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百科

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临终前朱元璋留下16字冷言

2025-10-01 08:27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喜欢杀害功臣,作为能跟千古贤相诸葛亮相提并论甚至更高一筹的人物,刘伯温的才华当然毋庸置疑。这份才华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吗?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临终前朱元璋留下16字冷言,其中又暗藏什么玄机?

朱元璋起兵后,刘伯温投奔而来的时间并不早,论资历刘伯温不算最早的从龙之臣。

可论能力,刘伯温对朱元璋的事业助力不少。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的斗争局势很不乐观。

左有不怀好意的陈友谅,右有财帛充足的张士诚。

这两人都看朱元璋不爽,他们要是联合起来,朱元璋绝对凶多吉少。

眼见时局如此,朱元璋也很忐忑,无数人也心怀焦虑,只有刘伯温淡定从容,他在分析局势的时候,指出了朱元璋的主要斗争方向,那就是兵力强悍的陈友谅。

按刘伯温的说法是: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

这话背后的战略构思绝对不下于诸葛亮《隆中对》。

先是开门见山点出了张士诚的特点,不过守土之犬而已,没有多少野心不足挂齿。随后陈述陈友谅才是最大威胁,他劫主胁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说,还野心勃勃,整日惦念朱元璋的地盘,必须要先行铲除。最后畅想了陈友谅被灭的影响,失去了陈友谅牵制胸无大志的张士诚就不足挂齿了,平定两人之后,在北进中原,则大事可成。

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往往决定了雄主的人生成就,刘伯温就这样用言语告诉了朱元璋,该如何一步步取得天下。

这话一说完,让朱元璋对刘伯温刮目相看。

朱元璋在很多问题上,都非常看重刘伯温的意见,这时间久了,难免让不少人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人。

可帝王心思真那么简单吗?历史上如刘备见诸葛亮那样的佳话也仅仅只有一次而已。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背后是一个君王的信任、欣赏甚至感激。

可惜的是,朱元璋不是刘备,也不可能做刘备。

于是,奉献了无数之后的刘伯温发现自己,终究是错付了一片深情。

称帝之后的朱元璋,并没有后世人所言的那样事事亲力亲为,反而是将政务丢给了自己的两大文臣,李善长和刘伯温共同处理,自己居于上处,让他们发挥。

可看上去的甩手掌柜,不过是朱元璋算计的开始而已。

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和李善长虽然同殿为臣多年,但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

刘伯温秉性刚烈,疾恶如仇,身怀兼济天下的心思,因此雷厉风行,这一切,都会让他得罪李善长。原因无他,作为淮西集团的老大,李善长在朝堂之上沾亲带故的人太多了,需要照顾的因果业太多,长袖善舞让他跟随者众,也让他很难铁面无情。

果不其然,李善长的亲信李彬就因贪污获罪,落到了刘伯温手中,李善长跑去找刘伯温求情,却被刘伯温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李彬也因此被明正典刑。

这件事就此引爆了刘伯温和李善长的矛盾。

朱元璋授意之下的争斗,不出所料的开始了,刘伯温不断受到李善长党羽的言语攻击。

攻击来攻击去,名声当然就变差了,老板哪待遇也越来越少。

随后的洪武三年,在朱元璋刻意压制之下,刘伯温仅仅收获了三等伯爵身份,连侯爵都没有当上。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褒奖淮西集团势力,打压和他们不对盘的刘伯温,让他们变得更加张狂。

按照朱元璋的如意算盘,这个时候的刘伯温,经过多轮打击,应该开始奋起,进而抗争了。

可惜的是,刘伯温看透朱元璋心思,不愿做棋子的他,决定告老还乡远离南京这是非之地。

刘伯温很清楚,自己只要还在京城为官,就必定逃脱不了棋子的命运。

可即便刘伯温如此低调,不愿出头,依旧难逃被胡惟庸毒杀的命运。

虽然正史野史中说法不同,但刘伯温之死,胡惟庸脱不了干系当是事实。

其韬迹如此,然究为惟庸所中《明史》

胡惟庸一个后起之秀,真有胆量用毒药杀掉刘伯温吗?答案是没有。

所以这授意之人,最有可能还是朱元璋。

至于动机吗?要从明朝建国根基说起。

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除了君王雄才大略之外,还有无数的功勋臣子。

这群人在建国之初,组成了王朝的根基。

明朝当然也是如此,渐渐稳定之后的明朝,朝堂之上也形成了两大集团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

这淮西集团,以李善长和徐达为首,武将很多文臣也不少,还都是朱元璋的同乡。他们群体庞大跟君王关系良好,一时间在朝堂之上占尽优势。

另一派则是后续加入朱元璋阵营的浙东集团,这群人都为文人地主阶级,跟朱元璋非亲非故也没有多少政治实力,因此备受排挤。

两方势力因为实力悬殊,在斗争上看,并没有多少可比性。

淮西集团兵强马壮,声势日隆,浙东集团,半死不活,渐渐式微。

可这样的局面,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吗?当然不愿意啊!

