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婴儿期”

2025-08-03 12:04世界奇闻

作者:丁旭恒(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系教授)

宇宙何时诞生?如何呈现今天的面貌?又会如何发展?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仰望星空,希冀探寻宇宙的奥秘。这既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卫星,其中,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之一,它正在获取更多宇宙“婴儿期”的信息。

宇宙早期有哪些未解之谜?

大约138亿年前,宇宙从一次难以想象的极高温极高密状态中诞生,这便是大家熟知的“宇宙大爆炸”。然而,这并非普通的爆炸,而是空间本身剧烈膨胀,就像气球被瞬间吹大。

最初几亿年,宇宙逐渐冷却,却依然一片漆黑,如同黎明前的漫漫长夜。这一时期被称为“宇宙黑暗时代”,因为未有任何恒星或星系诞生来点亮这片广袤空间。

直到大爆炸约4亿年后,宇宙中才点亮了“第一盏灯”——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终结了“黑暗时代”,宇宙终于迎来了“黎明时期”。

这些诞生于宇宙早期的星系,与今天在夜空中看到的近邻成熟星系大不相同。它们通常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密,并且活动异常剧烈——就像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在这些早期的星系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类星体。它们是宇宙中极其明亮的“探照灯”,其光芒由星系中心潜伏的超大质量黑洞驱动:当黑洞贪婪地吞噬周围物质时,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其亮度甚至超越整个宿主星系所有恒星的总和!

然而,一个巨大谜团随之浮现。天文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在宇宙年龄尚不足10亿年,也就是宇宙“婴儿期”时,已经存在一些质量极其庞大、结构相对成熟的星系,以及质量高达太阳数十亿倍的超级黑洞。这些宇宙“巨婴”,是如何在短暂的宇宙童年里迅速形成的?这个问题至今困扰着科学家。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远古星系中心的超级黑洞,似乎冥冥中与它们所在的星系绑定在一起:观测显示,黑洞的质量越大,其宿主星系中恒星的总质量通常也越大。这种紧密关联性,在当今宇宙中已得到充分证实。要知道,黑洞与星系的物理尺度差异堪称天壤之别——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引力影响范围可能仅有不到1光年,而它所在的星系却横跨数十万光年。这就好比一颗微小的绿豆(黑洞)和一艘庞大的超级游轮(星系),两者尺寸悬殊,却仿佛被无形的纽带连接,协调一致地共同成长。这背后隐藏的同步机制,至今仍是宇宙学中最深奥的谜题之一。要解开这个谜题,关键在于探究宇宙极早期是否已存在这种关联。

黑洞的“家园”什么样?

探索宇宙“婴儿期”的奥秘,我们需要强大的“时间机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简称JWST)正是这样一款“神器”。作为人类迄今建造的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JWST于 2021年发射升空。它如同一位宇宙考古学家,能捕捉来自遥远过去的光线,让我们直接观测宇宙年龄仅为现在5%时的模样。

为何JWST如此独特?关键之一在于它的主要观测波段在红外波段。来自远古星系的光线,在穿越膨胀的宇宙时被“拉长”(红移)到了红外波段。就像一张被放慢转速的老唱片,只有依靠特殊设备才能还原原始声音。JWST搭载的精密仪器,正是为了解析这些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揭开早期星系与黑洞的秘密。

2023年,由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天文学家联合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JWST的高灵敏度近红外相机(NIRCam),成功探测到了两颗距离地球超过130亿光年的类星体宿主星系。团队利用NIRCam拍摄了这些星系的图像,并成功将星系中心极其明亮的类星体(剧烈活动的黑洞)点光源,与周围相对暗淡的宿主星系光芒分离开来。这项任务的难度,堪比在耀眼的探照灯光旁寻找一只微弱的萤火虫。这一发现,如同找到了记录宇宙剧烈“青春期”的珍贵日记。

测量结果令人震惊:其中一个宿主星系的质量高达约1300亿倍太阳质量(误差范围200亿~3300亿);另一个相对较小,但仍有约340亿倍太阳质量(误差范围19亿~110亿)。它们中心的黑洞质量则分别为14亿和2亿倍太阳质量。引人关注的是,这些黑洞质量与宿主星系恒星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现代宇宙中观测到的规律惊人地相似。

这一发现强烈暗示,黑洞与宿主星系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可能在宇宙极早期,也就是当它还处于“婴儿期”时,就已经建立并开始运作。这就像发现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体比例(如身高与体重的比值)已经接近成年人,彻底挑战了科学家关于宇宙结构成长速度的传统认知。

谁给星系“青春期”踩下“急刹车”?

