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算法与灵感的博弈:AI时代艺术向何处去

2025-10-13 10:58机械之最

作者:姚 风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也成为艺术领域的创作媒介和参与者。艺术与科技的互构与共生最终都指向人类对“可能性”的永恒探索——科技提供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手段,艺术则赋予可能性以意义,二者将共同照亮人类文明演进和艺术创新的未知之境。

在这场技术与艺术的碰撞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算法的进步,更是对人类审美本质的深刻拷问。

AI正在重塑艺术创作生态

当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已成为最具显性变革的领域。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提视造境: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生态论坛,AI艺术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技术迭代速度令人瞠目:专业层级美学评判大模型“书生·妙析”首创“七术维”美学评价体系,可对构图、色彩、技法、情感等维度进行专业级评分。算法不仅能创作,还能评价,这彻底颠覆了传统艺术评价体系。

使用新技术算法工具增加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是艺术家永恒追求的实践,然而艺术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情感和创造力的产物,具有审美感性,是人工智能无法企及的高峰。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拥有了从模仿到创造的能力,由“再现”到“生成”,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唤起新的审美体验,产生了“人工智能艺术”。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展现了技术理性的创新性,体现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创造力的结合。AI艺术的出现,模糊了传统工具与创作者之间的边界,重构了艺术生产的可能性。传统的人工智能主要侧重于分析能力,如通过分析数据来发现规律和模式,并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等场景。AI艺术的崛起得益于艺术领域图文的低物理约束性、高容错度以及数据与算法的成熟度。但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深层焦虑:当AI能够模仿任何大师风格时,人类创作者的独特性何在?

人类艺术的不可编程本质

在算法浪潮中,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创造,往往诞生于非线性直觉、情绪张力与文化裂缝之中。这些恰恰是AI尚难触及的不可编程区域。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绘画中“可游可居”的意境深度,是AI生成作品时常常丢失的。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强调的“三远法”,不仅是构图技巧,更是中国人观照世界的思维方式。“艺术存在一种超越现象”。艺术能唤起丰富的审美情感,这便是一种形式的超越。绘画即是如此,艺术家通过作品与受众进行交流,作品中蕴含了他们丰富的艺术思考与经历,大大超越了纸张、画布与画笔等普通的排列组合。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卢涛认为,艺术作品恰恰是那些不可能被数据归纳的事物,它们需要耐受模糊、坚持非标准、容纳不确定。这种“不可编程性”正是人类艺术的价值所在。

从创作者到“调酒师”的转变

德国摄影艺术家博瑞思·艾达格森通过实践提出了“创作者角色三阶段”模型:从传统摄影的“独创者”到运用初代AI时的“指挥家”,再进阶为多模态时代的“调酒师”。这种演变凸显人机协作的关键——人类必须掌控创意发起权与最终评估权,依靠专业经验和艺术品位确保作品质量。艾达格森强调:“AI本质是无意愿的工具,需人类引导才能发挥作用。”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提醒,别忘了审美的力量。“即便AI帮你生成十个、百个作品,仍然需要你用审美去选择”。这种选择能力,恰恰体现了人类审美感性的不可替代性。

破解算法霸权的东方智慧

在算法浪潮中守住艺术的温度,需要深植于文化土壤的审美智慧。舒勇认为,这种审美智慧正是破解算法霸权的关键密钥。当重拾毛笔创作丈二匹山水时,宣纸承载的不仅是水墨,更是千年文化基因的觉醒。手腕运转间的提按顿挫,暗合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韵律。水墨在生宣上的自然渗化,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美学密码。舒勇在艺术实践中摸索出“人机融合”的创作哲学:当AI生成的赛博莲花与传统写意荷花产生碰撞,既凸显出技术理性与人文感性的张力,也催生出“墨韵流光”的新语言。

AI艺术的身份认同危机

日本跨媒体艺术家藤堂高行的装置艺术作品《拴狗的动能》,通过一只被锁在链子上、竭力挣脱束缚的机器狗,隐喻了AI艺术的现状。这件作品让人意识到,尽管机器人并非生命体,并不真正感受疼痛或愤怒,一切都受到人工控制,但它们的动作与反应仍然牵动观者的神经。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当AI能够创作情感丰富的艺术作品时,它是否能够真正理解情感?

青年艺术家简丹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技术理性与审美感性间寻找平衡的案例。她的创作将AI图像生成的精密算法与油画刀刻的粗粝质感融合,让科技理性的光芒与艺术感性的温度在画布上共舞。艺术家和人工智能共同构成创作主体,算法与灵感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艺术家通常负责提供创作灵感、主题和审美指导,而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大量的艺术作品数据,形成不同的模型和算法,辅助艺术家生成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在共生中寻找平衡点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姚大钧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生态论坛上宣布成立“国际AI创意联盟”。该联盟旨在推动AI与艺术的跨文化对话,建立共享数据集与伦理框架。联盟希望将以论坛与联盟为新起点,持续探索“两个AI”——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的协同进化,为全球数字文明贡献东方语境下的创造力方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指出,当AI能以惊人速度生成作品时,人类必须重新锚定“艺术智性”——那种融合直觉、经验、情感与文化背景的“独创”。技术将倒逼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独创?什么是灵感?什么是深度的美?

