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怎么读古诗词才能读懂

2025-05-25 07:49知识百科

前天,一篇名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都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经典古诗文的一些字的读音改动让大家惊呼不已,曾经错误的读音似乎变成正确的。关于读音的争议这篇文章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新版《审音表》公布后: 我们如何读古诗文,今天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想分享如何科学的读古诗?

诗歌应该怎么读才科学?伴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本已沉寂许久的吟诵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据吟诵的传承者们说,他们吟诵的调子反映的是唐朝乃至更早的古人是如何读诗的,属于文化活化石。吟诵更成为了各路“国学大师”的基本功,无论文怀沙、叶嘉莹还是周有光,皆被许为“吟诵大家”。

官方的文化机构显然也对他们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支持 — 中国多种地方吟诵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佼佼者如常州吟诵更是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点保护对象。但是,神秘的诗词吟诵在古代是否真有如此高的地位?吟诵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呢?

辅助记忆的手段

但凡背诵过课文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 散文不如诗词容易记住,而诗词又远不如流行歌曲容易记住。

人类对声音的记忆受声音本身特性的影响,作为声音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也不例外。相对于漫无规律的声音,人类大脑更容易记住有规律的声音,因此规律的韵文,如诗词歌赋更容易被人记住,反之,背诵散文的难度则要大得多。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书写的重要性相对较弱,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依赖口语,所以传承下来的口头文学往往是韵文。为了方便记忆,不同文化会根据语言自身特点,增强声音的规律性。

如英语是分轻读重读的语言,所以英诗讲究音步(foot),靠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排列组合实现轻重抑扬变化。同时,英语词尾音节结构复杂,故而传统的英国诗歌也讲究押尾韵。而英国的邻居法国的诗歌则大不一样,法语音节轻重之分并不明显,因此法语诗歌并不讲究音步,而是只重视押韵。法语的祖宗拉丁语则词尾变化很少,押尾韵意义不大,所以只靠音步;又由于拉丁语词较长,音节数量多,如英语般的强弱交替很难做到,因此拉丁语的音步节奏更加复杂多变。

柯尔克孜族的长篇史诗《玛纳斯》中则有所谓押头韵的做法,即上下两句用同一辅音开头,此种手段在古英语诗歌《贝奥武甫》中也有应用。壮诗的有些句子则在句中押韵,以利演唱山歌时停顿。

《贝奥武甫》(公元八世纪左右)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甫的英勇事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用较为单调重复的音乐加以伴奏也是辅助记忆的常用手法。语言与音乐配合能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引发“耳虫效应”,让人不得不记住。前面已经提到壮诗有山歌调伴随,而在如《玛纳斯》之类的超长篇史诗的传承过程中,音乐的功用更不可忽视。

流行的神曲基本都会产生”耳虫效应“,旋律简单,不断重复,在大脑中形成长期记忆。

韵乐同存

中国传统的韵文则因为汉语的特点而有很大不同。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同汉藏语系其他语种相比,汉语较早地丢失了复辅音,形成了特有的声母 - 韵母体系,一个字占一个音节,各音节长度除入声外大致相等。这一特点使汉语音节较其他语言更整齐划一。而中古以后的汉语一直是有声调的语言,至迟自中古时代始,中国人就开始自觉挖掘汉语声调因素的审美价值。近体诗、长短句、南北曲甚至小说、弹词、地方戏曲中的韵文,无不受四声体系的制约。

因此,汉语韵文除了讲究押韵、平仄外,也素有文乐一体的传统,文学除了书于竹帛,还要被之歌咏。

工尺谱是近古以来,汉语音乐文学常用的记谱形式。

五胡乱华,中原大乱,南渡士族中流行的“洛生咏”,就是洛下书生的吟诵声调。谢安面对要杀他的桓温作洛生咏,吟诵嵇康“浩浩洪流”诗句,桓温被其旷远的气度折服,于是放弃了杀他的念头。顾恺之却把洛生咏说成“老婢声”,觉得其音色低沉重浊,像老太太说话。

明初死于朱元璋屠刀下的诗人高启曾写过一首诗,叫《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商声激烈出破屋,林乌夜起邻人惊。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高歌隔舍如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把一位谢太史深更半夜吟诗的意象,写得很惊人。

这样的歌唱传统就是所谓的吟诵,简而言之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古代诗文的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日常说话的语调。五四时期,旧式文人反对白话诗的一个理由就是白话诗不能吟,所以不能叫诗。

