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混浴:在温泉水汽腾腾的彼岸
想象一个画面:寒冬腊月,天蒙蒙亮,你还在被窝里赖着不起,几千里外的日本小镇,门外雪花纷飞,浴场里却热火朝天地泡着温泉——男女老少都泡在一锅热水里。有点难以想象吧?可在日本,这事儿还真不是稀罕事,哪怕听上去让人有点“细思极恐”。我们习惯把各种风俗统统贴上标签,但有时候,一国千年习惯,未必和你想的一样。
说起日本的奇怪习俗,混浴是逃不开的话题。和我们念书时候聊过的“樱花妹”“和服美女”那种温文尔雅不太一样,这混浴文化里,是实实在在的、融进烟火气的生活——不分男女,泡在同一锅水里,说笑着,搓背、捏肩、甚至互相捉弄。这绝不是哪个现代奇葩营销噱头,而是有几千年历史的“传家宝”。
最开始,其实也没那么多讲究。想象一下几千年前的日本岛,山高林密,地热丰富。村口有口泉眼冒着热气,大人孩子农耕完都往泉里一钻。衣冠礼仪?哪来的这个包袱。大家一身泥水,跳进去,洒脱得很。那时候,穿着衣服下水还被嫌弃,说是什么对大自然“不敬”——毕竟温泉是天地的恩惠嘛,何必遮遮掩掩,水能洗身,也洗心。
久了,习惯成理。别说男女混浴,父女母子一起泡澡的多了去。有些地方家里话少,一家人温泉池里泡着反而容易拉近距离。没出嫁的女儿帮老爸搓背,这在当地老一辈人看来是孝道,也是情感的温存。咱们听上去别扭,他们却自在得很。
但谁的人生不是走着走着转了个弯?混浴到了江户时代,日子一好,泡温泉也有了高低之分。有本事的,把泉水引进院里,成了那种专属“小确幸”;有钱但懒得折腾的,就往公共澡堂跑。可一到公共澡堂,人多事杂,规矩也就松了——那会儿的“钱汤”甚至成了心照不宣的交易场所。热气腾腾里,什么都容易糊弄过去,最后闹得乌烟瘴气。
于是有官员看不下去。松平定信,清正得像老派家长,专门下令禁止混浴。可传统这东西,不是你一纸禁令就能断根的。老百姓该泡接着泡,该搓照样搓。风声紧的时候大家装装样子,风口一过又一切照旧。
日本人喜欢泡温泉,说那是刻进骨头里的爱好也不为过。你要说为啥?地理位置呗。日本小,岛还多,东边太平洋,西边亚欧板块,地质闹腾得很。地震天天有,温泉也就处处冒。2600多处温泉,想泡哪儿都有。各种泉水里头的矿物质眼花缭乱,有说养肤的,有说治病的,总之遇事没想明白就去泡个温泉试试——明治天皇泡,村口的老头老太太照样泡。
很多日本人家里没有大浴缸,下班回来,外头临街的小澡堂才是“会客厅”。泡着泡着,烦恼也泡淡了。温泉成了日本人一天里最期待的时刻——是一种仪式,也是松弛的锅炉房。
可话说回来,混浴这习惯也不是“铁板钉钉”。变化其实早就埋下了种子。十九世纪,外国人来了。美国人佩里不但带了黑船,还顺手把混浴画下来,翻脸不认人,说不文明。中国的王韬去日本旅游,说的也不是好话——“衣服都不穿,男女混泡”。外头嘀咕多了,日本人自己心里也有了点毛刺。
又过了几十年,女权崛起,隐私意识变强,日本人越来越觉得赤条条泡一起不太体面,尤其在大城市,混浴渐渐变成了特例。浴场有了男女分时段,浴服泳衣都上了场。有些地方甚至规定七岁以上孩子不能再和异性家长一起泡。温泉管理也严了不少,稍有风吹草动,媒体、警方,一起“摁头”。哪怕山野僻壤里还有点“秘汤”坚持老传统,事实上,那已经是“风中残烛”。
可你说现在日本还有没有混浴?别说没有,只是门槛高了不少。不是每个人都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泡进去。女客人的小心思变多,为了顾忌大家情绪,浴场要提供浴巾、浴衣,男客人规矩得不敢多看一眼。偶有不长眼的闹事,很快就被网络曝光,那可得赔礼道歉,甚至成了社会新闻。
管理也跟上了,温泉馆发许可证可不是随便给的。有的地方女浴室还装了监控,确保没“流氓”混进来。毕竟社会风气变了,没人想再经历什么“偷窥门”这样的乱子。
剩下点问题,其实也就留给时间去解决。规定是有了,文化是变了,但守着老传统的那些人,未必一刀切就改。你说日本人到底怎么想,也许和咱们一样,“家丑不可外扬”,只不过时代推着他们往前走,混浴成了越来越边缘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有一回和日本朋友聊天说起来,她笑着说小时候大年初一全家泡澡,现在想想怪不好意思,但那时又觉得温存得很。“大人小孩,热乎乎的一池水,一年才有那么一两次,真像是过节才有的仪式。”她说。
这习惯,也许很快就会消失,也许会悄悄隐藏在某个角落,等着哪个怀旧的人悄悄回味。时代变了,习惯自有去处。等哪天日本小镇的新一代孩子谈起混浴,说不定已经成了家长里短的“旧社会故事”。可到底是进步,还是某种温情的消失?咱们未必能替他们下结论。
你说,这混浴文化,是该庆幸新风气?还是该为逝去的柔情叹口气?每个时代,总有人在路口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