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彻底离场,25张照片展现植物的强大力量
那些人造的东西最终都被绿意接管了。照片里最显眼的结果是——废墟、路面、金属、石墙,大多数都被树藤草覆盖,连一些看起来最坚固的构件也被慢慢瓦解。接下来按“现在是什么样”往回说过程,先看已经被占满的场景,再讲这些地方是怎么一步步被植物填满的。
桥梁和道路也被改变。有人拍到废桥,桥墩上覆盖着缠绕的藤蔓,桥面已经不再通车,成了鸟兽停留的地方。还有公路消失的画面:曾经笔直的沥青带上长满了杂草,能看到路中间有草丛顺着缝隙长出来,把人修的直线变成一片乱绿。有处天桥的中间长出一棵树,树干从桥面穿过,画面荒凉但也很明白——维持停止以后,植物就有时间把空隙占了。
更有几张图很能说明“自然是慢工出细活”。在一个废弃的筒仓中央,有一株大树直接从地面上拔起,树冠占满半个空间。旧烟囱里长出一棵树,树干顺着通口往上,像一个长期驻守的标识。另一张是沉船,船体沉在浅水里,壳体上覆盖了泥土和植物,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岛,连水鸟都开始在上面活动。
人造物与植物的“拉扯”也在细节处显现。栏杆被树干包裹,金属管埋进木质里,两者像被强行拼接。汽车停在一个地方多年,车壳生锈,小草从车轮下钻出来,把车变成草堆的一部分;另一辆车外壳被叶子覆盖,车门之间长出小树苗,连座位上都能看到苔藓。小船弃在岸边,桅杆和船舷被枝叶缠住,远看跟周围的芦苇几乎分不出界。
灾害和疏于维持也加速了这种转变。有人拍到洪水冲垮的道路,冲刷后的路面裸露出裂口,植物顺着湿润的缝隙进驻生长。路标被藤蔓裹住,字迹看不清,失去指向性。曾经用于运输的铁轨、桥梁、筒仓,停止使用后只要没人修,植物就有机会把它们改写成另一种用途:栖息地、通道的替代物。
看这些图,会觉得有点讶异,但也合情合理。人类在短时间内能建很多东西,但长期的维持和自然的耐心,是两回事。细节上能看到每一次入侵的痕迹:树皮与铁锈的黏合处、石缝里的白色根须、车胎下新生的草丛、桥墩裂缝里攀爬的常春藤。照着这些细节回头想建造的初衷和最终的状态,能看出一条从人工到自然的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