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追逐成风的时代,他不玩算法套路,不追热点爆款,却用一则戈壁滩上的修复视频,收获了全网点赞。
他驱车2000公里穿越茫茫戈壁,耗时9天,只为用20吨石头修复一组60年代的地标。
人民空军向其致谢
“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
他是B站博主“略靠谱旅社”的编导陆遥
来自贵州铜仁
一个穿梭在山河之间
用镜头记录温暖与力量的创作者
陆遥是“略靠谱旅社”账号的内容创作者。8月,他听哈密的同事聊起戈壁滩上巨幅标语的故事,这些标语是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第八航校为飞行员制作的导航地标。为了讲述标语背后的历史,他决定驱车前往拍摄。
陆遥:当无人机升起来,我看到那几个大字的时候,浑身起鸡皮疙瘩。这个是60年前的这些人民空军将士,他们用铁锹挖出来的东西。那时候没有GPS,啥都没有,纯手工挖出来的这样一个东西。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它被破坏了,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去修复它。
作为党员和军属,“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在陆遥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他记得,现场的风很大,吹过破损的字迹,像是在诉说被遗忘的故事。那一刻,拍摄“地标背后历史”的初衷,悄然变成了“先修复它”的决心。
陆遥:我们在去之前拉了5包石头,倒在上面看行不行,然后用无人机升上去看是不是统一的。但是发现5种石头都不行,所以我们当时采取一个办法,就是干脆就用戈壁上的石头。我们挑来一些大的石头,放在我的小货车上面,用了一车,发现只能补那么一点点,就感觉像杯水车薪一样。
修复的艰难远超陆遥的预期
为了寻找和地标材质匹配的黑色石头
他与同伴驱车几百公里
跑了五六家沙石厂
陆遥:像新疆那些地方,你要去到一个矿场可能都是100多公里,所以我们每找一个矿场可能就要花费3到4个小时,而且可能没有结果。就是他说没有,就只能换一家,问了大概五六家。
担心破坏标语原本的样貌,他们不敢用重型机械,全靠手铲、手搬,一点点把石头铺在车辙印上。最初,只有陆遥和一名团队成员,直到当地朋友主动帮忙,五双手一起发力,修复进度才慢慢加快。
陆遥:一开始是我和恒哥两个人,然后干了一天可能就运了五六车。第二天可能起床的时候感觉肋骨、腰这些都很痛。恒哥叫来他一个朋友,然后又干了一天,干了一天发现这个朋友“报废”了。虽然最后我们是5个人,但实际上有6个人参与这件事情。
9个昼夜,耗资1.2万元
当最后一块石头嵌入“人民”二字的缺口时
夕阳正好落在完整的五个大字上
为了看到修复效果
陆遥特意联系长光卫星
拍摄了修复后的对比照片
视频发布后,陆遥和团队迎来了始料未及的回响,上千万播放量,几万条评论,全是点赞与感动;全国的媒体开始采访他,报道他修复标语的事迹。
陆遥: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突然变成网红了,我就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内容创作者,我一直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我希望大家更加看到的是我的职业,我是一个编导,我是一个内容创作者,我不是奔着网红去的。因为我做的这些事情本身它是有意义的,它是能给大家带来正向影响的。
让陆遥记忆最深的是人民空军官方账号留言“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陆遥认为这条留言精准概括了他创作视频的内核。
陆遥:我特别喜欢这个评论。我觉得发这个评论的人,或者说***也好,或者说领导也好,他是知道我们做这两个视频的内核是在哪里的。我们就是想做这样一件事情,然后这条评论把我们做的事情高度概括了。
对陆遥来说,比流量更珍贵的
是有人读懂了故事背后的重量
在他的镜头里,没有明星网红
只有平凡却闪光的人
大凉山深处载着乡愁的慢火车,援藏医生急需的工作车,悬崖之上守护森林的护林员……这些都是陆遥选择的题材,他认为真诚的故事,本身就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陆遥:未来的话,我们公司这边也给到我一些资源,我可以更加大胆地,或者说更加没有顾虑地去做更多有温度的内容。加上这一次视频的影响,他们给到我机会去做更多这种有温度的好故事,这也是我们“略靠谱旅社”后面账号的一个计划。后续的很多选题,可能我们真的会回贵州去拍,我也很想为家乡出一份力。
陆遥的故事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却用最朴素的坚持
打动了无数人
他用他的创作方式告诉大众,“流量”最本真的意义,不是算法与套路,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平凡人的真诚关注,让好故事被看见,让好精神被传承。
记者 | 王筱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