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之最

凯文·凯利:我相信中国将是未来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2025-09-30 11:53世界之最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凯文·凯利 著 吴晨 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

我相信中国将是未来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这一信念基于我在中国数十年的游历——我去过中国最偏远的地区,也曾游览其最具未来感的城市,同时基于我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旅行经历,毫无疑问,中国的未来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对于中国未来的走向,我们都难以做出确定的判断,这让我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力如何有些疑虑。此外,技术将把我们带向何方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技术前沿的长期工作经历使我确信,在不久的将来,AI(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会成为塑造全球社会的主要力量。我确信这些强大的力量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它们如此复杂,以至于我们几乎不可能预测出它们的确切路径。

乐观愿景成就美好世界

从过去25年的飞速变迁中,我们能清晰感知到奔向未来的脚步。但这份前行不应是盲目的冲刺——尽管我们无法精准预测未来,却能通过研究大规模、长期性的趋势,窥见其总体路径与大致方向。这些大趋势或许不够精确,也并非绝对可靠,却如同山谷中蜿蜒的溪流,能为我们指引整条河流的去向。可以说,它们正是帮助我们把握未来走向的首要工具。在本书中,我们便将聚焦这些贯穿技术、现代社会,尤其与中国发展紧密相关的大趋势。

帮助我们了解未来走向的第二个工具是构建未来的场景,这指的是对某个未来的想象进行足够详细的描述,使这种想象看起来更合理。在标准的场景构建方法中,你要生成多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略微不同的视角,尽可能涵盖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或是更多可能的未来。场景构建的目的不是预测某个特定的未来,而是为可能的未来进行预演,让我们不会对未来感到惊讶。如果我们今天构建的一个场景在后来被证明是真实的,那么当想象成真时,我们会觉得熟悉。这会使我们更容易应对届时发生的事件,因为我们已经在想象中预见了结果。

在本书中,我聚焦于构建乐观场景的方法。我没有考虑文明崩溃、在战争中自我毁灭或因自身的放纵行为而沉沦的众多可能场景,而是专注于描述我想要置身其中的未来场景。这并不是说我描绘的是没有贫穷、伤害、痛苦,且一切都完美运行的没有现实可能性的神奇乌托邦,我所展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合理的未来。这些场景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益处。它们并不完美,但总体上是理想的,比现在更可取。

一些批评家认为,我们所构建的未来乐观场景盲目而天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象,甚至堪称危险,因其无视当下的重大问题,极易误导他人。但在我看来,对未来的乐观愿景,恰恰是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关键所在。现代生活如此复杂,各种因素相互关联,有数百万个变量,所以一个真正美妙的世界不会偶然或不经意地出现。我们想要置身其中的那种未来必须首先被想象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朝着它努力。我们必须在脑海中看到它,并且相信我们能够构建它,才能开始构建它。我们不可能在没有预先想象的情况下突然闯入一个宏伟的、运转良好的复杂世界,就像你不可能在没有计划和草图的情况下构建一台强大的复杂机器一样。为了创造出一个我们想要生活其中的高科技世界,为了构筑一个人们渴望生活其中的中国,我们必须首先详细地想象它们。这就是我们在本书中进行场景构建的原因。

给想象设定了25年的期限

在本书中,我试图想象一个由技术与创造力驱动的高科技社会,它包含AI、基因工程、数据搜集……这是一个我想要生活的世界。我还想象了中国在这个技术世界中运作的方式,以及它在这个世界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我给自己的想象设定了25年的期限。25年足够遥远,可以产生足够强大的新技术力量。作为参考,我可以列举出25年前还不存在的一小部分事物:比特币、区块链、社交软件、Zoom远程会议、智能手机以及与其相关的数百个应用、微信、流媒体视频、电动汽车、Siri/Alexa语音助手、人造肉、Fitbit记录器、智能戒指和手表、网红、优兔(YouTube)、众筹、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VR(虚拟现实)游戏、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自动驾驶,当然还有AI。接下来的25年肯定会产生巨变和创新。某些创新现在在实验室或初创企业的商业计划中已经可见,但如果根据之前的经验来做判断,我认为25年后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创新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我们现在恰恰有机会想象它们,从而构建未来。

25年后(作者2024年创作此书),也就是2049年,是***成立100周年。这是思考中国未来的一个非常合适的时间点,25年的跨度足以让我们勾勒各种可能性,想象中国与技术突破的关系、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以及中国可能创造的全新未来。

想象未来也是在塑造未来

虽然我经常游历亚洲,但我住在硅谷。为了想象中国的未来之路,我与吴晨合作,共同撰写此书。吴晨出生于南京,曾担任《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我们一起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科技的未来,探究怎样能以最乐观的方式展开,同时尽可能保持现实的合理性。我想强调的是,未来大部分事物仍会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事物还会维持原样。所以我一直很小心,不做过于超前的预测。事实上,对熟悉科幻小说的人,或者一些乐观的幻想家来说,本书中的场景可能看起来平淡无奇。这就引出了一个悖论,关于未来的想象,越接近真实,越是听起来不合理。如果你想象的场景听起来不合理,那么没有人会相信它;但如果让它合理,它又不太可能是真实的。对于真实性与合理性,你很难做取舍,但你可以做尽量接近真实的想象。

