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被限高,万达的债务困局背后,藏着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启示
2025-10-02 09:51商业之最
但如果我们只把目光停留在“万达倒了”“老王不行了”的猎奇层面,那就错过了这场商业大戏最值得深思的内核。
王健林不是第一个“跌落神坛”的企业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他的故事,其实是一场关于“高杠杆”与“现金流”的警示课。过去十年,无数企业靠“借债扩张”一路狂奔,把资产做大、把估值拉高,却忽视了债务结构这颗定时炸弹。
万达不是没有努力。从2017年开始,王健林就在“卖卖卖”:酒店、文旅、万达广场股权……能卖的几乎都卖了。可即便如此,截至2024年三季度,万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仍高达400亿,短期借款近40亿,流动负债合计超900亿。
债务压顶的,不只是万达,还有每一个“超前消费”的我们
看到王健林的困境,你是否也联想到自己的信用卡账单、房贷压力?在这个“先消费后付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走钢丝。只是万达的钢丝在商业帝国的高空,而我们的,在生活的日常。
从万达危机中,我们该学会什么?
第一,现金流比资产更重要。很多人以为“我有房有车就是有钱”,可一旦失去现金流,资产只会变成负担。万达的教训告诉我们:再大的盘子,也扛不住现金流的断裂。
王健林的“限高”,或许只是开始。但这场危机,不该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该成为每个人反思自己财务状况的契机。
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谁都不是永远的“赢家”。唯有保持清醒、控制欲望、守住现金流,才能在风浪来临时,不至于像万达一样,狼狈不堪。
你怎么看王健林的困境?你觉得万达还有翻身的机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