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文之最

类星体:宇宙中最远最亮的天体,还能超光速?

2025-10-23 10:36天文之最
你知道吗?宇宙里藏着一种 “像星不是星” 的天体 —— 类星体,它是人类发现的最远、最亮的天体,核心居然可能是个超大黑洞。但更颠覆认知的是,它的运动速度居然能超过光速?

1. 类星体是怎么被发现的?从 “看不见的射电源” 说起

20 世纪 50 年代,天文学家用水射电望远镜观测时,发现了大量 “射电源”—— 能发出强无线电波的天体。可奇怪的是,用光学望远镜找这些射电源时,很多都看不到对应的可见天体。

后来人们把这种 “像恒星却不是恒星” 的射电源叫 “类星射电源”。再往后,又通过光学观测发现了一些 “蓝星体”:照相底片上是恒星状的点,光谱有大 redshift,却不发射电波。最终,蓝星体和类星射电源被统称为 “类星体”。

这些早期发现的类星体,一开始让天文学家摸不着头脑 —— 它们到底是恒星,还是完全不同的新天体?

2. 类星体有啥特别?3 个观测特征一眼认出它

想分辨类星体,看这几个特征就够了:

第一,在照相底片上像恒星,近一点的类星体周围有暗弱的云状包层,有的还带喷流状结构,像宇宙里的 “小喷泉”;

第二,光谱里有很多强而宽的发射线,部分还有宽吸收线(原子或分子吸收光后留下的暗线),这类被称为 “宽吸收线类星体”;

第三,也是最显著的 —— 所有类星体的发射线都有 “大红移”。红移是河外天体的标志,天文学家据此推测,类星体离我们极远,还在高速远离。

更惊人的是,类星体发的是 “非热电辐射”,一个典型类星体的辐射规模,远超宇宙里其他已知天体。可为啥远在百亿光年外的它,还能让我们清晰观测到?

3. 类星体为啥这么亮?小体积爆发出大能量

类星体的发光能力离谱到让人难以置信:亮度是普通星系的千百倍,但直径只有一般星系的十万分之一 —— 相当于一个乒乓球,亮度却超过一座体育场的灯。

这么小的体积怎么装下这么大的能量?科学家有两种推测:一种认为是内部每天都在发生超新星爆炸,靠爆炸释放能量;另一种更主流的观点是,类星体中心有个巨大的旋转黑洞,物质被黑洞吸引下落时,会释放出巨量能量。

如果中心真的是黑洞,那这些被吸引的物质,最终会被黑洞 “吞掉” 吗?还是会有一部分逃出去?

4. 类星体能超光速?推翻 “光速不可超越”?

1977 年,天文学家观测类星体 3C273 时,发现它内部有两个辐射源,而且在互相分离 —— 分离速度高达每秒 288 万千米,是光速的 9.6 倍!后来又发现了好几个超光速类星体。

这一发现直接冲击了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 的传统认知。要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核心之一就是 “光速不可超越”,可类星体的观测结果似乎在挑战这个结论。

难道相对论错了?还是我们对类星体运动的理解有偏差?比如这只是一种 “视觉错觉”?

5. 研究类星体有啥用?能 “看” 到百亿年前的宇宙

类星体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 “宇宙的时光机”。我们看到 100 亿光年外的类星体,其实是 100 亿年前的它 —— 因为光从那里传到地球,需要整整 100 亿年。这些类星体是宇宙大爆炸时期的残留物,能帮我们还原早期宇宙的样子。

另外,类星体的 “未解之谜” 也在推动物理学进步:大红移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超光速运动到底怎么回事?这些问题一旦解决,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可能会迈一大步。

如果未来能观测到更早期的类星体,会不会发现宇宙诞生初期的 “秘密”?比如大爆炸后第一批天体是怎么形成的?

