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最大最疯狂的超级工程:已持续建设45年,还有28年才完工
2025-07-09 11:25人类之最
巴黎西南郊外的圣保罗莱迪朗斯小镇,有一片面积相当于60个足球场的工地。巨大的吊机与厂房间,人类正在锻造一个名为“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工程奇观——一个计划总耗时73年的超级项目。
这个被工程师称为“人工太阳”的反应堆,其核心目标是用超导磁体约束上亿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体。为了锁住这团炽烈光焰,科学家采用了相当于地球磁场20万倍强度的超导磁体系统,其冷却所需液氦容量可装满三个标准游泳池。如此精密的设备使得整个反应堆核心安装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等同于两页A4纸的厚度。
ITER背后是35个国家联手的超级协作行动。项目总预算超220亿欧元,其中中国负责制造9%的核心部件,欧洲承担45%的最大份额。当2010年中国团队将重达400吨的高温线圈准时运抵法国港口时,现场工程师赞叹其为“不可能完成的交付”。这个巨型项目如同外交试验场:每个决策都需35国代表全票通过,甚至小到一颗螺丝的采购也要经历数月磋商。
最近两年工程现场迎来了转折性进展:2023年7月,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按下核心部件吊装按钮;日本制造的真空室关键分段正在接受激光测量;中国工厂刚刚完成最后一批磁体馈线系统生产——所有迹象显示这座人造太阳在经历漫长筹备后正加速成型。
此刻站在ITER工地的钢架回廊间,吊装机械的轰鸣声仿佛时空交汇处的回响。它在告诉我们:唯有敢于把目光投向百年之后的物种,才能在星辰大海的长途中获得持久的续航力量。
这个持续七十余年的漫长冒险,终将用光与热回答我们对文明延续最深切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