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从一束激光到量子奇迹: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纠缠实验全解读

2025-11-13 12:02世界奇闻

你有没有想过,两颗粒子相隔上千公里,却能“心有灵犀”?当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会瞬间做出对应反应,仿佛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心灵感应。听起来像玄幻小说里的情节对吧?但这并不是魔法,而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现象——量子纠缠。爱因斯坦曾经对它非常不满,甚至讽刺地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可几十年后,科学家们真的在实验室里,让这种“鬼魅”显形了。今天,就带你走进量子实验室,亲历一次“纠缠光子”的神奇之旅,看看科学家们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把这个“魔法”变成了现实。

第一步:制造一对“心有灵犀”的光子。要实现量子纠缠,第一步得先“生出”一对有纠缠关系的光子。科学家们用的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他们让一束高能激光照射进一种特殊的晶体。这种晶体可不是普通的材料,它内部的电子分布非常特殊。当激光穿过时,激烈的电场作用会让晶体里的电子像跳舞一样剧烈震动。在这个震动的过程中,部分高能光子会“裂变”成两颗能量更低的光子。根据物理定律,由于这对光子来自同一个“母体”,所以它们必须共同遵守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母光子是一个完整的圆,它分裂出来的两个小光子加起来,也必须能重新拼回那个圆。但最令人惊奇的地方在于,这对光子在被测量之前,并没有提前“约好”各自的状态。比如说,如果我们把母光子的属性想象成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分裂出来的两个光子就好像处在既是正面又是反面的“叠加”状态。只有当你真正去测量其中一个光子的属性时,这种叠加态才会“坍缩”成确定的状态。

第二步:分开他们,让他们各奔东西。制造出“心有灵犀”的光子之后,科学家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让这对“孪生”光子各自踏上旅程,奔赴遥远的目的地。怎么让光子各奔东西呢?其实很简单,由于能量和动量守恒,这对纠缠光子一出生,方向就是互补的: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无论谁往哪飞,另一个都要“对称”地飞到另一边。在传统的实验中,科学家只需要在桌子两边放上探测器,就能“逮住”这对彼此相连的光子。但中国科学家并不满足于“桌面实验”。他们把这一切的尺度,直接放大了上百万倍,这就是著名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实验。2016年,中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科学家们让卫星内部特殊装置产生纠缠光子对。接着,通过两条独立的光路,这对“心有灵犀”的光子被分别“发射”到地球上相隔1200公里的两个城市。

你可能会好奇:这么远,光子能飞过去吗?答案是:只要你安排得足够精密,光子的确可以在大气层、云层、风雨中,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地面。当然,这个过程异常艰难。首先,地球大气层对光子来说可不是“透明玻璃”,而是充满“陷阱”的障碍:空气分子、灰尘、气溶胶,每一样都可能让光子“迷路”,甚至“丧命”。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耗,地面接收站都建在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的地方,比如丽江的山顶和德令哈的高原。但这还不够。科学家必须精准计算卫星轨道、发射角度和地球自转,还要实时调整接收设备的方向,像打靶一样“捕捉”高速飞来的微弱光子。哪怕是微小的晃动或角度偏差,都可能让整对光子“失联”。

第三步:测量,让“叠加”坍缩成现实。当纠缠光子分别飞向远方后,科学家们迎来了最关键、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步:测量。这一步不仅要用“证据”证明光子的确处于纠缠状态,还要揭开量子世界最神秘的“叠加坍缩”过程。这时,时间同步成为“配对”的关键。每一对纠缠光子,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飞行的路径和速度都已被精确计算。地面探测器就像两台超级秒表,精确到纳秒乃至皮秒的级别。只要两地的探测器在几乎同一时刻捕捉到信号,电脑就能判定:这就是同一对“光子双胞胎”。配对完成后,第二个难题出现了:我们怎么知道,这对光子真的“心有灵犀”,而不是碰巧结果一致呢?科学家用的是一种极具巧思的方法:随机测量。在丽江和德令哈的接收站前,各自都放了一块可以自由旋转的偏振片。

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扇特殊的百叶窗,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子通过。每到一对光子到来,科学家就随机调整偏振片的角度,有时直着放,有时斜着放,有时横着放,完全没有规律。如果你只看其中一个光子的结果,确实就是一团乱麻。但奇迹发生在大数据统计之后。科学家把成千上万对光子的测量结果汇总起来,进行比对。你会发现一个令人咋舌的现象:两地的光子虽然各自“扔硬币”,但它们的结果却以一种惊人的数学规律紧密关联。比如,丽江那边的偏振片角度调整到某个值时,德令哈那边的测量结果会同步“呼应”!这种关联并非偶然,更不是事先约定好,而是遵循一种叫做“贝尔不等式”的量子理论预言。远远超过了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范围。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聊“量子纠缠”,你大可以自信地说:这不是魔法,而是硬核科学!

