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特朗普的AI王冠正在生锈:星际之门死结背后的政策悖论

2025-07-31 10:55科技之最

5000亿美金工程的坍塌前夜:谁在撕裂“星际之门”?

孙正义的千亿豪赌陷危局:星际之门为何濒临分崩离析?

算力饥渴症发作?是OpenAI背叛软银背后的生存逻辑?

当特朗普与孙正义并肩站在白宫,向世界宣告耗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时,整个科技界为之震动。这项号称“堪比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超级工程,承诺四年内构建覆盖全美的算力网络,为美国AI霸权铺就基石。然而半年后的今天,宏伟蓝图却深陷盟友分歧、融资困局与工程死结的重重泥沼。

这并非一场寻常的商业博弈。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试图借此扭转软银愿景基金的颓势,重拾“科技赌徒”的荣光;OpenAI却在算力饥渴的驱使下,悄然绕过软银,与甲骨文签署了每年高达300亿美元的独立协议;中东基金MGX谨慎观望,仅承诺70亿美元初始投资,远低于千亿需求。四大参与方各怀心思,交织成一张利益冲突的巨网——信任危机如同幽灵,在宏伟计划的阴影中悄然蔓延。

资金链的断裂比想象中更近。 星际之门所需的5000亿美元堪称天文数字,远超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现代估值。现实却是:承诺出资的软银根本无力独自承担千亿投入,需不断募资甚至变卖资产;OpenAI自身仍深陷亏损漩涡,2024年亏损达数十亿,2025年预期收入仅百亿出头,却已签下远超偿付能力的算力合约;即使各方初期勉强凑齐520亿美元,也不过杯水车薪。更令人窒息的是潜在债务压力——若融资2000亿美元债权,仅年息就高达80亿美元,如同一柄悬顶之剑。

工程挑战的规模更令人瞠目。 仅OpenAI与甲骨文合作的4.5吉瓦算力集群,年耗电量就逼近400亿度,近乎三分之一个东京的用电总量!这需要调动两座胡佛水坝级的电力,并解决25万张顶级GPU的散热与互连难题。而扎克伯格曾坦言,一个5吉瓦数据中心集群将庞大到“覆盖整个曼哈顿”。当技术理想撞上物理极限,星际之门的蓝图在能源、土地与散热等现实壁垒前显得愈发苍白。

特朗普政府的AI狂热政策更是火上浇油。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将AI提升至超越党争的“国策”高度,力推监管松绑、煤电复兴,甚至解禁对华芯片销售以推广“美国技术栈”。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激进推动,却与星际之门步履维艰的现状形成辛辣反讽——《华尔街日报》曝光的项目停滞与目标缩水(年底仅建成单一小型数据中心),无情揭示了政策雄心与商业现实间的鸿沟。

尽管星际之门深陷困局,AI大基建的浪潮却已不可阻挡。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四大巨头豪掷3200亿美元加注AI;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验证着算力需求的爆炸性增长;当GPT-5即将发布,若再次印证“Scaling Law”的有效性,全球对算力的渴求只会更加疯狂。

孙正义能否借星际之门实现终极翻盘?OpenAI的“越轨”合作是否标志着联盟实质瓦解?这场豪赌的结局尚在迷雾之中。唯一确定的是:无论星际之门最终沦为科技史上最昂贵的烂尾楼,还是历经阵痛后浴火重生,它都已成为一面棱镜,折射出超级工程背后资本、技术与权力的激烈碰撞。

当算力的饥渴撞上现实的桎梏,人类对智能巅峰的追逐正经历最严酷的压力测试。OpenAI绕过盟友的决绝姿态,是否预示着星际之门终将分崩离析?而孙正义赌上一切的背影,又将在AI史诗中刻下怎样的终章?

