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之最

从 “日中为市” 到 “汇通天下”:解码古代商业的发展脉络!

2025-09-16 10:55商业之最

在古代,商业虽长期处于 “重农抑商” 的政策语境下,却始终是支撑社会运转、推动文明演进的核心力量,其重要性渗透于经济、民生、国家治理、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深刻塑造了古代社会的形态与活力。下面我们就按时间顺序,从起源、初步发展、繁荣、转折、成熟五个阶段,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各阶段核心驱动因素与关键表现。

一、商业起源:原始社会末期至夏商(约公元前 21 世纪前 — 公元前 11 世纪)

在原始社会晚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分工出现(如 “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部落间开始用剩余的粮食、牲畜、工具进行交换,这是最原始的 “物物交换”。

而到了夏商时期,货币雏形开始出现:商代出现贝壳(“贝币”)作为等价交换物,标志着交换从 “物物交换” 向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转变,是商业正式形成的关键标志。同时在此时期还出现了专业的商人,在商代手工业发达,很多人没有土地的人,又无法支付高额的土地租金,所以就脱离农业,专门从事商品运输和买卖,这些人就被称为“商人”这个称呼也是一直沿用至今。

二、初步发展:西周至战国(公元前 11 世纪 — 公元前 221 年)

在此阶段,因为官府的制度变化、剩余产品以及战争的刺激,商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突破”,我们先来看西周时期:

在西周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管控模式——“工商食官”。啥叫“工商食官”?就是所有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由官府来直接管理,为王室贵族服务,商品的交换以“官营”为主,私人商业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呀!除此之外在西周时期还固定了“市”的位置,市场的位置一般都是在都城的边缘地带,官府还设置了 “司市”“贾师” 等官员管理物价、质量和交易秩序;

禁止奢侈品(如珠玉)在民间流通,防止 “本末倒置”(农业为 “本”,商业为 “末”)。

我们在来看看战国时期:

相比大家对于战国时期的第一印象都是几个国家天天打架,也真是战争的刺激,商业在此时期才迎来了“大解放”。在此时期铁质农具开始在各国内普及,铁农具的普及,间接的使得粮食产量增加,剩余产品增多,商品交换需求也是进一步扩大。同时各国之间的争强好胜,为了让各自的国家比其他国家强大,都开始了变法、维修交通要道等(如秦国商鞅变法虽抑商,但整体战国政策更开放)、战争需求(如兵器、粮草贸易)刺激商业。

在此时期可是出现几个富可敌国商人例如: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从商,号 “陶朱公”,被尊为 “商圣”、子贡(孔子弟子,“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以贸易富可敌国)

此外各国铸造金属货币(如秦国圆形方孔钱、齐国刀币、赵国布币),货币统一趋势萌芽;

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比如:邯郸(赵国)、临淄(齐国)、郢(楚国)等成为 “富冠海内” 的商业中心,临淄更有 “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 的繁华记载。

范蠡

三、初步繁荣: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公元前 221 年 — 公元 589 年)

这一时期商业发展 “一波三折”:秦汉大一统推动商业繁荣,魏晋南北朝战乱导致商业衰退,但也孕育了新的贸易形式。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文字,消除跨区域贸易障碍;修驰道、开灵渠,构建全国性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提供基础。后经过几年的战争,商业的发展收到了限制,但到了汉初,为了恢复经济,实行了宽松政策 “休养生息”,允许私人经商,甚至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开放关口、山林资源),使得商业能快速恢复。

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商业发展一度达到巅峰时期,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的局面,部分商人甚至 “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如卓文君家族以冶铁、贸易致富)。

可惜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如 “永嘉之乱”),人口锐减,城市破坏,全国性贸易中断,商业整体陷入低谷。

四、鼎盛时期:隋唐至宋元(公元 581 年 — 公元 1368 年)

这是中国古代商业的 “黄金时代”:政策开放、交通革新、技术突破(如印刷术、造船术)推动商业从 “官府管控” 走向 “自由繁荣”,中外贸易达到新高度。

1. 隋唐:“扬一益二” 的盛世商业

隋统一南北,唐 “贞观之治” 为商业提供安定环境;隋朝修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成为南北商品流通的 “大动脉”;