团队的后续研究则利用JWST的高分辨率光谱仪(NIRSpec),进一步剖析了该项目中两个类星体宿主星系的恒星组成。

分析揭示,星系中的大部分恒星形成于宇宙更早期的阶段(约大爆炸后7亿~8亿年)。令人惊讶的是,光谱数据表明,这些星系都经历过一次剧烈的“星暴”事件——即在极短的时间尺度内(仅数千万年),爆发式地形成了海量恒星。以其中一个星系为例,其恒星形成速率曾飙升至惊人的每年约2000倍太阳质量。这相当于银河系当前恒星形成率的数千倍。

然而,这些星系的“高速成长期”异常短暂。光谱中的关键线索——强烈的巴耳末吸收线,结合缺乏电离气体发射线表明,它们很快便耗尽了气体燃料,进入了“后星暴”阶段。这些星系中缺乏年轻恒星的踪迹,表明其大规模“造星工厂”已基本“关停”。打个比方,它们就像是经历了生长突增后,又过早停止了发育。

那么,是什么力量给这场疯狂的恒星诞生踩了“急刹车”?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星系中心的黑洞及其强大的反馈作用——当黑洞贪婪吞噬物质时,会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造成强烈的辐射喷流和宇宙风。这股能量犹如一场席卷星系的超级风暴,能将孕育新恒星的冷气体燃料加热、驱散甚至吹出星系。失去了“原材料”,恒星形成自然戛然而止。

这描绘了一个精妙的“自我调节”图景:黑洞通过吸积物质壮大自身,同时其释放的狂暴能量又反过来抑制宿主星系的进一步扩张。最终,两者在激烈的互动中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共同演化。这次观测,首次在宇宙极早期直接捕捉到了这一关键过程,有力地证明了黑洞在星系演化中扮演着核心调节者的角色。

回望宇宙历史,从最初弥漫的混沌气体云中,经过引力作用,无数恒星逐渐聚集,最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星系。银河系,就是这样一个包含数千亿颗恒星的“宇宙岛屿”;太阳,只是其中一颗平凡的恒星;而地球,不过是环绕其运行的一粒幸运的行星。

然而,正是这颗行星上诞生的人类文明,开始了对宇宙起源的追溯和对自身在浩瀚时空中位置的思考。

JWST的突破性发现更新了我们对星系演化的认知:宇宙婴儿期并非缓慢生长,而是如同按下了“快进键”,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庞大星系和超级黑洞的“组装”。这些宇宙“巨婴”的迅速诞生及它们之间紧密的关联,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宇宙演化规律——黑洞与星系绝非孤立存在,而更像一对默契共舞的搭档,在宇宙的宏大舞台上共同演绎着壮丽的篇章。

然而,还有更多谜题等待我们解答,许多根本性问题依然悬而未决:那些驱动早期宇宙“快进”的超级黑洞“种子”究竟如何快速形成?黑洞的反馈作用如何精确地调控星系的命运?在宇宙的“黎明时期”,是否还存在其他未被发现的星系与黑洞共生模式……

研究团队将在这一领域继续深耕,期待在未来对更多处于宇宙“婴儿期”的类星体及其宿主星系进行深度剖析。

你问我答

问:为什么要了解宇宙形成的早期情况?

丁旭恒:了解宇宙形成的早期情况,能帮助我们揭示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规律。

通过研究宇宙刚诞生时的状态和“婴儿期”的星系与黑洞,科学家们可以理解宇宙是如何从一开始的高温高密状态,逐渐冷却并形成复杂结构的——这就像回看生命的成长过程,找到关键的起点和变化。

此外,直到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出现,它们发出的光打破了宇宙的“黑暗时代”,点亮了漫长的宇宙黎明。研究这段时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结构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更令人着迷的是,早期宇宙中存在着质量庞大的黑洞与它们的宿主星系,这种黑洞与星系之间奇妙的共生关系对星系的成长起着核心作用,黑洞吞噬周围物质时释放的巨大能量,可以调节和影响周围恒星的诞生,起到“急刹车”的作用,阻止星系过快地形成恒星。了解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揭开宇宙演化的秘密,也帮助我们理解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众多星系的形成过程。

同时,探索宇宙早期推动了先进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例如JWST太空望远镜,这种“时间机器”能看见古老光线,让我们像宇宙考古学家一样,直观地目睹宇宙过去的模样。

了解这些宇宙的根本问题,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对宇宙和自身起源的好奇心,也将加深我们对地球和整个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认知,激励科学进步和文明发展。

问: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银河系中有多少黑洞?会对地球带来威胁吗?

