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以改革促学科交叉融合“化学反应”,复旦推动科技创新势能向产业创新动能转化

2025-05-28 10:20科技之最

在危险环境作业中,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人形机器人背后,往往有一个遥操作系统。远程操作的关键挑战是通信延迟,当下的技术方案至少延迟60毫秒。日前,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院长姜育刚团队,首次实现不到20毫秒超低延迟的XR技术与轻量级触觉设备,让操作者身临其境地远程控制机器人完成精细任务。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方向,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焦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基本路径,科技创新解决“从无到有”,产业创新破解“从有到用”。

复旦大学近年聚焦国际科技竞争、教育和人才竞争、科研范式变革和未来产业发展最前沿,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改革撬动学科交叉融合“化学反应”,推动科技创新势能向产业创新动能转化。

【发布面向未来的120个科学问题】

如何判断AI是否具有意识?6G如何改变虚拟与现实世界?如何培育可以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作物?不久前,复旦大学聚焦国际科技竞争最前沿,发布了面向未来发展的120个科学问题。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本,有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才有更多融合可能。以基础研究见长的复旦大学,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

早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进入一级学科目录前,复旦大学领风气之先,2020年在全国第一个设置该交叉学科。以学科牵引,优化基础学科布局,凝练培优领域,推进融合创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复旦大学以任务为牵引,聚焦量子计算、高温超导、人工智能、能源材料、遗传与发育、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主动布局建设科研团队。以平台为牵引,前瞻性部署了信息、医药、数理、生物、化学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深度参与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

【资源跟着人才走】

信息的存储速度极限,成为集成电路领域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日前,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制“破晓”闪存器件,擦写速度达到400皮秒,比传统闪存擦写速度快100万倍。

周鹏(右一)/刘春森(右二)团队。黄海华 摄

刘春森是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项目中最年轻的科学家,2021年入选时只有29岁,入职刚一年。除了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还可招收博士生,他的研究开始驶入“快车道”。

复旦大学至今遴选资助37项基础研究特区项目。特区计划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大胆创新、勇闯科学“无人区”,充分赋予项目负责人科研路线决策权和科研经费自主权,并辅以全方位保障。整个特区计划的实施,是复旦大学探索如何支持好基础研究的“练兵场”,也是重大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培养基”。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发展,关键在人。复旦大学聚焦教育和人才竞争最前沿,面向全球引进战略人才,“资源跟着人才走”,5年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1000人,自主培育各类国家级人才300余人。

过去,一些鼓励自由探索的项目,一到考核阶段就无法形成闭环。为“种好自己的果树”,而不是光摘“别人树上剩下的果子”,2023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聚焦前瞻性、高风险科学难题,提供10年以上长周期支持,十年免考核,尽职免责。

“如此大的支持力度,即使在国外也不常见。”去年8月,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林治武,受此理念吸引成为一名“相辉学者”,他曾在国外任终身教授。如今,他手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进展,“来到复旦后,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更加频繁,这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截至目前,相辉研究院已聘任或引进了21名国际顶尖学者和一批青年杰出人才。

今年4月,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成立。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李平及夫人廖梅无偿捐赠价值10亿元的无限售流通股股票,设立“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与复旦大学共同支持学敏高等研究院组织基础研究。学敏高等研究院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科研机构,学术委员会将由诺贝尔奖得主等国际高水平专家组成,对引进人才进行评价。

“我们将打破学科壁垒,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学科,交叉性是它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复旦大学科研院负责人介绍,学敏高等研究院计划十年内引进近百名全球顶尖青年学者,实行青年科学家负责制,不限学科和国籍。按需支持是另一大特点,研究院将给予长周期稳定支持,最长为20年。

【科学智能领域的先行者】

如同人生病,手机电池衰减是锂离子越来越少,其他部分仍保持完好,是否可以“打一针”补充锂离子让其“满血复活”呢?这一看上去有些“疯狂”的想法,日前已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在实验室实现。通过“精准治疗”,锂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白色粉末三氟甲基亚磺酸锂是注入废旧电池的“针剂”。黄海华 摄

去年6月,复旦大学联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打造的“伏羲”气象预测中短期大模型,预报速度由小时级提升到10秒内,超过业界领先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数值模式结果,成为首个面向气象导航及新能源优化的全球气象大模型。

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首创成果,都有着“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的助力。科研范式变革往往会带来重大的理论突破,甚至彻底改变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作为国际上科学智能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复旦大学聚焦科研范式变革最前沿,打造链接科技和产业的新引擎,自主拿出经费设立科学智能专项基金。

为“标本兼治”帕金森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从超百万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全新风险基因,并证实可作为帕金森病的全新治疗靶点。“这需要庞大的算力,我们非常幸运,用上了复旦大学前瞻布局的智能计算平台。”郁金泰说。他提及的这台“超级计算机”正是复旦大学为了促进全校科学智能发展而建设的校级智能计算平台CFFF,也是中国高校规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

为培养科学智能复合型人才,复旦去年起推出116门AI大课,覆盖全体本研学生和全部专业,并在国内高校率先启动“X+AI”博硕双学位项目建设。

【“从0到10”系统创新】

两个月前揭牌的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触觉传感器,每平方厘米集成多达16万个感知单元,能够为机器人提供丰富真实的触觉信息,而传统传感器每平方厘米一般只集成4个感知单元。在面向具身大模型搭建触觉感知系统的同时,研究团队正在加快推进技术产业化进程。