唐中期放松 “市” 的管控(如取消 “坊市分离”—— 此前 “坊” 是居民区,“市” 是商业区,严格分开;唐后期坊市界限打破),出现 “夜市”(如长安夜市至三更,洛阳夜市 “通宵不禁”),商业时间和空间限制被突破。

陆上丝绸之路:唐与西域、中亚、欧洲(如东罗马帝国)贸易频繁,敦煌、凉州(今武威)是重要节点;

海上丝绸之路:广州设 “市舶司”(中国最早的海关机构),管理对外贸易,扬州、明州(今宁波)、泉州也成为港口,出口丝绸、瓷器、茶叶,进口香料、珠宝、象牙;

在此时期出现了一个突破历史的东西—— “飞钱”(类似汇票,商人将钱存入京城机构,凭票据在地方取钱,避免携带现金风险),是古代金融业的重要突破。

2. 宋元:商业的 “全面成熟”

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 “最自由” 的朝代,元代虽为少数民族统治,但继承并发展了宋代商业成果。

宋代:商业***(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 “唐宋变革论”,核心之一是宋代商业***):

坊市制度彻底瓦解:城市中 “坊” 与 “市” 完全融合,商铺可临街开设,出现 “临街市”“巷市”,如开封(北宋都城)“十里长街市井连”,杭州(南宋都城)“买卖昼夜不绝”;

货币***: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北宋四川,因铁钱笨重,商人发行纸币替代),后官方发行 “会子”“钱引”,纸币流通范围扩大,货币流通效率大幅提升;

海外贸易顶峰:

港口增多:泉州、广州、明州、杭州是四大港口,泉州因地理位置优越(避开广州的台风,且靠近东南亚),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与近百个国家通商;

市舶司制度完善:官方设市舶司管理贸易,征收 “市舶税”(占南宋财政收入的 1/5),并鼓励商人出海(“招诱蕃商,阜通货贿”);

农村商业发展:出现 “草市”(农村定期集市,如 “墟市”“镇市”),部分草市因规模扩大演变为 “镇”(如景德镇因瓷器贸易兴起),形成 “城市 — 镇 — 草市” 的三级商业网络。

夜市

五、停滞与转型:明清(公元 1368 年 — 公元 1840 年)

明清商业在 “繁荣表象” 下暗藏危机:一方面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 “海禁”“闭关锁国” 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外向型发展,最终在近代被西方列强打破。

1. 明代:商业的 “鼎盛与束缚”

繁荣表现: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农业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甘蔗)种植扩大,为手工业提供原料,棉纺织业(松江 “衣被天下”)、制瓷业(景德镇 “瓷都”)、造船业(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等手工业繁荣,商品产量激增;

商业城市与商帮崛起:北京、南京、苏州、扬州是全国性商业中心,苏州更有 “商贾辐辏,百货骈集” 的盛况;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商帮”,如晋商(经营盐业、票号,“汇通天下”)、徽商(经营茶叶、木材、典当,“无徽不成镇”)、浙商、粤商,商帮拥有庞大的商业网络和资本;

资本主义萌芽:明代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的棉纺织业中,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机户是资本家,机工是工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束缚因素:

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明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限制商人子弟科举(“凡民之家,许令读书仕进,商贾之家,止许经商逐利”),抑制商业发展;

海禁政策:明初为防倭寇,实行 “海禁”(禁止私人出海贸易,仅允许官方 “朝贡贸易”),虽明中后期开放 “月港”(今漳州),但海外贸易仍受严格限制,错失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2. 清代(1840 年前):商业的 “延续与停滞”

延续繁荣:

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江南地区手工业(如丝绸、棉布)规模扩大,广州、上海(清代中期崛起)成为重要港口;

商帮进一步壮大:晋商的 “票号”(类似现代银行)业务扩展至全国,徽商在盐业、典当业中仍占主导地位;

对外贸易:清代前期开放 “广州十三行”(官方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垄断与欧美国家的贸易,茶叶、生丝出口量大幅增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停滞危机:

闭关锁国政策:乾隆年间(1757 年),清政府关闭其他港口,仅留广州通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如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与中国人直接贸易),导致中国与西方的技术、商业交流中断;