未来算力战争的格局正在我们眼前剧烈演变。期待与您一起,持续关注全球AI基建博弈的深度拆解与关键转折。这场关乎万亿资本与文明走向的竞赛中,您认为“超级基建”与“分散突破”哪条路径更能赢得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猜你喜欢

  • 军事之最

    韩信:一个从平凡到传奇的军事天才,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人,可是真正的“逆袭”典范——韩信。说起他,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兵法奇才”、“楚汉争霸的关键人物”这些词,但其实,他的成长之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得多。别急,接下来我带你走进这个从平凡中崛起的军事奇才,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巅峰的。先从韩信的出身说起吧,他出生在一个普通..

    2025-07-31
  • 科技之最

    科技巨头暗战!特斯拉补贴缩水,马斯克反击特朗普冲突加剧

    伙伴们好,分享开场!今天的千字干货,结尾欢迎点赞收藏支持~(你的支持是我的动力!)看字费神?右上角“听”字,护眼模式马上开启!特朗普与马斯克:合作分道扬镳,风雨再起说起特朗普和马斯克,过去他们的关系可真算得上是一出戏。从被外界羡慕的“政商合作范本”,转眼间成了台上的针锋相对。要知道,马斯克一度是特朗..

    2025-07-30
  • 当代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正在走向老子几千年前的那个“道”

    当代物理的前沿已不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粒子世界,而是“看不见想不清”的高维弦振宇宙。科学从最初的“力学”与“物理实证”,一路走到了如今的“超弦”与“M理论”,开始探讨:宇宙是否不止四维?所有粒子是否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振动”?甚至,万物本质是否是一种隐藏在空间背后的“共鸣”?这一切,恰恰像极了中国..

    2025-07-30
  • 人类之最

    地球发烧40℃: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史上最滚烫的夏天

    一、数据揭示的沸腾时代(一)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25年6月,全球灾害性天气呈现出“多灾种并发、同一地区高频极端叠加”的特点。在欧洲西南部,法国大部、比利时、荷兰南部、德国大部、波兰西部、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地最高气温达30~33℃,较常年同期偏高4~8℃;法国中央区、葡萄牙南部、西班牙南部和东北部、意大利南..

    2025-07-28
  • 商业之最

    C罗拥抱背后的商业密码

    当终场哨声混着莱茵河畔的冷雨砸向草皮时,那个浑身湿透却紧紧相拥的画面已然超越体育本身——39岁的C罗用手臂环住小他18岁的孔塞桑,仿佛在传递某种无形的资产密码。这记补时绝杀不仅让葡萄牙队收获欧锦赛开门红,更无意间演绎了现代商业世界最精妙的增长公式:情感联结×代际传承=品牌价值的指数级裂变。球场即秀场:注意..

    2025-07-28
  • 人类之最

    3个不起眼的行为,正在"掏空"你的肝,劝你尽快停止

    一、肝脏:沉默的解毒将军正在超负荷运转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承担着代谢、解毒、分泌等500余种生理功能。这个重约1.5公斤的器官每天要处理1500升血液,过滤掉800种毒素。但就是这个劳模器官,却因现代人三个看似平常的习惯,正在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教授指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

    2025-07-27
  • 明星秘密

    娱乐圈潜规则丑闻频发 明星自曝内幕引热议,真相背后还有多少秘密

    最近几年娱乐圈的新闻看得人直摇头,那些所谓的“潜规则”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了。2003年有个叫张钰的女演员,直接把导演和女演员在片场开房的录像带公开了,这事当时在网上炸了锅。她还说为了演戏,自己一年陪睡了三十多个导演,光录音带就有二十多盘。结果那些导演联合起来告她,最后她输了官司,也没人再记得她了。这事还没..

    2025-07-27
  • 明星秘密

    娱乐圈潜规则曝光,明星自曝真相,真相背后还有多少秘密?

    娱乐圈里总有人说“潜规则”,但很少有人敢说。2003年一个叫张钰的女演员站出来,说导演在片场当着她面和别人发生关系,还拿出录像带证明。这事一出全网炸锅,后来她告了几个大导演,最后输了官司,从此没人再见过她。其实这些事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明星都遇到过,只是没敢说。张钰之后,颖儿在节目里说过自己刚入行时去试戏..

    2025-07-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