不难看出,吟诵本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没什么神秘可言,不是用来表演的艺术形式,更不应该是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甚至可以说,吟诵的作用机理和近年在以 Bilibili 为代表的网站上流行的“鬼畜”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不断重复的语音和乐段配合,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目的。

不古的古风

虽然吟诵发端于保存记忆之用,但毕竟古已有之,它是否保存了古人的读音,也保存了古代的音乐?遗憾的是,现今各路吟诵的调子和古代音乐几乎都毫无关系。

中国最早的韵文合集是《诗经》,《诗经》305 篇,按道理是篇篇有乐曲与之配套的,但今天可以追溯到最早的《诗经》乐谱是南宋人“复原”的。在朱熹的《仪礼经传通解》中,载有南宋赵彦肃所传的《风雅十二诗谱》,音乐史家杨荫浏译过这个谱子,译完不忘加一句:“这是不折不扣的假古董。”

《风雅十二诗谱》中的《关雎》曲

《楚辞》和《诗经》一样,原本也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可惜曲调早佚。史书里记载过两位会唱楚辞的人,汉宣帝时候有个“九江被公”,隋文帝时有个“释道骞”,看起来都是神秘人物,与今天装神弄鬼神神秘秘的“国学大师”应属同道中人。

莫说《诗》《骚》,其实甚至连中古时代的谱子也几乎没有传世的 。中古中国受到波斯、中亚音乐的影响形成的燕乐,成为当时的流行音乐。唐代律诗、绝句都可入乐,但其乐谱均已失传了,词谱也几乎全部失传,唯一存世的就是一本《白石道人歌曲》。

既然如此,现今各种吟诵调又是从何而来呢?

当词乐失传后,明清时代的人们喜欢用其他音乐形式的曲调(主要是南北曲)来唱词。昆曲在明清盛行二百年,被公认为正声雅音,受到知识阶层的普遍青睐,古诗词吟诵调受到昆曲的影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编撰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和编撰于道光年间的《碎金词谱》,收录了大量明清人用昆曲重新谱写的唐宋词。***晚年专门录制了一批,每首曲子都反复听,有时兴之所至,还要改动几句词,让录制组重录。

***听《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时,曾将末句”举大白,听《金缕》“改为”君且去,休回顾“。

除了昆曲,佛教音乐也进入到各种吟诵调中,胡适曾说过:“大概诵经之法,要念出音调节奏来,是中国古代所没有的。这法子自西域传进来,后来传遍中国,不但和尚念经有调子,小孩念书,秀才读八股文章,都哼出调子来,都是印度的影响。”和尚念经叫“呗”,即梵文 Pathaka,就是赞颂、歌咏的意思,诵读佛经其实采用的也是歌唱的方式,并往往用乐器伴奏。

甚至民间流行的某种曲调,也会成为该地区流行的吟诵调子。杨荫浏采集了苏南地区对于同一句《千家诗》几种不同的吟诵法,认为其中一种就是无锡旧时民间流行的宣卷声调。家庭妇女们晚间聚在灯下诵读唱本小说的时候,用的也是这种音调,后来由滩簧而来的沪剧中“过关调”也用这个调子。

当然,作为辅助记忆的手段,吟诵的调子讲究程度其实相当低。不用说因地方的不同而曲调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念两次,旋律也可能不一样。至于吟诵调旋律是否好听,因为和辅助记忆并无关系,也就不需要吟者关心,但为了追求规律,吟诵调的单调性是确定的。学会用一种腔调吟诗其实并不是件难事,只要学会了一首平起式的和一首仄起式的,其余的不学自会,因为同一格式的诗用同一种调子吟起来是差不多的。

精于常州吟诵的赵元任就说过:“无论是‘满插瓶花’,或是‘折戟沉沙’,或是‘少小离家’,或是‘月落乌啼’,只要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总是那么吟法,就是音高略有上下,总是大同小异,在音乐上看起来,可以算是同一个调的各种花样(variations)。”

而用方言吟诵更是清朝以来才形成的“传统”,根据明朝在中国的传教士的记载,明朝上流社会的读书人都是说官话的,只有不识字的贩夫走卒才使用方言。

但是今天各地的吟诵却普遍使用当地方言。仍以赵元任为例,他的回忆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种情况:“我出生在天津,说的是官话,但不会用官话读文言文。我的家乡在吴方言区西部边界的常州,它靠近官话方言区的南界。以前我会说常州话,但不会用常州话读文言文。9、10 岁上回到家乡,开始读书、念文言文。我的老师是常州人,他怎样教,我就怎样读。所以,我虽然会说官话,却只会用常州话读文言文和吟诗。”

