之最

    收藏!江西冬日赏银杏地图,这七处美到窒息

    作者:承志江西的冬日,虽无北国万里雪飘的壮阔,却有着江南独有的清雅与诗意。而这份诗意,多半是银杏赠予的——当寒风拂过,那满树的金黄便如约而至,洒下一地璀璨。这七处赏银杏的秘境,正静静等待着你的到来。湾里梅岭:山野间的鎏金画卷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在南昌湾里梅岭镇徐家自然村里,一棵高耸入云的古银杏树..

    2025-11-10
  • 最高级的商业模式:把你的客户, 变成你的产品

    我曾经给我一个学弟出了个主意,让他把他熬夜扒出来的乐谱,全部免费送掉。周围人都觉得我疯了,教人做亏本生意。但后来,这个学弟靠这个“亏本”模式,赚的钱比他一首一首卖谱子多得多。“产品思维” vs “流量思维”绝大多数老板,都还停留在“产品思维”。他们认为,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把产品卖给客户,然后从客户..

    2025-11-08
  • 豆瓣英剧排行榜,值得收藏的好看英剧榜单

    正值假期,许多小伙伴都喜欢在家看看电影,追剧吧,那么今天就来分享一些好看的英剧,这些英剧在豆瓣上的评分可是非常高的,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可有福了,这些电视剧或多或少会给你一些生活中的启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豆瓣英剧排行榜吧。豆瓣英剧排行榜:维多利亚、王冠、古战场传奇(外乡人)、小镇疑云、..

    2025-11-06
  • 世界最高

    大埃及博物馆4日起正式开放,展陈5万件文物,历经20多年修建,是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

    据环球时报综合埃及《消息报》《金字塔报》和《共和国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11月1日在首都开罗举行开馆仪式,于11月4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博物馆历经20余年建成,收藏超10万件文物。建设斥资约10亿美元,占地约50万平方米,规模约有70个足球场大。博物馆与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遥..

    2025-11-05
  • 世界最高

    “全球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正式开馆!

    当地时间11月1日晚,大埃及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正式宣告这座建设历时二十多年之久的全球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正式开馆。埃及总统塞西在发表致辞时表示,这座宏伟建筑不仅是珍贵文物的保存地,更是埃及人民智慧的鲜活见证——正是这份智慧,让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在神庙墙壁上镌刻下不朽传奇。伴随着埃及总统塞西按下..

    2025-11-04
  • 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新华社开罗11月1日电 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11月1日正式开馆。数十个由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地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率领的官方代表团参加了当晚举行的开馆仪式。开馆仪式上,埃及总统塞西为大埃及博物馆揭幕并发表致辞。他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展示单一文明(埃及文明)的博物馆,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

    2025-11-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