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绵山的历史
一、美丽的绵山的历史
绵山览古
绵山位于太岳山北端,地跨山西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漫游于这片浩浩的山岭间,时时感受着它厚重的历史文化。
绵山的寺庙观宫多达88处,其中许多道教建筑极其雄伟。道教认为神仙所居住的天界有36重,最上面的一层为“大罗天”。大罗宫意为建在大罗天上的宫阙,是绵山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相传大罗宫建于唐代,现在的建筑是在原来的五岳殿、三宫殿等基础上恢复扩建的。它高13层,依山而建,层层设殿,巍峨华丽,真如天上人间。云峰寺则是一座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的佛教古刹,它坐落于抱腹岩的怀抱之中,过去叫抱腹寺。抱腹岩高60多米,进深50多米,分上下两层,形如双手抱腹,故名。云峰寺依岩而建,层楼叠阁、栈道悬空,浑然天成。而抱腹岩之腹更是大到把云峰寺200余间殿宇僧舍抱于其中而绰绰有余,这在中国建筑中绝无仅有。
绵山最高峰海拔2566.6米,山高路险,尤多峭壁,其险无比。古人在绵山崖壁上开了许多古栈道,比如一条叫“天桥”的栈道,长300多米,它离山顶有20多米,离谷底却有200多米。人在上面走,云在脚下翻涌,旁人看如平步青云,自己行走时却不觉心惊胆战,非常刺激。这时你不由得要感叹古人的神奇。
绵山其它建筑如真武庙、三皇阁、洞真宫、洞玄宫、玉皇阁、五龙寺、正果寺、三大士殿、龙头寺、关帝庙等,或依山而立、或半悬空中,无不因地取势,说绵山是一座巨大的建筑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绵山是中国最早的名山之一,这里发生过许多历史故事。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子推隐居此山,重耳感念介子推之功,于是封绵山为介山;唐初,李世民大败宋金刚并收降尉迟恭的经典战例也发生在这里。战国名士段干木隐居、中唐名相令狐楚立堂修学、南宋李武功抗击金兵南侵都在这里……从左丘明、屈原、庄周、司马迁,到杜甫、贺知章、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顾炎武,许多文人名士的诗文里都能找到绵山。
绵山之古,还表现在古树上。黄山以松闻名,绵山则以柏著称于世。粗大无比、奇形怪状的古柏数不胜数,其中一棵树围竟达十几米,比陕西的“黄帝手植柏”还粗2米,堪称柏树之王。
绵山的历史遗迹随处可见,故事与传说更是多得数不过来,走入绵山,就像走进一座历史殿堂
二、绵山正果寺供奉的是谁?绵山正果寺分为上方院,乾坤塔,正果寺。其中上方院中供奉有弥陀三尊,圣观音,龙王殿等,而乾坤塔内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以及空王佛的立身经历。正果寺内则有燃灯佛及空王佛
三、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龙头寺
龙头寺,原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又因唐贞观十五年(641)太宗皇帝驾幸绵山礼佛时,有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区内有毓德堂、关帝庙、真武庙、南天门等名胜古迹。有《叶剑英元帅论绵山》、《左传・介子推不言禄》、屈原《九章》、宋廷魁《绵山赋》、唐太宗御制诗碑等,这些石刻是领略绵山厚重历史文化的主要景观。这里也是朝观云海,夕观日落的绝妙去处。
龙脊岭、介子推母子塑像、养生园
龙脊岭因位居双龙交汇的背脊而得名。该游览区主要展现李唐军事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有龙抬头、龙涎泉、龙须瀑、介子推母子巨型雕像、真武殿、八卦园、仰止亭等二十余处景点。子推母子塑像生动传神,再现了当年介子推偕母归隐绵山的情景。绵山唐营是国内唯一留存的唐代古营。督战台、插旗石等历史遗迹,讲述着秦王李世民当年布兵督战的故事。绵山的灵气吸引了众多的仙家、圣人,仅此处就有伯子常、彭祖、子乔、华佗、汉钟离、吕洞宾、陈抟等历代古贤的修行洞十余处,是中国最古老的养生地。养生源用碑石图文对养生功法做了简明生动的介绍。
李姑岩
李姑岩,也叫皇姑岩,是国内罕见的皇姑出家的游览胜地。这里保存有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的介休梁钟豫《修李姑岩记》载:“绵山之岩有名李姑岩者”。相传,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妹长昭公主随驾礼佛,至此结庐,焚修有年,卒登觉岸,显灵助人,后人在此塑其像祭祀。 李姑岩位于龙脊岭西侧,是一处长达200余米,深20余米,高30余米的天然巨型岩洞,庙殿分建为上下两层。依山筑阁,别具特色。其中庙殿有皇姑殿、释迦殿、关帝殿、都龙王殿、罗汉堂、三身佛殿等名胜。 皇姑殿内九尊雕塑,全部是唐代遗物,十分珍贵。皇姑楼是当年李姑修行打坐的地方,其中的设置和壁画,再现了大唐皇室风貌。其它各殿的来历都与李姑有关,传承着许多感人的传说故事。 整个游览区座落在原始林木的树荫之中,云垂烟接,披拂清芬,一派古色古香的气氛,是绵山旅游区的独特景观。因此,千百年来,三晋百姓中流传着在绵山“千游岩,万游岩,最美还是李姑岩”的说法。为了方便游客,开通了上下龙脊岭的观光缆车,使人去李姑岩十分便捷安全。
蜂房泉、天井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