丁旭恒:根据目前的天文学研究,银河系中估计存在数千万甚至上亿个黑洞。其中,大部分是“恒星级黑洞”,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坍缩形成,它们体积较小、质量通常是太阳的几倍到几十倍;少数是“中等质量黑洞”。此外,银河系中心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质量约为太阳的400万倍。

这些黑洞对地球没有直接危险。银河系中的黑洞基本上都远离太阳系,彼此之间的距离也非常遥远。虽然恒星级黑洞也像普通恒星一样在银河系中运动,但其引力影响范围有限,无法吞噬太过遥远的天体。例如,人马座A*黑洞虽然质量巨大,但距离地球约2.6万光年,其引力作用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总的来说,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可能危及地球安全的黑洞,科学家们也将持续监测包括黑洞在内的可能靠近地球的天体。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31日 16版)

猜你喜欢

  • 天文之最

    宇宙级“烟花秀”:天文学家观测到史上最亮黑洞耀斑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有史以来最强烈、最遥远的一次黑洞能量爆发。相关成果已于 11 月 4 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这一现象被认为源自一颗 30 倍太阳的大质量恒星,由于其过于接近超大质量黑洞而被撕裂吞噬,从而释放出了比太阳亮 10 万亿倍以上的光芒,堪称一场宇宙级的“烟花表演..

    2025-11-09
  • 机械之最

    新浪新闻·2025探索大会在京举行 跨界力量共探AI时代跃迁路径

    11月5日,由微博与新浪新闻联合主办的“新浪新闻·2025探索大会”在北京凤凰中心落幕。本次大会以“新智创想 逐浪跃迁”为主题,汇聚行业领袖、跨界嘉宾、学术专家、数字技术探索者与从业者等探索力量,深度探讨AI技术的前沿应用、产业融合及社会影响等议题,为AI驱动未来跃迁提供新的路径参考。大会同期还公布了2025新浪新..

    2025-11-08
  • 黑洞到底有多吸引人?科学揭秘宇宙中最神秘的吸尘器

    黑洞的基本特性是理解其吸引力的第一步。黑洞的最核心特征之一是其极端的引力。科学家们发现,黑洞的引力如此之强,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这种超强引力源自于黑洞内部集中在极小空间内的巨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可以是几倍太阳的质量,也可以达到数十亿倍太阳的质量,但无论大小,其引力都足以扭曲时空、吞噬一切靠近的物质。..

    2025-11-08
  • 天文之最

    《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大质量极大恒星铸就了宇宙中最古老的星团

    巴塞罗那大学宇宙科学研究所的ICREA研究员马克·吉勒斯领导的国际团队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的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理论框架,揭示了质量超过太阳千倍的超大质量恒星如何在宇宙诞生初期主导了球状星团的形成与演化。这项研究首次将恒星形成物理学、星团动力学演化与化学元素富集过程统一起来,为解释困扰天文学界..

    2025-11-07
  • 天文之最

    宇宙“千眼”开机!南半球最强光谱仪智利首秀,宇宙秘密藏不住了

    前言2025年10月18日,对于天文学界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智利帕拉纳尔的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一台安装在VISTA望远镜上的全新“利器”——4MOST(4米多目标光谱望远镜),成功捕捉到了它的“第一束光”。这束光意义非凡,它不仅宣告了这台南半球最大的光谱巡天设施正式“开工”,更意味着人类窥探宇宙奥秘的方式..

    2025-11-04
  • 世界奇闻

    全国仅十几所!这 5 所天文学强校含金量拉满,探索宇宙就选它们

    你是否曾仰望星空,对宇宙的奥秘充满好奇?天文学作为探索宇宙的核心学科,全国仅十几所高校开设本科专业,而其中 5 所堪称 “星空领域的天花板”。从百年学科积淀到顶尖师资团队,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到国际领先的观测设备,它们的实力远超想象。一、天文学强校 “第一梯队” 深度解析1. 南京大学:中国天文学的 “百年老店..

    2025-11-03
  • 人类之最

    宇宙中那些天体纪录之最,每一个都颠覆你的认知!

    你知道宇宙中已知最大的恒星有多大,最大的星系又有多大吗?在宇宙中有着无数的天体。从微小的行星到巨大的星系,它们都有着纪录保持者,接下来我将带你了解宇宙中一些最著名的天体“之最”,去感受宇宙的规模与多样性。一、最大行星在太阳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他的质量达到了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体积足以装下1300个..

    2025-11-02
  • 世界奇闻

    “多维宇宙探索”启幕,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浦东分展区点亮张江

    以“数智共生、艺术元界”为主题的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浦东分展区今天在张江科学城集贤天地JIART集艺术空间启幕。这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多维宇宙探索”展览,必将成为今秋沪上最具吸引力的文化盛事之一。据悉,此次活动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

    2025-10-3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