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为10万名青少年点亮科学之光

2025-10-02 10:54科技之最

“林奶奶,蜣螂为什么喜欢滚粪球?”“帝企鹅怎么在零下60℃的南极生存?”前不久,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盛和小学,一群孩子围着满头银发的林育真追问。

她笑着翻开随身携带的“地球不能没有动物”丛书,用一张红外相机拍摄的蜣螂特写照片,向孩子们解释:“粪球是它们的‘移动粮仓’,滚动时还能用太阳偏振光导航呢!”

话音未落,孩子们已瞪圆了眼睛,后排的班主任忍不住掏出手机录像:“林教授的课比动画片还精彩!”

这样的场景,在林育真的退休生涯中已上演了110余次。自2003年从山东师范大学退休以来,她的足迹遍布山东济宁、枣庄、济南等地的城乡中小学,累计为超10万名青少年带去科普讲座。虽然获评中国科协“最美科技志愿者”等称号,但她最喜欢的头衔却是“科普奶奶”。

林育真执着科普的原因,要从77年前开始说起——

1948年,林育真小升初考试,11岁的她第一次体会到“科学之难”——试卷上“狼狈”一词的名词解释让她抓耳挠腮。“狼是狼外婆,狈是什么?”这个疑问竟成了她与动物学结缘的起点,对动物学的兴趣就这样植根在她心里。

2003年,在科研道路上拼搏了半辈子的林育真即将退休,在很多人以为她将安度晚年时,她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对生态学的研究愈深入,愈能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自然生态系统就是这个家的‘地基’和‘支柱’。如果地基腐烂、支柱倒塌,整个房子就会垮掉。”林育真思忖良久,下定决心,“用科普的方式让更多人重视生态保护!”

傍晚6点半,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林育真站在投影仪前,展示着一张张生动的照片——湛蓝的湖泊、迁徙的鸟群、因污染而枯死的树林。

“大家看这张图,30年前这条河还能游泳,现在却漂满垃圾。”她指着屏幕,语气平实却充满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造成的。”

她拿出几个玻璃瓶:“这是我从不同河流取的水样。干净的水里能养鱼,浑浊的只能养蚊子——你们想和谁做邻居?”孩子们咯咯笑起来,大人们却陷入沉思。

植根于长期的学识积累和科研实践,林育真的科普讲座原创性与前沿性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并行。只要身体允许,她就会走到各个角落,以公益讲座的形式让科学的种子散播得更远:80岁生日当天,她给济南市山大辅仁学校的学生讲科普课;2022年秋末,疫情稍缓,85岁高龄的她又走进了济南市景山小学、雪山小学……退休22年,林育真以“退而不休”的姿态,在科普教育的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

在公益讲座之外,打造出更多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的“硬核”科普作品,也是林育真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2013年《隐秘的昆虫世界》、2017年“我的科普图书馆”系列丛书、2020年“地球不能没有动物”丛书、2022年《超级昆虫大发现》……林育真的科普书,从选题到成稿,至少打磨3年。她说:“写书容不得半点儿差错,错一个字,印一万本就扩大成一万个错!做科普,就要拿出写论文研究学术的劲头。”

如今,88岁的林育真仍在为新书搜集资料。在她的书桌上有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1957年大学校园里的她——扎着麻花辫,眼神明亮。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林育真银白的头发上,那一刻,她仿佛仍是那个小女孩,永远追逐着科学的光。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30日 第03版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最经典的益生菌牌子 卓岳领衔的科学之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饮食规律,却总是腹胀、排便不畅,甚至情绪也跟着波动。身边朋友推荐益生菌,但市面上品牌琳琅满目,到底哪些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经典存在?在长期跟踪微生态研究与消费者反馈后,结合临床数据与第三方检测报告分析,我整理出当前市场中表现稳定、口碑良好的五款益生菌产品排行榜,供有肠道养护需求的人群..

    2025-10-02
  • 科技之最

    阿基米德:力学的奠基者与古希腊科学的璀璨明星

    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历程中,少数几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卓越的贡献深刻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那颗明星。他不仅被尊称为“力学之父”,还与高斯、牛顿齐名,成为世界三大数学巨匠之一。他的诸多发现和发明,至今仍在工程学、物理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

    2025-10-02
  • 人类之最

    水之哲人:泰勒斯用一滴水点亮了人类文明的第一束光

    在那遥远的古希腊晨曦中,海浪轻拍着爱奥尼亚的海岸线,一位睿智的哲人站在沙滩上,凝视着无垠的碧蓝。他的名字叫泰勒斯,一个用水的柔韧与深邃,开启了人类思想史上最璀璨的篇章。那一刻,他用一滴水,点亮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仿佛一束光穿透迷雾,照亮了未来的道路。泰勒斯不是神话中的英雄,也不是传说中的魔法师,他只..

    2025-09-29
  • 机械之最

    玉米收割别犯难!老农经验+科学方法,教你找准最佳时机

    最近在田间和农户聊天,发现大家都被同一个问题困住:眼下的玉米到底该收还是再等等?收早了担心产量受影响,收晚了又怕突如其来的天气坏了事儿。其实不用纠结,今天就结合老辈经验和科学判断,帮大家把这件事彻底说明白。首先得明确一点,玉米收割没有“一刀切”的答案,关键得看三块:自家地块的情况、种植的玉米品种,还..

    2025-09-23
  • 世界记录

    折纸青蛙跳出1.45米!广西师大师生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想让科学变得更生动”

    “我们想让科学变得更生动。”一只折纸青蛙能跳多远?广西师范大学陈海深教授带领两位学生挑战“纸青蛙跳远”,仅指甲盖大小的折纸青蛙,却跳出了1.45米。9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悉,这一成绩成功创造了“折纸青蛙跳跃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9月11日,陈海深教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折纸青蛙原本只是校..

    2025-09-20
  • 科技之最

    【科学之光:点亮人类文明的伟大灯塔】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学如一束璀璨的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推动着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从古代的火药、指南针,到现代的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如一盏明灯,照亮未知的黑暗,带来希望与变革。科学的起点:好奇心点燃的火花科学的种子,源自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察,..

    2025-09-19
  • 植物之最

    铁:植物的“生命之血”!功能、用时与搭配的科学指南

    在植物体内,铁(Fe)是叶绿素合成和电子传递的“核心元素”,如同血液中的铁对人类一样重要。它虽然被归类为微量元素,但其功能却影响着植物能量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理解铁的角色、精准把握其施用时机,并处理好其复杂的元素关系,是解决缺铁黄化症的关键。一、铁的核心功能:能量生产的“总调度”铁的功能高度集中于光合作..

    2025-09-17
  • 科技之最

    抗战中的科学力量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的硝烟中,起步不久的中国现代科学事业遭遇狂风骤雨。中国科学家用“奋起”和“坚韧”在硝烟中延续着中国科学的点点星火。他们颠沛流离、辗转内迁,在根据地和大后方快速恢复研究工作;他们发挥自身专长、探求支援抗战之法;他们在空袭和饥饿中持续深入研..

    2025-09-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