6. 3 个关键名词:帮你看懂类星体的 “专业术语”

红移

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色)端偏移,就是红移。大多是 “多普勒效应” 导致的:当波源(比如类星体)和观测者互相快速远离时,波长会被拉长,看起来偏红。类星体的大红移,正说明它在高速远离我们。

射电波

射电波其实是无线电波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层会吸收大部分宇宙无线电波,只有少数能穿透大气层,这部分就被称为射电波。现在大部分射电天文研究,都是靠观测射电波进行的。

最远的类星体

目前人类发现的最远类星体是 4C71.07,由美国科学家用伽玛射线望远镜找到,离地球约 110 亿光年。它的核心黑洞质量相当于数百万个太阳。更有意思的是,科学家推测:银河系早期可能也是一个类星体,后来慢慢稳定下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类星体就像宇宙里的 “神秘灯塔”,既用亮度指引我们探索远方,又用超光速、大红移等谜题,倒逼我们更新对宇宙的认知。现在天文学家还在不断观测新的类星体,希望能解开更多关于宇宙的终极问题。

猜你喜欢

  • 天文之最

    宇宙史上最强爆炸震撼天文界:GRB 250702B挑战恒星死亡理论

    信息来源:https://phys.org/news/2025-10-webb-grb-250702b-energetic-cosmic.html#google_vignette2025年7月2日,美国宇航局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宇宙现象——一次持续整整24小时的伽马射线暴,编号为GRB 250702B。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伽马射线暴持续时间的纪录,更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后..

    2025-10-23
  • 世界奇闻

    你所看到的宇宙,或许只是幻影?全息宇宙理论颠覆认知!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眼中的“真实世界”,其实可能只是某种投影?这听起来是不是像科幻电影里的设定?但是,这正是现代物理学前沿的一个大胆理论:宇宙全息假说。它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生活的三维世界,可能只是一个隐藏在二维表面上的“全息影像”。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空间、物体、自己,甚至整个宇宙,可能都只是某个二维..

    2025-10-21
  • 世界奇闻

    中国天眼捕捉到1152颗脉冲星,开启宇宙探索新时代!

    中国天眼发现1152颗脉冲星。中国天眼能否一眼看穿137亿光年的宇宙奥秘?最新成果揭晓。中国天眼作为全球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再次刷新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根据国家天文台2025年10月12日的最新数据,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到1152颗,这一成就远超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的数量总和。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中国..

    2025-10-21
  • 探索宇宙的奇迹:从微观到宏观的科学之旅

    大家好,我是你的科普伙伴!今天我们将一起开启一段学旅程,穿越从微观世界的细微粒子,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带领我们不断超越未知,揭示宇宙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奥秘。让我们从最微小的粒子开始,逐步走向宏伟的星系和宇宙的边界,感受科学带来的震撼与启发。一、宇宙的浩瀚与奥秘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

    2025-10-21
  • 牙龈萎缩了,还能再“长”回来吗?

    “医生,我感觉牙齿变长了,牙缝也越来越大,是不是牙龈萎缩了?它还能自己长回来吗?”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看着日渐退缩的牙龈,还有救吗?先说答案: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萎缩的牙龈无法自行“再生”。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已经萎缩的牙龈,确实很难像皮肤伤口愈合那样,自己重新生长回到原来的位置的。牙龈组织的生..

    2025-10-20
  • 天文之最

    天文学界的“奇才”第谷·布拉赫:用肉眼揭开宇宙秘密的天才

    嘿,朋友们!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在天文学史上超级牛的人物——第谷·布拉赫。这位丹麦天文学家虽然生活在几百年前,但他的故事绝对值得一听。你知道吗?没有望远镜,没有高科技设备,他靠着一双“火眼金睛”和超强的耐心,把天上的星星、行星观察得比别人都更准!他甚至用肉眼发现了天体的运动规律,为后来的天文学发展打下..

    2025-10-20
  • 民俗百科

    魅蓝note2现在还能用吗

    这是我第一次一本正经的评测一款手机而今天评测的是魅族的又一款青年良品魅蓝note2对于我这样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对干魅蓝Note2的799元的定价确实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机型也非常适合像我们这样的无收入来源的人士不多说废话开始评测之行。外观:拿到机子统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苹果5c的放大版,有区别的就是四周边框的弧度没有..

    2025-10-18
  • 探索百科

    可观测宇宙之外(能否揭开它们神奇的面纱(神奇宇宙

    宇宙之外很多人认为宇宙之外的空间也是无穷无尽的,或许隐藏着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空间。没有人知道宇宙之外究竟是什么,科学家通过对宇宙的观测,认为宇宙的曲率接近于零,这样的情况下宇宙就会不断膨胀下去。宇宙在继续膨胀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更加无边无界。科学家在研究宇宙的过程中,也研究了宇宙星团的变化规律,他们认..

    2025-10-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