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拼尽全力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可惜戚夫人没明白
众所周知虽然吕雉非常的有才华,但是汉高祖刘邦最爱的还是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知道自己死后吕雉必定要对戚夫人母子下手,所以拼尽全力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可惜戚夫人智商不够,没明白。
一、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和戚夫人
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吕雉是一个千金小姐,从小吃穿不愁。而在她嫁给汉高祖刘邦的时候,汉高祖刘邦还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吕雉嫁给他属于下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但是不得不说吕雉押宝押对了,不仅汉高祖刘邦成功了,她也顺利成为一国之后。
但是好景不长,汉高祖刘邦利用吕雉的家庭背景,利用吕雉对他的真情实感上位后,就对吕雉爱理不理。原本他在成功登上皇位之前就有了戚夫人。戚夫人不是大家大户的高门小姐,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跟当时西汉聪慧女人比起来差太多了。戚夫人没有吕后的运筹帷幄,更没有卫子夫的小心谨慎,但是汉高祖刘邦就是喜欢戚夫人这样的天真可爱,对她宠爱有加。
戚夫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容貌姣好,这让汉高祖刘邦彻底倒在了戚夫人的石榴裙下。虽然戚夫人没什么心眼,但她有皇上的宠爱,还给皇上生了一个儿子,这足以让她后半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了。可能她太恃宠而骄了,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愚蠢害死了自己和她的儿子。
二、汉高祖刘邦曾想为戚夫人废太子
要说汉高祖刘邦能宠爱戚夫人到什么程度,汉高祖刘邦可是曾经想把戚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历史立太子遵循长幼有序,以嫡长子为尊。吕后当作皇后,她的大儿子则为嫡长子,可以继承大统。
但是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出生后,汉高祖刘邦就动了别的心思。一方面他确实深深的宠爱戚夫人,虽然不能把她立为皇后,但是却能把他的儿子立为太子。另一方面就是汉高祖刘邦也知道吕后早就视戚夫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有机会肯定会置她于死地,所以为了保护她们母子就想了这个办法。
吕后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想办法化解这个问题,她请来高人为其指点一二。她听从了这个高人的安排,请来了商山四皓扶持儿子。汉高祖刘邦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他就知道废除太子这个计划不太现实了。为了安抚吕后,稳固了太子的地位,放弃了废除太子立戚夫人儿子为太子的想法。
虽然这个计划没有成功,但是这个举动也加深了吕后对戚夫人的憎恨。最开始只是戚夫人对吕后地位的威胁,现在已经威胁到了吕后儿子的地位,这也为最终戚夫人悲惨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三、汉高祖刘邦为戚夫人留下退路
汉高祖刘邦这么宠爱戚夫人,他离开的时候如何会不为戚夫人着想呢。他至少为戚夫人留下了两条退路,可惜的是戚夫人没有理解汉高祖刘邦的良苦用心,不仅没有成功离开是非之地,最终还把自己的儿子搭进去了。
汉高祖刘邦在后期已经开始为戚夫人筹谋,他多次提出让戚夫人跟着儿子回到自己的封地,离开吕后的地盘,并且他还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去辅佐赵王。但是戚夫人没有想得那么长远,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认为自己跟在皇上身边就是最安全的,但是没料到汉高祖刘邦不久以后就离开了他。
如果戚夫人肯跟自己的儿子去到封地则肯定能幸免这场灾难,因为皇上派去的周昌不仅非常有谋略,而且是吕后也会敬畏几分的人,就这样戚夫人错过了汉高祖刘邦给她留下的第一条路。
汉高祖刘邦死之前曾经亲口和戚夫人说“吕后真主矣”。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吕后才是后宫的主人,只有把吕后作为主人,毕恭毕敬才干在后宫中生活下去。但是戚夫人还是没有按照汉高祖刘邦的意思生活。她嚣张跋扈惯了,从前因为有汉高祖刘邦的宠爱,但是现在没有人会惯着她了。一不小心就会惹怒吕后。
戚夫人其实就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让吕后抓住把柄。因为她行为不端正被吕后罚去做奴才,但是受尽宠爱的戚夫人如何能甘心。她在做奴才期间编了一首骂吕后的歌,这件事传到吕后耳朵里,最终才惹来了杀身之祸。
四、总结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野心和能力要成正比。如果自己不自量力最终可能就会步入戚夫人的后尘。戚夫人当作一个没有任何背景上位的妃子,她除了皇上的宠爱以外一无所有,彩奇网,在皇上死后她应该早点为自己做打算,早点看清吕后的真面目,而不是还像以前一样生活。
戚夫人如果能早点迷途知返,跟赵王回到自己的封地;再或者她能在做奴才以后好好思考自己之后的人生,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了。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