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企业杀进全球工程机械50强!这些"制造湘军"凭什么逆势突围?
今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最受关注的成绩单——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正式出炉!在全球行业销售额同比下滑8.02%、利润缩水10.86%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却以13席的上榜数量继续领跑全球,其中长沙独占5席,用硬核实力诠释中国智造的韧性。
长沙5强上榜:三一、中联杀进全球前十,湘军成最大赢家
翻开这份覆盖13个国家的榜单,中国企业的身影格外醒目:13家入围企业中,5家来自长沙,分别是三一重工(第5位)、中联重科(第10位)、铁建重工(第33位)、山河智能(第42位)、星邦智能(第44位)。
其中,三一重工以106.55亿美元的销售额稳居全球第5,中联重科则以62.3亿美元位列第10,两家龙头企业直接冲进十强俱乐部。更值得关注的是,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虽排名未进前十,但在全球行业下行周期中仍保持稳定站位,展现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深厚底蕴。
要知道,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自1999年首发以来,已连续发布26届,被视为行业晴雨表。此次长沙5家企业集体上榜,不仅是制造强省湖南的底气,更是中国工程机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缩影。
行业寒冬里的中国韧性:13家企业海外占比近42%,从量增转向质升
今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整体承压——总销售额2225.28亿美元,同比下滑8.02%;营业利润303.01亿美元,同比下滑10.86%;平均利润率更降至13.62%,较上届减少0.43个百分点。
但中国企业却交出了一份逆势答卷:13家上榜企业海外销售额平均占比达41.94%,其中最高的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70%!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再依赖本土市场量增,而是通过全球化布局实现了质升。
以长沙企业为例,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近年来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铁建重工的盾构机、山河智能的挖掘机、星邦智能的高空作业平台,正通过海外子公司、本地化生产等方式,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正如行业专家所言:中国工程机械的竞争力,早已从价格优势升级为技术+服务+全球化的综合能力。
从工程机械之都到全球智造标杆:长沙凭什么?
长沙能成为中国工程机械第一城,绝非偶然。这里聚集了三一、中联、铁建重工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更拥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科研支撑,每年投入超百亿用于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研发。
近年来,面对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长沙企业更是率先突围:三一的灯塔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生产,中联重科的电动装载机市占率全球领先,星邦智能的智能高空作业平台搭载AI算法……这些硬核科技,正是它们在全球市场突围的关键。
正如一位上榜企业负责人所说:全球工程机械的竞争,本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长沙企业用20年时间,从制造走向智造,终于在全球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结语:寒冬中的中国力量,正在改写全球规则
当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陷入调整期,中国企业却以13席的上榜数量、41.94%的海外占比,向世界证明: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周期红利,而是靠技术沉淀、全球视野与创新基因。
长沙5家企业的上榜,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荣耀,更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国际化转型的生动注脚。未来,随着更多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我们相信,中国智造必将在全球工程机械舞台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数据来源: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组委会、《中国工程机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