一个势力的无限制做大,无疑将威胁皇权的安危,因此朱元璋危机感很强,非常警惕。

这也是他建国之初管事不多,让李善长还有刘伯温主政的根源。

让他们能互相斗争,自己帮扶帮扶浙东集团,以求稳定朝局。

初开始不明白朱元璋心意的刘伯温,秉公执法杀了淮西集团的李彬,引爆了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矛盾。那个时候的朱元璋应该是很开心的。

猜你喜欢

  • 刘伯温预言蒋介石抗日战争,朱元璋御医导致病情加重

    刘伯温预言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他的预言都实现了。不过大多预言都是在明朝的,也不能算真预言,可以说是有眼光有见识的人。有些人会把预言师刘伯温神化了,因为即使是只在明朝预言准了,到其他时候也能预言准。一、最着名的三个刘伯温预言1、烧饼歌朱元璋时期,有一天吃饭刘伯温来了,朱元璋便把烧饼盖住不让刘伯温看到,..

    2025-09-25
  • 中国古代十大猛将,霍去病居榜首,第五和朱元璋是好兄弟

    导语: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不少被称之为猛将的人物,并且他们的事迹都是流传至今,那么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到底有哪些公认的猛将呢?下面百街秀就整理了中国古代十大猛将,一起来看看看吧!一、霍去病在中国古代十大猛将中霍去病被誉为是中国古代兵战的天才,他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一位猛将,战争中霍去病用兵非常的灵活..

    2025-09-21
  • 军事之最

    中国历史上最会打仗的12位皇帝猛人:1李世民,2朱元璋,3刘秀

    1、唐太宗李世民 — 天可汗的“军事艺术家”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他就是大唐的“首席战神”,他的皇位,几乎完全是靠自己打下来的。他18岁就怂恿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大唐开国的每一次关键战役,几乎都有他的身影:破薛举、败宋金刚、刘武周,特别是在虎牢关之战中,他以“一战灭两国”的神操作,以少胜多,生擒窦建德,迫..

    2025-09-04
  • 情感百科

    老人留下遗嘱法律上承认吗

    高龄老人因病去世留下房屋遗产因生前先后经历三段婚姻继承人关系复杂处理完身后事众人纷纷拿出遗嘱要求继承遗产到底哪份遗嘱能够最终生效决定房屋的归属呢?案情回顾姚阿伯与冉阿姨2012年组建家庭2021年,姚阿伯因病去世留下一处房屋的归属问题一再争执不下原来姚阿伯生前经历了三段婚姻与原配金阿姨共同收养了养女小姚与再..

    2025-07-19
  • 母婴百科

    女子怀孕4个月男友留下一封信消失

    刘倩倩的老家是在一个叫刘家庄的小村子里面的,刘倩倩的父母都是没怎么上过学的农民。刘倩倩算是家里面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了,她一直上到高中毕业。那个时候家里特别的穷,村子里也没有几个能把初中给上完的,刘倩倩还想上大学来着,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了。刘倩倩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进城了,正好家里有个亲戚是在城里的饭馆干..

    2025-07-09
  • 军事之最

    大清最绝望的一顿午饭:8位大将开心入座,筷子都没动就被害死!

    文 | 六六鳞编辑 | 六六鳞《——【·前言·】——》1863年10月,一场看似平常的午宴成了谭绍光元凶案的最高潮。谭绍光派人守苏州城,太平军高层被邀入席,却没来得及动筷,就被斩首献城。这顿饭,永载史册。究竟谁主谋,背后利益怎运作,这一事件是战略阴谋,还是历史悲剧?城中守将与战局迷雾深秋时节,苏州城墙内的空气紧..

    2025-07-02
  • 世界最重

    世界上最重的人,他留下记录,却病魔产生,过早离世

    迈开腿,管住嘴,这句减肥常用的话语时常被减肥人士挂在嘴边,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体重焦虑,那大家可能会想知道,世界上体重最重的人是谁?答案是乔·布鲁尔·米诺可,乔1941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83年离世。尽管他的一生短暂,但直到现在,他的体重记录仍然无人可破,据说,他巅峰时的体重达到惊人的635公斤(即1270斤..

    2025-06-12
  • 世界奇闻

    明初文臣陶凯的悲剧:被聪明害死的命运

    在明初,朱元璋是个疑心猜忌重的皇帝,他时常猜疑身边的人是否对自己不利。许多功臣在他手下南征北战后都未能善终。然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文臣陶凯,因为太过聪明,也被朱元璋怀疑,最终遭到了不幸的命运。陶凯出生在贫苦之家,但他勤奋好学,喜欢远游交友,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才。早在朱元璋登基..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