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卧龙和凤雏两大助力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今天趣古代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没有统一天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古代小编一起看一看。
卧龙和凤雏,是中国历史经常用来形容人才的两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晋朝的陈寿所建造的史书《三国志》中,是陈寿为了赞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在书中,隐士司马徽曾经直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但是在三国中,有一个令古代上很多史学家非常不解的疑问,为什么刘备贵为大汉正统,又将诸葛亮庞统两位卧龙凤雏收入麾下,为什么在最终却并没有取得天下?甚至成为了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呢?这一切还要从刘备开始说起。
01刘备与卧龙凤雏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他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是血统纯正的汉朝后裔,并且还是东汉末年著名军队将领,卢植的亲传弟子。因此在他刚刚登场不久,便成为了三国这个大的古代舞台中的风云人物。
不过相信对古代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刘备的出身很是卑微,家中父亲早逝,只剩下自己和母亲,靠卖草鞋为生。但刘备有一个厉害的叔父元起。正是因为看着元起叔父的支持和影响下,刘备并没有因为家贫而选择沉浮一生,这反而让他具备了很强的战略眼光和远大的抱负。
而刘备的兴亡之路之路是从参与***黄巾起义开始,在经历了黄巾起义后,他聚拢了一批人马和关羽张飞等人,然后又参与到了讨伐董卓的行列。
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刘备名声大振,一代奸雄曹操,袁绍,刘表各路诸侯纷纷为他抛出橄榄枝,在这些人的麾下几经波折,刘备也终于羽翼丰满。后来又因为赤壁第一次世界大战拿下荆、益二州,建立蜀汉,开始了北抵一代奸雄曹操,西抗东吴,并且成功改国号登基为帝。
而他与卧龙凤雏二位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其中。不过有关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早已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中,便不细说。至于凤雏庞统,则是大有可谈。
身为人送绰号凤雏的“庞统”,在智谋和眼界上绝不落后于诸葛亮这般,可十分可惜的是庞统36岁便早死在落凤坡上,若是可能和诸葛亮活到同一样的年纪,他的成就不会在诸葛亮之下。
而这也造就了庞统为人十分自大的性格,毕竟他真的有自大的资本。在庞统刚刚出山不久,他并没有想过会和刘备搭上关系,他谋士之路的第一段是孙权,但孙权并没有重视他,这让庞统十分失望。
而刘备最开始对于庞统的看法和孙权也是一样,毕竟刘备都有了诸葛亮这般贤才,他一直认为庞统只不过是给诸葛亮添亮的存在罢了。但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极力推荐下,刘备还是重新拾得求贤之心,愿意低下头将庞统请回自己帐中成为了自己的谋士。
刚刚接触庞统不久的刘备,便为自己先前对庞统的不屑感到悔恨,因为从一些事情上,庞统真的表现出了不下诸葛亮之才,不过命运仿佛和刘备开了个玩笑。
02庞统之死
庞统并未真正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就在落凤坡去世,在很多三国学者看来,庞统之死对于刘备集团潜在影响,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要大于关羽之死。
不过即便如此,庞统也在刘备集团拿下益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隆中对策的实现起到了很大且独一无二的作用。不过还是那句话,庞统的死亡对于刘备集团是无法接受的打击。
而也正因为庞统的早早去世,在古代上有很多人史家,将刘备得卧龙凤雏却未能取得天下的真相归咎在庞统的去世上,认为庞统若是依旧活着,刘备取得天下便是指日可待的事。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它真的对么?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来说,庞统的死活,只会对刘备集团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天下格局产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无论是从军队角度,还是政治角度亦或是经济实力的角度,曹魏的胜利或者说司马晋的胜利都只会是时间问题。
但从军队实力上说,刘备和孙权都只能靠联合才干抗曹,一旦孙刘联盟出现问题,则必然无法抵挡曹魏,这是板上钉钉的古代事实,也是时代气运所决定和规划的道路,并非一两个庞统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