我创作本书,绝非为了25年后能公开吹嘘自己的预测多么准确。事实上,我所说的大部分内容或许都不会成为现实。在与未来学家交往的50年里,我早已明白:几乎所有预测,包括我自己的,最终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我真正希望通过本书实现的,是“塑造未来”——引导它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想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注入希望:只要我们能详细地想象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便能一步步将其构建、塑造出来。为此,我描绘了一个由人工智能及其他前沿技术引领的未来图景,同时也纳入了环境脆弱性、人口结构变化与持续存在的不平等这些现实挑战。我希望这幅图景,能成为创新者与技术专家前行路上的指引地图。

(作者为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中国光伏电站助古巴打破美国制裁,新质生产力之科技和政治神力

    中国政府援助古巴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2024年12月12日,中国政府援助古巴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项目立项换文签署仪式在哈瓦那举行,中国驻古巴大使华昕出席仪式,并与古巴外贸外资第一副部长豪尔赫共同签署了相关换文。华昕大使表示,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项目是中国党和政府助古挺古一揽子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古..

    2025-11-16
  • 军事之最

    韩信:从草根到兵圣的传奇之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

    引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提到“兵家奇才”,韩信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名字之一。他的军事才能、战略智慧和悲剧命运,成为后世传颂不衰的传奇故事。韩信不仅是楚汉争霸的关键人物,更是中国古代兵法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崛起、辉煌与陨落,折射出那个动荡时代的复杂局势,也彰显出一..

    2025-11-16
  • 世界最高

    1008米!世界第一高楼拔地而起,背后三大“中国力量”都是谁?

    在红海之滨的吉达北部,一座直插云霄的摩天楼正悄然改变天际线。这就是备受瞩目的吉达塔,总高1008米,建成后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座突破千米高度的建筑。它不仅刷新了迪拜哈利法塔保持多年的纪录,更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造速度,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项目曾几度搁置,直到2025年初才迎来实质性复工。令人瞩目的是,三家中..

    2025-11-16
  • 世界最高

    1008米!世界第一高楼复工后突破到360米!离不开中国企业的协助

    你知道世界第一高楼是哪个建筑吗?那就是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塔!项目历经多次停滞后于 2025 年 1 月正式重启复工,目前主体结构已接近 80 层,高度达到 360 米。从复工后的施工进度来看,施工进度还是很快的!这些还是得益于三家中国企业的加入建设!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湖南湘钢、江河集团和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

    2025-11-16
  • 世界最高

    1008米“世界第一高楼”!中国企业中标参建!

    近日,湖南湘钢中标1008米”世界第一高楼“沙特阿拉伯吉达塔项目高端优质钢材供应,这是继今年6月份江河幕墙正式签约该项目幕墙分包工程之后,又一中国企业参与这一世界首座超千米建筑工程的建设,两家企业均是在超高标准要求下与全球强劲对手激烈角逐,最终依靠技术实力拔得头筹。公开资料显示,沙特阿拉伯吉达塔项目由沙..

    2025-11-16
  • 世界最重

    2400吨国之重器打脸西方,中国造出世界最重反应器,宣布永不出口

    2018年5月的大连码头,一台2400吨的“钢铁巨无霸”正缓缓装船。之前有海外能源公司放话,说中国根本造不出这种设备,结果脸被打得生疼。更让他们急眼的是,不少国家揣着钱来求购,我们却一口回绝:这是战略装备,绝不外卖。这台看着像放大版工业容器的家伙,到底藏着什么本事,能让我们态度这么硬?把废渣变成油,一年省下..

    2025-11-16
  • 世界排行

    全球最新榜单:北京CBD居全球第六亚洲第二,中国四地入选

    南都讯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11月14日,《2025全球商务区吸引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巴黎和北京同步发布,作为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商务区评估体系之一,《报告》显示,中国商务区在各项指标上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本次共有四个商务区入榜,分别为北京CBD、上海浦东—陆家嘴、香港中环、广州天河CBD。其中北京CBD排名全球..

    2025-11-16
  • 世界记录

    射击世锦赛:中国队再夺两金 团体项目破世界纪录

    新华社开罗11月10日电(记者牛梦彤、姚兵)在射击世锦赛10日举行的女子10米气手枪比赛中,20岁的中国新星姚千寻凭借稳定发挥收获个人首个世锦赛冠军,并与队友钱微、姜冉馨夺得该项目团体金牌,1752环的团体成绩更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11月10日,姚千寻(左)在比赛中。新华社发(艾哈迈德·戈马 摄)当天的资格赛中,中国..

    2025-11-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