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之最

Token将是未来最重要的资源

2025-09-07 12:19人类之最

文 | 硅基星芒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都伴随着核心生产力要素的更迭。

从蒸汽动力时代的煤炭,到现代的电力,再到信息时代的芯片和数据,莫不如此。

要素的革鼎,在潜移默化之间,重塑了整个世界的社会生活结构。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降临。

与此同时,一个微小的概念,也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驱动世界运转的核心动力,并即将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它就是:Token。

01 Token即一切

4年之前,我们曾率市场之先提出“算力即国力”概念。此时此刻,这一逻辑已到了延展更迭之时。

进入AI大模型时代之后,算力、电力、数据以及人类最精华的智力(算法),耦合在一起,统一表达在一个概念之上——Token。

时至今日,Token的涵义已经超越了区块链时代的内涵,它不再从属小众的极客信仰,而是将成为有史以来全球产业经济最具权势的推动力量。

以最普世的语言来表述:作为人工智能生成万物的介质,Token即能源,Token即信息、Token即服务、Token即货币、Token即生产力……Token即一切。

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s消耗量仅为1千亿;而2025年6月底,这个数字跃升为30万亿,足足300倍。

这样的数据背后,对应着天量的智能芯片、数据中心、科研智慧与研发投入,基本等同于一个的国家综合国力。

而这样的数字,也仅仅是一个开始,仍将会持续指数型攀升。

02 AI社会的基石

光说Token有多重要,大家肯定难以理解。

因此,首先得从一般技术维度,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在智能机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它类似于围观的“原子”。

或者说,它是我们与AI交互时使用的“最小语言单元”。

①Token的本质:信息的最小载体。

上一个时代,人与机器对话的载体是代码,中介是程序员。

而我们现在最常用的AI,都是大语言模型(LLMs)。

与它们互动时,已经可以使用人类的语言。

但是,无论是人类输入一个问题,还是AI给出一段回答,这些信息在机器内部仍然不是按照我们日常使用的“字”或“词”的形态来进行处理。

在AI的程序中,存在一个名为“分词器”(Tokenizer)的工具。

它的任务,就是按照特定规则,把信息切分成一个个更小但更标准化的单元。

而这些单元,就是我们所说的Token。

这么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明。

英文中,一个Token既有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单词“Apple”,也有可能是一个单词的一部分“ing”。

中文中,一个Token既有可能是一个字,也有可能是一个词组。

除此之外,标点符号、空格,甚至是图像中的某个像素、音频中的某个音节,都可以被抽象为Token。

如果说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是乐高的建筑,Token就是构成建筑的一个个小积木块。

AI处理和理解信息的本质,也就是这些积木块的组合、排列和重构。

②Token如何工作:从人类语言到机器理解

当我们向AI输入一段指令,分词器会迅速将它转换成一串Token序列,如此AI才能理解。

AI模型内部的神经网络接收到这串Token,就可以根据庞大的训练数据集和精心设计的复杂算法,试图理解Token的含义、Token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测整个序列想要表达的意图。

此后,AI再生成一串新的Token,经由分词器,把这串Token序列再还原回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或图像。

这种处理机制虽然看起来抽象,但却是目前最合理且最有效率的方法。

AI能够依靠这种机制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据此生成具备逻辑和创意的回答。

而Token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决定AI理解的深度和生成回答的准确性。

③Token的有效性与能耗

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和大模型自2025年初开始迅速发展。

在此之前,大多数人最常用的AI还是GPT-3.5,国内的AI模型智能程度也比较拉跨。

但年初DeepSeek开源模型的发布,AI轨道上的“绿皮车”一下子变成了高铁。

各种模型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智能程度不断提升。

截至2025年9月初,中国企业调用大模型日均已超过10万亿Tokens。

如此巨大的消耗量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自然不必多说,但与之相对的,能耗也在不断上升。

还记得我们先前在AI竞技场一文中提到的CO2指标吗?

过去,我们只在乎AI的性能如何。

但事到如今,能源消耗与利用效率也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给定的能耗下,如何尽量处理更多的有效Token是各大AI企业的首要目标之一。

这一指标不仅涉及到算力本身,还考虑到了算力转化为实际信息处理能力的效率。

AI行业的目标其实并没有变:让AI承载更多价值,更精确地完成任务。

因此,优化Token效率,将成为未来AI技术发展和产业竞争的核心命题。

03 最重要的资源

AI时代的来临,使Token已经不再是AI领域内部的一个技术概念。

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社会、经济、生产力等多方面发生深度关联,催生新的商业模式,重塑传统产业格局。

经常使用AI的用户应该会注意到,调用模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接去官网在线体验,使用官方的服务器与AI交互;

另一种则是调用模型的API,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与模型进行对话。

前者的优势在于几乎没有门槛,而且大部分常用模型都可以免费使用,部分新模型可能会有额度限制;

