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探索宇宙,点亮梦想
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探索宇宙,点亮梦想
2025年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陈冬、陈中瑞、王杰三位航天员肩负使命,开启了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之旅,这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了常态化运营的全新阶段。
此次任务乘组中,指令长陈冬经验丰富,他曾参与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如今成为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三次飞天的航天员,堪称团队的“定海神针”;陈中瑞和王杰作为第三批航天员,首次踏上太空征程,满怀热忱与期待,为团队注入了新鲜活力。
进入空间站后,神二十乘组迅速投入紧张工作 。在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方面,他们定期开展站内环境监测与设备检查维护,完成了再生生保系统设备检查维护、无容器柜加压气瓶更换等关键工作,还对空间站物资进行仔细清点整理与转移,为空间站的平稳运行和后续任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空出舱活动是此次任务的关键环节 。5月22日,陈冬、陈中瑞从核心舱节点舱出舱,将通过货物气闸舱出舱并利用机械臂转移至中转位置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成功安装至预定位置,还开展了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 。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也是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仅过月余,6月26日,陈冬、陈中瑞再次出舱,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不仅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任务,还在舱外平台成功安装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大幅提高了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后续出舱活动时间有望缩短40分钟左右 。
科学实验是神二十乘组太空出差的核心任务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他们利用相关设备完成行为测试,探究微重力环境、注意焦点改变对航天员上下视野的影响;开展基于器官芯片技术的空间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为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提供健康风险预测与干预手段 ;完成骨代谢交互调控、菌群与营养代谢等多项研究,助力地面科研人员完善相关特征代谢物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开展高温材料实验柜实验样品更换、无容器柜实验腔体样品清理及更换等工作,无容器柜更是将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摄氏度,刷新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持续开展地外居留舱设施微生物防控技术试验,为地外生存环境的安全保障积累数据 ;前三阶段在轨试验已完成的地外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试验装置,成功验证多项关键技术,为发展地外原位资源利用新技术提供了重要基础 。
除了科研工作,神二十乘组还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天地连线、太空授课等形式,将太空知识与奇妙景象传递给地球上的青少年,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他们还与地面科研团队紧密协作,实时反馈实验数据和空间站运行情况,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
目前,神二十乘组已在轨工作数月,预计10月下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他们在太空的每一次探索、每一组数据,都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汗水,推动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不断拓展 。相信在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创造辉煌,向着更遥远的星辰大海大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