复旦自主研发的多维力触觉传感器,已集成于机械臂夹爪,它能稳稳夹起一片薯片。受访者提供

“具身智能依托的本体就是机器人,我们将和‘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紧密联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兼任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的姜育刚说。

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最前沿,复旦大学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信息、智能材料、智能机器人、医工交叉等领域,整合全校力量建设六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构建“从0到10”系统创新能力。

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看来,新工科不是一般意义的技术和工程。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复旦有46个学科上榜,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数量最多。这些基础学科已经积累了不少黑科技,连接传统理科和应用场景,能更快更高效地把原创颠覆性成果推向社会。

同样地,科技成果转化也要有工科思维,以产业化落地为始。为此,复旦构建了首期规模1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体系,正在打造一家全新的成果转化机构——祖泉研究院,一些重要的创新研究将在这里工程化,使其更接近产业需求,最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眼下,复旦正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孵化平台,打造职业经理人团队。

相比同类处理器减少80%延迟的视频编解码处理器、延迟小于1毫秒的车载图像信号处理器……这些成果来自“复旦-中兴通讯强计算架构研究联合实验室”,都已在中兴通讯的相关产品中得到应用。这样的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在复旦还有不少——市场出题阅卷,高校和企业共同答题。

上个月开营的复旦科学家创业营上,金力表示,不是鼓励教授办公司,而是赋能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走向市场的成熟度,从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机制到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学校将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我们致力于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科学家不必在发论文和做产业之间纠结。”

巍巍学府文章焕。对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这篇“文章”,复旦大学以学科交叉为“笔”,以产学研协同为“墨”,将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与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衔接,让实验室的“神经元”与产业链的“毛细血管”共振。

原标题:《以改革促学科交叉融合“化学反应”,复旦推动科技创新势能向产业创新动能转化》

题图来源:黄海华 摄

猜你喜欢

  • 专业

    公认的世界上最难的学科是什么专业,让你头疼的的理工科一定逃不掉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专业学科有很多,最难的学科是什么呢?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每个学科虽然都有自己的领域,但又能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那你觉得世界上最难的学科是什么?今天草根品牌网小编就给各位介绍世界上最难的学科就是理工科,不仅是初中高中的重大难题,而且在大学课程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快来了解..

    2025-09-03
  • 专业

    世界公认十大最难学的学科排行榜,堪称”最难“读解的十大学科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专业学科有很多,最难的学科是什么呢?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每个学科虽然都有自己的领域,但又能在某些方面有相通之处。那大家知道世界上哪个学科最难?现在草根品牌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十大最难学科排行榜,神经科学一举夺冠,物理学无缘前五,欢迎查看。世界十大最难学科排行榜1、神经科学或..

    2025-08-31
  • 世界排行

    世界排名:杜达首进前10,桥本帆乃香创新高

    8月5日,国际乒联公布了2025年第32周世界排名。男单方面,林诗栋、王楚钦领跑前2,巴西选手雨果与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紧随其后,梁靖崑位列第5,向鹏位列第9。其他国乒队员,陈垣宇排名第19,林高远排名第26,温瑞博排名第35,薛飞排名第39,周启豪排名第40,黄友政排名第46。WTT球星挑战赛伊瓜苏站男单亚军德国选手杜达排名上..

    2025-08-07
  • 热点百科

    徽州区茶产业发展前景

    茶园风光 胡向君 摄中新网安徽黄山10月28日电 (成展鹏 闫艳 李静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区委宣传部消息:10月27日——28日,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开幕式暨2021中国茶业品牌盛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2021中国茶叶行业年度调查结果”,正式公布了年度百强企业及百强县域。黄山市徽州区荣..

    2025-08-05
  • 热点百科

    大回暖推动春季版图迅速北扩 最新入春进程图看春姑娘到哪了

    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近期,暖空气全面控场,从上周末开始,我国中东部迎来一波大回暖过程,今天(3月6日)已有15个省会级城市最高气温创下今年以来新高。预计本周五前全国多地持续回暖,春季版图将大幅向北扩张,江南、长江流域一带可提前感受春暖。推出2023年最新全国入春进程图,快来看看你家迈入春..

    2025-08-04
  • 排行榜

    鑫宏宝创新“矽晶皮”材料,推动汽车内饰环保升级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环保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提升,传统皮革材料面临挑战。鑫宏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研发的“矽晶皮”材料,以其无溶剂工艺、良好触感和耐用性,为汽车内饰行业提供了新的选择。环保特性:无溶剂工艺,降低环境影响传统皮革制造过程中常使用化学溶剂、增塑剂等物质。鑫宏宝“矽晶皮”采用无溶剂生产工艺..

    2025-08-03
  • 科技之最

    八一建军节丨以科技之名 赴强军之约

    他们是军人也是科技工作者双重身份下是同一种报国的赤诚他们用智慧与汗水铸就守护国门的钢铁长城与科技利刃他们的故事是忠诚与创新的交响是献给祖国最深沉的爱今天致敬中国军人万里河山,有你心安致敬中国军人原标题:《八一建军节丨以科技之名 赴强军之约》阅读原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2025-08-03
  • 科技之最

    以科技之名,赴强军之约

    原创 中国科协之声 中国科协之声 北京他们是军人也是科技工作者双重身份下是同一种报国的赤诚他们用智慧与汗水铸就守护国门的钢铁长城与科技利刃他们的故事是忠诚与创新的交响是献给祖国最深沉的爱今天致敬中国军人万里河山,有你心安致敬中国军人设 计:袁 也责 编:邓涵文原标题:《八一建军节|以科技之名,赴强军之约》..

    2025-08-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