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记者手记丨那巴龙格河的日与夜

2025-09-16 11:39机械之最

新华社基加利9月14日电 记者手记丨那巴龙格河的日与夜

新华社记者吉莉

山谷深处传来轰隆声响,巨大的混凝土搅拌机不停运转。远处,挖掘机挥动机械臂,给这片土地雕刻着发展的轮廓……

这里是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现场。工地现场一片繁忙,电站建设稳步推进。

该项目是中非合作论坛2018年北京峰会“八大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卢旺达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项目由中国水电(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2022年正式开工,建设内容涵盖大坝、泄洪系统、引水发电系统及输变电线路等。据项目经理刘乾坤介绍,施工整体进度已完成过半,地下工程已全部完工。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厂房结构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水电项目组供图)

卢旺达10月就会进入雨季,大雨会迫使大量作业停摆。所以此刻的工地,正实行白班、夜班24小时轮班制,夜以继日。

在拌合站区域,调度员哈特盖基马纳·埃费斯托恩正指挥作业。3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工人,如今已成长为中方站长卢兆东最得力的助手。“有我在,沟通很清晰。”埃费斯通自信地说。

记者驱车沿着山路而上,几分钟后便抵达发电厂房施工区域。电钻嗡鸣、钢管敲击,各种声响交织成厂房建设的“背景乐”。

这里由驻非工作已达18年的工程师孙忠田负责。他每天调度上百名工人作业。孙忠田曾在非洲6个国家参与建设,是一位“老非洲”。每天早7时,他总会准时出现在工地,召集工人开晨会,布置当日任务,并反复强调安全规范。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水电项目组供图)

“安全帽、安全背心、安全鞋,必须要配备,不配备不能上岗,安全第一。”孙忠田语气坚决。

在项目部实验室里,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密集的数字和曲线。33岁的乌维林吉伊马纳·萨代凝视着屏幕,等待检测结果跳出——那将是判断混凝土试块是否达标的关键数据。

这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有时,他连续数小时在实验室里记录、分析;有时,则需要携带取样工具奔赴工地,现场采集混凝土、钢筋或土方样品,再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每一种材料的参数都不同,每一组数据都必须精准。”萨代说。

“电脑上的中文你都看得懂吗?”记者问。他笑了笑,点点头:“常用的这些都知道。”他指着一列数字解释说:“当这个数值达到标准,就说明这批混凝土质量非常好。”

萨代7年前自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中国水电,曾参与公路项目建设。“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水电站项目。”他的语气里带着兴奋。多年的历练,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检测经验,更在中国同事的帮助下掌握了大量专业技能。“从公路到电站,我学到了不同的技能,也有了更多成长。”

9月2日,在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拌合站内,中方站长卢兆东(左)与调度员哈特盖基马纳·埃费斯托恩交流工作。新华社记者 吉莉 摄

萨代的家距离工地200公里。他定期回家探望父母,“他们为我感到自豪,因为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说,自己正在老家建新房,打算明年结婚。“我可以支持父母的生活,也能让自己未来的家庭过得更好。”

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好似一座连接中卢友好与信任的桥梁。两国建设者用砂石、钢筋与水泥打造点亮卢旺达未来的光明工程,共同书写奋斗的故事……

9月2日,在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部实验室中,质检员乌维林吉伊马纳·萨代操作机器进行质量检测。新华社记者 吉莉 摄

猜你喜欢

  • 植物之最

    记者手记丨榴莲老饕如何“速通”马来西亚榴莲季

    新华社吉隆坡10月28日电 记者手记|榴莲老饕如何“速通”马来西亚榴莲季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程一恒 毛鹏飞10月,马来西亚迎来榴莲收获季,“猫山王”“黑刺”“苏丹王”等耳熟能详的榴莲品种次第登场。这个榴莲季,中国食客怎样才能尝到当季最新鲜、果肉诱人、黏喉香醇的榴莲?更密集的中马往返航班、更快捷的跨境物流清关,..

    2025-10-31
  • 记者手记丨中国机器人出海“闯”韩国

    新华社首尔10月24日电 记者手记|中国机器人出海“闯”韩国新华社记者姚琪琳 陈怡 陆睿韩国首尔近郊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内,一家中国企业的扫地机器人专柜前人头攒动,带有机械臂功能的石头科技品牌扫地机器人吸引路人驻足。只见机器人沿地面缓缓前行,将一只袜子精准夹起,旋转后移至旁边的杂物桶中,袜子“投篮”入桶的瞬..

    2025-10-26
  • 机械之最

    记者追着采访遭拒!王楚钦爆金句:是人不是机器

    2024年10月1号,WTT中国大满贯,也不知道怎么着,给王楚钦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这一天下来,他都快累瘫了,你想想,又是单打,又是男双,还混双,这强度,不得了,铁人也受不了啊,他那个疲惫,估计都写在脸上了吧,真的是。然后,好不容易比完了,一大堆记者围上去,问这问那的,问完了集体采访,还有记者想单独再拉着他问..

    2025-10-09
  • 一语成谶的意思,曾有美国记者对此引发笑话

    天道酬勤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那一语成谶呢?关于一语成谶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我们在一些预览器上查到的意思是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是指一些比较凶的事情,是一些不吉利的,这里面的谶是指国都附近的地方,而这个字却被大多数的人都用错,称是秦汉间的50和方式使用的一些比较凶狠的语言。一、一语成谶的意..

    2025-09-30
  • 世界最高

    625米!世界最高桥通车直播9月28日开启,动静记者带你“海陆空”解锁世界级震撼

    9月28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将正式通车。大桥主跨1420米,是世界山区桥梁跨径第一;桥面距水面62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这座建在“地球裂缝”北盘江大峡谷上的蓝色巨龙,不仅改写了世界桥梁纪录,更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约2分钟。当天,贵州广播电视台《625米——见证世界最高桥通车》..

    2025-09-29
  • 记者手记丨“智慧伙伴”集体“上岗”国际电子展

    新华社柏林9月9日电 记者手记|“智慧伙伴”集体“上岗”国际电子展新华社记者褚怡 杜哲宇 张毅荣在今年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科幻设想走进了客厅和阳台:从会端茶的机器人,到能“听懂人话”的智能家电,人工智能(AI)“智慧伙伴”集体上岗,把电影中的未来场景带入现实生活。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

    2025-09-11
  • 世界记录

    11787架!中国无人机表演缘何能一再刷新吉尼斯纪录,记者独家揭秘幕后故事

    每经记者:陈利 黄婉银 每经编辑:何小桃,陈旭无人机表演现场6月的重庆,闷热潮湿。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广场上,一群人正围着一堆“无人机机巢”忙碌着,那里面装着11800架等待起飞的无人机,它们即将进行一场吉尼斯纪录的挑战。一场表演的成功需要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对无人机表演来说同样如此。要完成..

    2025-07-07
  •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新华社南京7月2日电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新华社记者叶昊鸣、杨绍功万里长江,丰沛的水量哺育了沿岸儿女,宽阔的水道却阻隔了两岸人民。为了互联互通,勤劳的中华儿女架起了一条条“长龙”。正在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其中的佼佼者。夏日,走进大桥施工现场,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械、忙碌的工人,展..

    2025-07-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