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了1739毫米的雨!越南顺化降下59年来世界最大单日雨量
越南地处热带,濒临南海,是个炎热多雨的地方。据《央视新闻》等媒体10月29日的报道,2025年10月26日晚7时至27日晚7时,越南中部古城顺化遭遇了一场可载入全球气象史的极端降水——24小时内降雨量飙升至1739毫米。
当这场暴雨倾泻而下时,这座承载着越南千年历史的古城,一夜之间沦为“泽国”,到处都是水茫茫一片。
截至10月29日,越南中部已有9人因洪水死亡、5人失踪,其中岘港市伤亡最为严重,6人遇难、4人失联;超过8600名居民被迫撤离至学校、体育馆等临时安置点,30.6万户家庭遭遇断电,供水系统因管道破裂陷入瘫痪,部分区域出现饮用水短缺问题。
越南出现极端降水的多重原因
为何顺化一带会出现如此极端的降水呢?这场极端降雨并非偶然,而是“多天气系统叠加+地理条件制约+气候背景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因素都成为灾难的“推手”。
气象方面的原因
从直接天气系统来看,三大力量的罕见耦合是降雨“量级爆表”的核心原因。首先,第12号台风“风神”的残余势力提供了充足水汽——尽管“风神”于10月22日在越南广平省登陆后减弱为热带低压,但其携带的大量暖湿气流并未消散,反而在南海海域持续吸收水汽,为后续降雨储备了“水源”。
最后,热带辐合带的北推进一步加剧了降水,10月下旬正值热带辐合带活跃期,其北移至越南中部后,与台风残余气流、冷空气形成“三方联动”,形成了稳定且强烈的降雨系统,使得顺化区域的降雨如同“水龙头持续打开”,难以停歇。
而越南中部独特的地理条件,则让这场降雨的“破坏力加倍”。顺化位于长山山脉东麓,西侧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地,东侧直面南海,这种“西高东低”的地形形成了“地形雨效应”——当暖湿气流从东部海上向陆地推进时,遇到西侧山脉的阻挡被迫爬升,在山脉东侧(顺化所在区域)形成集中降雨,使得顺化成为“降雨漏斗”,降雨量远高于周边地区。
从更长周期的气候背景来看,全球气候变暖为极端降雨“添了一把火”。科学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大气可容纳的水汽量约增加7%,这意味着极端降雨事件的强度和频率会显著上升。
近年来,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区域的海表温度持续偏高,为台风“风神”这类天气系统提供了更强的能量与水汽支持。
顺化这场59年来全球最大单日降雨,不仅是一次极端天气事件,更像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一次警示。唯有加快推进碳中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让更多像顺化这样的古城,免于“一夜成泽国”的命运。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