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2025-07-07 10:33机械之最

新华社南京7月2日电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杨绍功

万里长江,丰沛的水量哺育了沿岸儿女,宽阔的水道却阻隔了两岸人民。为了互联互通,勤劳的中华儿女架起了一条条“长龙”。正在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其中的佼佼者。

夏日,走进大桥施工现场,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械、忙碌的工人,展现着南锚碇区浇筑作业的如火如荼。如今,这座超级工程“游龙过江”的态势已初具雏形。

“从这座大桥的名字中就能看出,它连接的是苏州张家港市、泰州靖江市和南通如皋市。”负责大桥设计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经理、大桥总设计师王仁贵说,这座大桥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建设的过江通道项目,全长约29.85公里,预计2028年年底建成。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22年6月28日,这座由中交公规院主持设计,中交二航局、中交一公局、中交二公局、中交路建等单位参建的超级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同年10月,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时至今日,历经三年建设的大桥总体进展顺利,南北主塔拔节“生长”。

超级工程,自然有其“超级”之处。

“主跨2300米的悬索桥此前没有人建过,我们光论证就花了3年时间。”走在大桥的钢栈桥上,王仁贵颇为感慨。

这项设计方案蕴含6项“世界之最”:最大跨度悬索桥、最高悬索桥索塔、最长高强度主缆、最大地连墙锚碇基础、最大连续长度钢箱梁、最大位移量伸缩装置。

“大胆创新,小心论证。”王仁贵带领设计团队提出了悬索桥主缆缆力自平衡结构体系、超高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超大规模刚性接头地连墙锚碇基础、热轧L肋隔板连续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系统、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可更换主缆锚固体系和全桥一体化智能防腐体系等6个“世界首创”技术,确保张靖皋长江大桥在建设和运营期安全耐久。

“世界首创”的技术效果如何?大桥设计副负责人魏乐永举了一个例子:通过应用悬索桥主缆缆力自平衡体系这项技术,全桥节省混凝土15.7万立方米、钢筋12560吨。“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万吨以上。”他说。

大桥建成通车后,安全运营是一项重要任务。大桥JK1标监控中心现场负责人耍荆荆介绍,通过布设在大桥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可实时采集风速、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以及主缆索力、索塔倾斜等结构响应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能够为大桥的运营管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耍荆荆说。

除此之外,工程师们还研发了“数字大桥”的技术。

“数字大桥是在实体桥梁的基础上,通过构筑全生命期数字底座、生成数字孪生体,融合智能仿真算法,实现对物理桥梁性态的全面感知,进而支撑和推动桥梁的智慧运维。”中交公规院土木检测维护分公司部门经理李书韬表示,数字大桥未来将融合更多智能化检测设备和算法,让实体桥梁“会说话、能对话”,为桥梁的安全和耐久提供数字化支撑。

大桥跨越两岸,连接的却不仅仅是两岸。

“张靖皋长江大桥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洪涛表示,建设队伍将致力于把大桥打造为交通强国建设江苏样板标志性工程、中国桥梁科技创新引领代表性工程、世界特大跨悬索桥建设里程碑工程。

一座超级工程,从设计图纸到巍然屹立,是设计者智慧的结晶,是建设者辛勤的成果。待到建成时,这颗“长江上的明珠”必将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新引擎,书写路桥建设新篇章。

猜你喜欢

  • 世界记录

    11787架!中国无人机表演缘何能一再刷新吉尼斯纪录,记者独家揭秘幕后故事

    每经记者:陈利 黄婉银 每经编辑:何小桃,陈旭无人机表演现场6月的重庆,闷热潮湿。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广场上,一群人正围着一堆“无人机机巢”忙碌着,那里面装着11800架等待起飞的无人机,它们即将进行一场吉尼斯纪录的挑战。一场表演的成功需要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对无人机表演来说同样如此。要完成..

    2025-07-07
  • 世界记录

    11787架!中国无人机表演缘何能一再刷新吉尼斯纪录 记者独家揭秘幕后故事

    每经记者:陈利 黄婉银 每经编辑:陈旭6月的重庆,闷热潮湿。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广场上,一群人正围着一堆“无人机机巢”忙碌着,那里面装着11800架等待起飞的无人机,它们即将进行一场吉尼斯纪录的挑战。一场表演的成功需要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对无人机表演来说同样如此。要完成这次挑战,需要无人机“..

    2025-07-05
  • 机械之最

    这片“绿”,正在生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历史节点回望,“十四五”规划纲要锚定的“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目标正加速落地——从科学推进荒漠化治理,到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一张张用科技与汗水织就的绿色网络正在神州大地铺展。从太空俯瞰,这幅生态文明的壮美画卷正书写着“十四五”规划的绿色答卷。地点:河北省承德市解..

    2025-07-05
  • 记者手记:读懂百位科学家故事中的精神密码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记者手记:读懂百位科学家故事中的精神密码新华社记者胡喆提出“七不”治学与处世原则的钱学森、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捐赠出来的郭永怀、不要“原子弹之父”称号的钱三强……近日,当记者得知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编写了《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一书,好奇心瞬间被点燃,迫不及待翻开这本还散..

    2025-07-04
  • 世界记录

    在天山之巅刷新三项世界纪录,《环球时报》记者直击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贯通

    【环球时报赴新疆特派记者 梁希理 李正儒】作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位于新疆的天山胜利隧道工程继去年底全线贯通后,再次迎来重要节点,2号通风竖井日前正式贯通落底。至此,天山胜利隧道项目8座竖井实现全部贯通,对后续通车运营奠定了基础。这一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的贯通落底,由中交集团自主研..

    2025-07-02
  • 植物之最

    适合北方生长的名贵苗木有哪些?

    #适合北方生长的名贵苗木有哪些?#北方地区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且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适合生长的名贵苗木需要具备较强的耐寒、耐旱等特性。以下为你介绍一些适合北方生长的名贵苗木:乔木类银杏 特点: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其树形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秋季变成金黄色,极为..

    2025-07-02
  • 记者手记: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手记:让科学之光在争鸣中更加璀璨新华社记者胡喆、彭韵佳“开放、交融、求真、创新”,走进位于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园区理论物理研究所北楼的报告厅,墙上八个大字分外醒目。6月24日,一场充满思考的对话,在这座创建于1978年的学术殿堂上演。承继于彭桓武、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血脉,如今..

    2025-06-27
  • 排行榜

    催收野蛮生长:逾期一月转外包,4手段要债佣金可达5成

    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51信用卡被查,也将催收行业推至风口浪尖。杨明(化名)曾是一位催收公司的老板,谈及过往,他坦言涂鸦喷漆(喷上某某某不还钱)、胶枪(堵锁眼)、自制催泪瓦斯等催收手法都用过。“这主要是一场心理战”,杨明告诉新京报记者,“曾经还请欠债人去洗..

    2025-06-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