后者则大多采用计价收费的模式,而AI服务的计价单位,正是Token。

Token作为LLM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直接影响着LLM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

由于大部分商业LLM的API都采取按Token计费的方式,无论是输入给模型的提示词(Prompt),还是模型生成的答案,其长度都会直接影响使用成本。

相对的,开发者和企业则需要尽量优化提示词的长度,通过精炼表达以降低使用成本。

而在规模化应用时,尤其是需要处理海量文本数据的场景,Token成本的优化将直接关系到解决方案的商业可行性。

效率和速度的角度来看:

AI模型处理文本的速度和Token数量是直接相关的,多模态模型也是如此。

更短的Token序列意味着更快的推理速度,这也是各大厂商的实时翻译模型的核心。

反之,处理更多的Token则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GPU内存或计算能力)。

在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硬件条件有限的问题时,Token数量就是制约模型处理速度和并发请求数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而多模态模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图像、音频等非文本信息也能够被转化为Token供模型处理,AI的应用范围得以显著扩大。

信息密度和质量的角度来看:

上下文窗口即Token限制,决定了模型能够“记住”多少信息。

在处理复杂任务、长篇对话甚至是多个文件的信息处理时,如何有效利

用有限的上下文窗口这一问题,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的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高效、清晰地组织信息,以便在有限的Token预算内,引导模型生成高质量的输出。

这也直接关系到LLM在代码生成、数据分析、邮件撰写等多个应用领域的生产力提升。

04 未来已来

AI时代,Token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核心,人类对它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或许,有人会疑惑,将Token定义为一种“资源”是否恰当?

毕竟,它的本质只是信息的最小单位。

而真正的稀缺资源,似乎还是更应归结于算力和数据等因素。

然而,Token作为AI理解和生成内容的“积木”,它直接决定了算力的利用效率、信息的传递成本和模型的性能边界。

它是连接算力与价值的桥梁,也是信息经济时代的一种特殊的“虚拟资源”。

对Token的优化和高效利用,能够最大化有限算力的产出、降低信息处理的门槛,最终影响整个AI行业。

未来,Token的重要性一定会是只增不减。

因为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优化的对象,更是社会、经济、道德和法律层面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说是未来,实则未来已来。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好评中国丨科普之风吹遍神州,科技之光照亮未来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出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图源:新华社□路小舟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随着“科普报告话前沿”的讲堂走进社区、“科学文化进基层”的活动深入乡村等,这场由中国科协与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科普盛宴,不仅成为一场全国性的科学传播行动,更..

    2025-09-07
  • 世界最长

    世界最大冰山解体,未来几周可能变小到难以辨识

    据新华社,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卫星图像显示这座冰山正迅速解体,研究人员预计它有可能在几周内变小到无法辨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日援引英国南极考察处消息报道,受温暖的海水影响,巨型冰山A23a正迅速分解为“几大块”。在今年早些时候,A23a面积3672平方..

    2025-09-07
  • 探索百科

    科学家处理太空垃圾 或成未来月球的宝藏

    垃圾处理科学家必须要想方设法处理这些太空垃圾,尽可能安全地将这些探测器从月球轨道上移除。科学家想到了处理退役探测器的方法,那就是将它们撞向月球表面,这样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起到拯救月球遗址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月球的表面,对月球自身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月球环境之前很..

    2025-09-07
  • 科技之最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证伪”,而不是“证明既有理论是对的”

    【编者按】近期,上海市启动“十五五”规划“百家访谈、万家调研”活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开展对战略科学家、决策咨询专家的深度访谈,受访专家作为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既有对相关行业的一线观察,更有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共同助力上海“十五五..

    2025-09-06
  • 商业之最

    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许会属于非洲

    是“内卷”,还是“迁徙”?在世界的另一片大陆上,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在东非的土地上,每年都有数百万头的角马、斑马、羚羊,要进行一场史诗般的迁徙。因为原本的水草不再丰美,它们必须要动身,去往下一片栖息地。但是,在这条路上,横亘着一条天河。马拉河。河里,是早已等候多时的鳄鱼。于是,每一头角马,都面..

    2025-09-06
  • 世界奇闻

    未来居住新形态,探索宇宙建筑之旅!??✨

    揭秘宇宙建筑未来居住新形态。在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征程中,宇宙建筑作为未来居住的全新形态,正从科幻想象逐步走向现实。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宇宙中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不再遥不可及。这些未来的宇宙建筑将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彻底颠覆我们对传统居住的认知。·应对宇宙环境的结构设计。宇宙空间的极端环..

    2025-09-05
  •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有多重要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是其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全方位、战略性的,但也不能将其视为国家强大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其重要性:1. 根本性作用:主权与安全的最终保障这是军事实力最核心、最无可替代的作用。· 抵御外敌入侵:这是军队最传统的职能。一个没..

    2025-09-04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