9月20日,青年艺术家简丹在香港举办主题为“戒甩电子奶嘴”的分享会,从艺术视角出发,探讨家庭如何平衡科技使用,创造高质量互动时光。这延续了她一贯的艺术疗愈理念——相信艺术具有缝合社会裂痕的魔力。

在现实中,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种子是科技与艺术、想象与创造力的结合,同时也是算法与灵感的博弈。由此也映射出技术影响下关于艺术本质的永恒追问。如今,算法推荐系统塑造的“信息茧房”正在消解审美的多样性,深度伪造技术更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稀释。但与此同时,艺术自始至终承担着为技术发展注入伦理温度的功能。不断发展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作为一种即将引发艺术领域变革的力量,向传统的艺术生产范式发起挑战。当我们面对AI时,不是应该问它能替我们创作什么,而是应该以它为对照,来审视我们自己对于问题的敏锐度、对事物的认识角度、对现象的反思深度。算法与灵感的博弈,最终指向的是人类创造力的自我超越。

(作者系台州学院、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 商业界的博弈,有时并不需要硝烟弥漫的正面冲突

    商业世界的博弈,有时并不需要硝烟弥漫的正面冲突,一次精妙的侧翼迂回,便足以让对手缴械,让盟友欢呼。江苏一位男装店主的实践,便为这一商业哲学写下了生动注脚。他将烟灰缸、鼠标垫这类日用品与衣服吊牌融为一体,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如同一记精准的“点穴”,瞬间激活了整个商业闭环,让“活该他发财”的赞叹声响彻网..

    2025-11-25
  • 科技赋能人文,湾区演绎时代新篇

    十五运会的闭幕式,与其说是一场体育盛事的终章,不如说是一封写给未来的、充满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情书。它没有选择在传统的体育场馆内循规蹈矩,而是将舞台直接搬到了深圳前海的开阔水域,用3790平方米的水面作为画布,以海天与城市灯火为背景,上演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城市全景式演出。这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体育的边界,..

    2025-11-24
  • 机械之最

    科普,与时代同频——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观察

    11月21日,在2025年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专家组在广泛征集各领域推荐热词基础上,依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等大数据平台统计分析,以“业内认同、媒体关注、公众关心”为原则,经充分讨论与评议,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

    2025-11-23
  • 机械之魂:回望汽车时代的纯粹与可靠

    机械之魂:回望汽车时代的纯粹与可靠七八十年代的公路上,奔跑着一群“筋骨分明”的机械造物。解放CA10的手摇启动、东风EQ140的气压制动、跃进NJ-130的六档变速箱,没有复杂的电子模块,没有密密麻麻的传感器,汽车的核心就是钢铁与机械的精准咬合。那时的汽车电器,不过是调节器与保险丝的简单组合,故障点一目了然——保..

    2025-11-23
  • 人工智能系列谈丨朱旭峰:AI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与全球竞争格局重要前沿科技的突破,往往会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塑社会结构。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前沿科技,体系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层次。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支撑,包括数据、算力、算法等核心要素,以及芯片、传感器等硬件和基础软件;技术层基于基础层软硬件开发,具备计算..

    2025-11-22
  • 军事之最

    飞将军李广:英雄的宿命与时代的悲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笔下的飞将军,正是西汉名将李广。这位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汉之飞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却始终未能封侯,最终在漠北之战后引刀自刎,留下千古遗憾。李广的一生,是英雄与命运抗争的史诗,是个人才能与时代局限碰撞的悲剧。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审视这位传奇将领,会发现他的故事远..

    2025-11-21
  • 世界最大

    福建舰刚服役,外媒:中国开建全球最大航母,核动力时代要来了?

    福建舰刚在三亚军港完成服役仪式,美国卫星就紧盯着大连造船厂的船坞,印度媒体甚至直接说“中国要造全球最大核动力航母”,这阵仗太大了,难不成中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时代,真的要来了?中国才刚在常规动力航母的电磁弹射上搞出突破,怎么突然就被传要造核动力了?外媒说的“全球最大”,到底有多少实锤?要是真的,会不会..

    2025-11-20
  • 民俗百科

    冰汽时代年度版包含什么

    作为一款描述凛冬季节的游戏,《冰汽时代》原本是和节日氛围不大沾边的。但是大概是为了苦中作乐,开发商在最近的更新中为这款生存游戏加入了节日要素——一棵在寒冬中放出温暖光芒的圣诞树。在游戏最近追加的免费更新内容“无尽模式”中,玩家将接受一个新的任务,你城市中的居民会提出请求,希望你能让圣诞节的传统即便在..

    2025-11-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