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墓贼尊为祖师爷,历史上曹操真的盗过墓吗?
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时期的权相,也是曹魏的奠基者。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曹操之所以被称之为‘盗墓贼’的祖师爷,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曹操当年曾大规模盗墓,通过盗墓的方式,得到了大量的钱财,继而养活了庞大的军队,成为了一代霸主。
为了盗墓,曹操甚至还专门在军队当中,甚至还专门设置了一种叫做‘摸金校尉’的官职。现代很多盗墓探险类的网络小说,都曾提到过这个官职。这还真不是小说作者们瞎编的,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不过,要说曹操盗墓的前因后果,这事可就有点复杂了。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曹操本人说起。
东汉末年,随着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东汉高层又常年内斗,宦官和外戚互杀,皇帝能力有限,只能眼睁睁看着朝政败坏。到了这个时候,东汉其实已经快到头了。
到了东汉倒数第三位皇帝,汉桓帝在位期间,有个叫曹腾的宦官,因为在汉桓帝登基的时候,有拥立之功,所以被封为了费亭侯。而曹操他们家的发迹历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这个曹嵩,就是曹操他爹。
曹腾和曹嵩之间,虽然父子关系有点特殊,但爵位传承却是实打实的。因为曹腾的庇护,曹嵩的仕途走得极为顺遂。曹嵩成年后便顺利入仕,到了汉桓帝在位后期,已经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等到汉桓帝去世,汉灵帝即位之后,虽然换了皇帝,但当年曹腾留下的名声和情分还在,再加上曹嵩本人也确实会做官,所以接下来,曹嵩很快就升任大鸿胪和大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和农业部长。
这个官职,不但权力很大,而是专管钱粮。而曹嵩这个人,和曹腾又不太一样。如果说,曹腾是一个好宦官的话,那么曹嵩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贪官。在职期间,靠着手里的权力,没少捞油水。
曹家的家底,基本上都是曹嵩攒下来的。
也正是在这期间,曹操逐渐长大成年。因为父亲的权势,可以直接入朝为官。
青年时代的曹操,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虽然他爹是个典型的大贪官,但是曹操本人,却是一个心怀正义的年轻俊杰。而且,曹操是个特立独行之人,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不喜欢专心学业,而是喜欢琢磨兵法之类的书籍。曾有名士评点曹操,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正是这种特殊的性格,让曹操后来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成年之后的曹操,很顺利地就入朝为官,而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类比现在的话,大致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区公安局局长。
曹操年纪轻轻,便能坐上这个位置,自然是家里走了后门。估计当时曹操他爹,也是想着曹操上任之后,可以多接触一些达官显贵,为曹操日后的前途铺路。但谁都没想到的是,曹操上任之后,非但没有巴结那些权贵,反倒是执法严格。洛阳城里的权贵,不管谁犯了法,曹操都是照抓不误。就连当朝权宦的叔叔,也被曹操活活给打死了!
要换做其他人,放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时代如此行事,最后多半会被人暗害。不过鉴于曹操的家世实在是比较猛,所以最终,那群被曹操得罪的人,也只能暗中发力,将曹操明升暗降,调任为顿丘县令。
而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因为这种耿直的性格,曹操的仕途也开始变得无比坎坷。调任顿丘县令后,因为一场后宫内斗,殃及到了曹操的妹夫。因为妹夫的关系,曹操也被牵连,直接被免官为民。
两年之后,在曹嵩的运作之下,曹操好不容易得以再次入朝为官。但曹操又开始上书进谏,陈说朝政利弊。曹操的这些上书,让汉灵帝感到十分不满。所以这次入仕之后,曹操依然只能做一个普通的议郎而已。
在这十年当中,曹操见识到了东汉政权内部的腐败,曾经的希望被渐渐磨灭。经过这十年的打磨之后,曹操开始逐渐从一个‘治世能臣’,变成了一位‘乱世奸雄’。
真正让曹操蜕变的,则是十年之后的一件事。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