最后呢,如果你也对这些反常识的科学认知感兴趣,欢迎加入我的频道,在这里呢,我会持续的跟进前沿科技的发展,陪你一起探索宇宙的奥妙。如果你有什么脑洞、疑问或者独特的见解,非常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感谢大家观看,我是探索宇宙,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 生活百科

    王阳明传习录169节解读

    原文: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译文:一个朋友感叹说私欲萌发之时,分明自己心中知晓,可就是不能立即将其克治下去。阳明先生说:“你萌生私欲的当下,察觉私欲的这一个‘知’就是你的命根子,当时就立即将私欲消灭掉..

    2025-11-13
  • 商业之最

    商业航天不炒概念,9只低价龙头真干活,普通人能沾光?

    普通人也能搭上商业航天的快车?这9只低价龙头股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你可能觉得航天离自己很远,那是国家大事,是科技巨头们的游戏。但现实是,商业航天已经开始渗透进普通人的日常——从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到未来的太空旅行,甚至你手机上的导航精度,都和它息息相关。更关键的是,这个行业不再是“画大饼”。政策..

    2025-11-12
  • 商业之最

    胖东来200亿狂飙:一场“反内卷”商业实验的意外胜利

    “今年销售额必须控制在200亿以内!”2025年3月,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内部会议上掷地有声的宣言,如今却成了商业史上最戏剧性的“打脸”现场。11月9日,胖东来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其2025年销售额已突破200.35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超30亿元,提前53天撞线年度目标。这场“控速失败”的狂欢,不仅撕碎了传统零售的..

    2025-11-11
  • 排行榜

    2025年度功能沙发品牌排名TOP10:核心技术、市场口碑及创新力深度解读

    在追求极致舒适与智能便捷的家居潮流下,功能沙发已成为现代客厅的标配。面对众多品牌,如何选择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此次我们深入各大品牌的产品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及其创新力,为您呈现2025年功能沙发十大品牌综合排名,为您的选购提供参考。第1名:意迪森品牌简介:源自意大利的高端功能沙发专家,将其深厚的皮革工..

    2025-11-09
  • 世界最小

    身高仅54.6厘米!世界最小成年人钱德拉,手掌大身躯的生命奇迹

    在尼泊尔的偏远村庄里,曾住着一个让全世界惊叹的“生命奇迹”——钱德拉·巴哈杜尔·唐吉。他以54.6厘米的身高,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小的成年人”,这个比婴儿车还矮、体重不足12斤的身躯,却装着比许多人更坚韧的灵魂,在短暂的人生里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钱德拉出生于1939年,从小就停止了生长。医生诊断..

    2025-11-08
  • 科技之最

    三大硬核科技:AI、核聚变、量子,托举未来新日常

    科技圈里新概念层出不穷,但真正能从根上改变世界、称得上“颠覆性”的技术,就三个——人工智能、核聚变、量子科技。它们不是对现有技术的小修小补,而是能彻底改写生产模式、生活形态,甚至影响人类发展轨迹的核心力量。这三项技术各有专攻又相互赋能,正一步步把未来生活的蓝图变成现实。先说说人工智能(AI),这是咱们..

    2025-11-06
  • 科技之最

    量子科技,最正宗的5家企业

    当“量子计算”写入新质生产力清单、“量子通信”纳入国家级基建规划,这个被称为“下一代科技革命引擎”的赛道,正以每年超50%的增速引爆市场——2030年全球规模将冲万亿美金。今天来了解5家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正宗玩家:1. 国盾量子核心卡位:全球量子通信设备市占率超70%,唯一参与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制的企业 。..

    2025-11-06
  • 天文之最

    天文学界的“奇才”第谷·布拉赫:用“天体”写就的科学奇迹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历史人物博主,今天带大家走进一位丹麦天文学界的“超级天才”——第谷·布拉赫。这位天文学家不仅用“天体”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壮丽的科学画卷,还用自己的“天文表”让当时的天文学达到了空前的精确水平。让我们一探这位“天体魔术师”的传奇人生和他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天文成就!一、谁是第谷·布拉赫?丹..

    2025-11-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