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甫:“卖得好,产品才好”,这才是消费者认知逻辑
研究品牌和营销越深,越觉得有趣,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其实是错的,至少是不尽正确。
商业世界长久供奉着“产品好,才卖得好”的朴素真理,仿佛品质自会发声,良币必驱劣币。
然而市场的喧嚣深处,却回荡着一道相反的密码:“卖得好,产品才好”——这并非对品质的蔑视,而是对消费者认知逻辑的深邃洞察。
真正的品牌构建,是一场精妙的认知炼金术,其秘诀在于:引导消费者从自身感知的具象事实中,亲手为你加冕。
消费者心智拒斥突兀的抽象说教。
他们信任自己推导出的结论,而非被灌输的宣言。“昨日秦砖汉瓦,今日杭萧钢构”之所以有力,在于它未直白呐喊“我们是建筑新时代的开创者”,而是铺设了一条清晰的认知路径:用户从传统的“秦砖汉瓦”的永恒意象(已知具象事实),自然过渡到新一代的钢结构建筑的代表(新抽象认知)。
品牌的价值,于是从用户的自我推理中诞生,获得了不言自明的正当性。
品牌方的自我赞美,则是脆弱不堪的空中楼阁。
热卖的销量、权威的认证、广泛的口碑、乃至文化语境中的经典地位,这些并非产品的附属品,它们本身就是最雄辩的“品质证明”。
“一年卖出百万只,三代祖传更好吃”,“4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拼着买更便宜”。
它们无声地宣告:“既然众人皆选,其必有非凡之处。”消费者的逻辑在此简洁而强大:卖得好,意味着经受了无数像我一样挑剔者的检验,它不可能不好。
这套认知逻辑,重构了品牌建设的顺序。它要求品牌首先关注的或许不全是产品的绝对完美,而是如何创造并展示那些能被广泛感知和传播的“事实信号”。
今日一款网红产品的爆发,也常是用户追逐“他人都在用”这一社会证明,而后才在体验中确认其价值。品牌需成为这些可信信号的策源地和放大器,让产品的“好”通过社会的认可变得确凿无疑。
故而,品牌价值的终极战场,并非工厂的实验室,而是消费者大脑里的认知。最高明的策略,是谦卑地退后,精心布置好具象的砖石——或是瞩目的销量纪录,或是权威的背书,或是浸润文化的符号——而后邀请消费者自己一步步走来,得出那个你希望他拥有的结论。
当他说出“因为那么多人选择,所以它值得信赖”时,品牌价值的王冠才真正被戴上,且坚不可摧。
这并非对品质的背离,而是对品质的升华:它不仅存在于产品本身,更诞生于关系与认知之网。真正的品牌智慧,在于懂得:世界如何认知,远比事物本身为何物更为重要——这正是商业时代最深邃的隐喻。
赵崇甫/品牌战略专家,以战略定位为核心,提供企业战略、品类战略、品牌战略,视觉锤(超级符号)设计、广告创意、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公关策略等系统化服务。
曾任知名上市公司高管,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品牌顾问,正式出版《品牌营销非常道》《微论品牌》《品牌的战争》《身边风景》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