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到底堵成什么样了?
昨晚刷到新闻,文物局八月新上线的“云监测”被挤崩,八达岭下午四点还像节假日的地铁。
我立马掏出手机试预约,结果凌晨场都灰了——这不是景点,这是抢票演唱会。
早五点我硬爬起来,从昌平打车。
司机师傅一听目的地就摇头:昨儿个一车外地小伙排无人机打卡,拍不到无人空镜不走。
到山脚时天刚破晓,检票口已经弯出三道拐。
刷身份证那一秒,屏幕蹦出红字:本时段上限两万,实时两万零三。
我后背直凉,原来自己就是那根压弯骆驼的稻草。
烽火台顶风大得像讨债。
几个北京老哥一边吸氧一边吐槽:小时候爬野长城撒尿和泥,现在被小程序支配。
我顺他们手指看过去,墙体新装的指甲盖大的探头闪着绿光,据说能算出汗盐浓度,再推十年后的剥落速度。
听起来高大上,可我耳朵里只剩呼呼风响和身后姑娘的直播:“宝宝们,这景色绝绝子。
”
下山那条路贴着新立的告示:明年国庆搞夜间灯光秀。
我眼前闪过密集的人群,和无人机嗡嗡像大号蚊子。
古人用狼烟传讯,现在靠5G信号排队。
长城已经不是一堵墙,是一个巨型直播间,烽火台是补光灯,我们就是自动点赞的弹幕。
我给还在睡觉的闺蜜发语音:别来了,来了也只是看人后脑勺。
真正的长城永远在照片外面,在脚底硌得生疼的那块碎砖里。
保护它最好的方式,也许是把手机揣兜里,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