资本主义萌芽受阻:因政府重农抑商、官营手工业垄断(如造船、冶铁)、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处于 “萌芽” 状态,未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

近代冲击前夜: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西方工业***完成,急需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与西方的扩张需求矛盾激化,最终引发 1840 年鸦片战争,古代商业发展历程至此终结。

猜你喜欢

  • 排行榜

    “中外名酒发展指数”显示:啤酒、白酒、威士忌稳居九大品类酒前三

    10月28日,在贵州仁怀举行的2025赤水河论坛上,新华指数研究院副院长亓芳芳发布了《中外名酒发展指数报告(2025)》。指数显示,2019—2024年间,啤酒、白酒、威士忌稳居九大品类酒前三,共同构成全球名酒第一梯队。据悉,中外名酒发展指数指标评价体系,包含原生力、驱动力、发展力三大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下再细分若干项..

    2025-10-31
  • 商业之最

    城市商业不只是涨价!便民、特色、有温度,这才是提质真相

    “周末想逛街,除了千篇一律的商场还有啥选择?”“下班想买菜做饭,小区周边要么太贵要么不新鲜?”“老家的土特产想买到城里,咋才能又快又靠谱?”“为啥有的老街区越改越火,有的却越改越冷清?” 作为跑了8年城市民生的自媒体人,后台这些提问每天能收到上百条。曾经“逛商场=买东西”“社区店=小超市”的时代早就过去..

    2025-10-31
  • 商业之最

    吉秀尔:托起商业秩序的“钢铁脊梁”

    在城市看不见的角落,在商品洪流的枢纽,存在着一些名为“工厂”的造物核心。它们的产品从不直接走向台前,却构成了现代商业社会最基础的秩序。吉秀尔货架工厂,便是这其中沉默而坚实的建造者之一。它用冰冷的钢材,锻造出支撑我们日常消费生活的“钢铁脊梁”。吉秀尔:托起商业秩序的“钢铁脊梁”走进吉秀尔的生产车间,耳..

    2025-10-31
  • 商业之最

    晋商首富乔致庸:用太后墨宝重构商业规则,这才是真狠人!

    翻开泛黄的账本,1900年9月的那页记录依然清晰:“支太后西巡应急款,白银十万两”。东家,这可是咱们三个月的流水啊!太后要是倒台了,这钱可就打水漂了!账房先生急得直跺脚。56岁的乔致庸却淡定地喝了口茶说:你们啊,只看得见眼前的银子,却看不见银子背后的机会。太后回京后,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但慈禧仍掌握着实..

    2025-10-31
  • 商业之最

    一发入魂!学好商业模式我只推荐你看这本书

    真正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商业模式不是创意的堆砌,而是逻辑的搭建。一个成功的模式,必须在价值、结构、盈利之间形成闭环。它既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系统设计。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学商业模式的方式,往往太碎。看一堆案例、听几场课,最后得到的不是体系,而是一堆零散概念。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来真正搞懂商业模式,我..

    2025-10-31
  • 商业之最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6机组今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三项 “世界之最” 守护长三角电网

    扬子晚报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 许鹏锋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10月28日,句容抽水蓄能电站6组机组将全部投入商业运行。这座位于句容边城镇仑山深处的 “超级绿色充电宝”,以三项 “世界之最” 的技术实力、高效调峰能力及生态经济双效益,为长三角绿色发展注入动能。现场三项 “世界之最” 书写创新答卷站在 182.3 米高(相..

    2025-10-30
  • 古代开封的别称就是汴梁 风景宜人经济发展也特别好

    汴梁,在古代是开封这个地区的别称。相信大家都不认识这个词。因为我们在生活中都很少看到这个词语。所以这个词语我们不知道读音。开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个十分富裕的城市。我们对开封的理解是包拯的铁面无私。接下来就让我们为您介绍汴梁。1汴梁的简介汴梁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对于开封的称呼。 [1-2]元朝初,沿袭金朝称..

    2025-10-30
  • “十五五将是怎样的五年”系列评论之二:把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打开产业迈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之门 陈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作出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破解发展难题、赢得战略主动锚定方向。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演进,国际竞争围绕创新主动权的博弈日趋激烈,唯有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核心支撑,..

    2025-10-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