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公是谁?他选择一生不为官的原因是什么?
庞德公是谁?他选择一生不为官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庞德公是名士司马徽的朋友,与庞统是叔侄。在正史中庞德公,生于荆州襄阳,是东汉时期很有名的名士、隐士。他常年居住在岘山南沔水中的鱼梁洲上,平日都在田里耕作,在休息时以弹琴、读书作为自己的乐趣,与妻子相处的也很是融洽。
初平元年,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刘表成为荆州牧后听闻庞德公有才,多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拒绝了。于是,刘表便亲自去聘请庞德公,庞德公在面见刘表后以追慕名利会有危险,自己选择不出门是应该想把安宁留给后世的子孙为由拒绝了刘表的请求,刘表最后也只能选择离开。在史书中记载庞德公曾经称呼诸葛亮为卧龙、称呼庞统为凤雏,称呼司马徽为水镜,而庞德公对诸葛亮与庞统等人的影响也比较大。在诸葛亮早年间非常敬重庞德公,他每次去探访庞德公时都会选择独自一个人去拜见于床下,久而久之诸葛亮也得到了庞德公的重视。庞统身为庞德公的次子,为人朴实,之后在与司马徽的一番交谈后,司马徽对庞统感到非常惊异,惊叹与庞统的才能跟道德,并把庞统称为是南州士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