但即便是这样的吟诵,在当下也已属难能可贵。由于吟诵被神秘化和高雅化,不少本不会吟诵的“大师”对其趋之若鹜,于是各种新创吟诵层出不穷:如文怀沙的“啸叫式吟诵”竟被不少人追捧,公开宣称不会常州话的周有光也成了常州吟诵的代表人物,甚至有“文化学者”以子虚乌有的“国子监官韵”吟诗。

然而吟诵诗词毕竟是“国学大师”的事,而对绝大多数新一代中国年轻人来说,每天登录 Bilibili,观看各式各样的“鬼畜”视频才是他们觉得更加重要的事情。

猜你喜欢

  • 娱乐百科

    《我是传奇》克里平病毒揭秘,丧尸夜魔是怎么来的

    夜魔源自人类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克里平病毒在电影的世界观当中,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进入到20世纪之后,人类的各项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有一个医疗方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依然无法治愈癌症。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她的名字叫爱丽丝克里平,克里平博士带着团队,一直在不懈的研究如何治愈癌症。2009..

    2025-07-19
  • 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的底层人物都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同样,作为红楼梦里来自乡野的农妇刘姥姥,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得知女儿一家生活无以为继时,帮着女婿出了个去贾府碰碰运气的主意。这是刘姥姥作为一个农村老太太,生活了大半生得出的智慧,她虽是村老妪,但也是于世路上经见过的,自然明白“宁敲金钟一下,不捶破鼓三千”的道理。作为农村人,家里断粮,去问邻居借的话..

    2025-07-19
  • 排行榜

    电饭煲排名前十名的品牌测评:手把手教你怎么选安全耐用款

    一日三餐,电饭煲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厨具。但你可能不知道,选不对电饭煲,不仅影响米饭口感,还可能暗藏健康隐患。电饭煲怎么选?劣质电饭煲的危害不容小觑:内胆涂层若使用劣质材料,高温加热后易脱落,混入食物中可能危害消化系统;加热元件不稳定会导致局部过热,产生焦糊物质,长期食用有致癌风险;密封性差的机型还会让..

    2025-07-18
  • 排行榜

    电饭锅怎么选?2025排名前十品牌测评分享,避坑必看!

    如今,市面上的电饭锅(又名电饭煲)品牌琳琅满目,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作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厨房利器,优质的电饭锅能凭借精准的温控、均匀的加热,让米饭颗颗饱满、香糯可口,大大提升日常饮食的幸福感。然而,网上也充斥着不少关于电饭锅的差评,比如:1.电饭锅质量差、寿命短,往往用不了多久就出现各种故障,既浪费钱又影..

    2025-07-18
  • 排行榜

    电饭锅怎么选?质量排行前十名横评,哪款好一看便知!

    在厨房电器市场,电饭煲技术不断革新,从底盘加热到IH技术,功能也日益多样。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选购实用的电饭煲?来看常见Q&A:Q:已有电压力锅是否需买电饭煲?A:视需求,电压力锅适合炖肉煲汤,电饭煲专注煮饭,控温定时精准,米饭更松软。Q:买电饭煲最该看重啥?A:看重专业技术实力,精准控温、定时及加热方..

    2025-07-18
  • 历史百科

    卢龙镇发生军乱,最终是怎么被平定的?

    处置卢龙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会昌元年(841年)九月,卢龙军乱,陈行泰杀节度使史元忠,自主留后,遣监军傔以军中大将名义上表朝廷求节钺。李德裕不允,他对李炎说:“河朔事势,臣所熟谙。比宋朝廷遣使赐诏常太速,放军情遂固。若置之数月不问,必自生变。今请留监军傔,勿遣使以观之。”果然不出李德裕所料,..

    2025-07-18
  • 情感百科

    31岁儿子不愿意结婚怎么办

    31岁的儿子不愿意结婚,51岁的老妈为了传宗接代,成功受孕后偷偷生下龙凤胎,结局让人意外……我今年51岁,是一名退休普通工人。老伴比我大6岁,身体不好也提前办理退休了。自述人:吴阿姨我和老伴退休后,我们俩的工资加在一起7000多块钱。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衣食无忧了。我有个儿子今年31岁,我们的烦心事就是儿..

    2025-07-18
  • 情感百科

    女人说我们不合适怎么办

    给我们一次机会女人在面对一个不喜欢男人的追求时,通常会说你挺好的,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合适,一般男人在听到这句话后就懵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一个聪明的男人,在确定自己要和她在一起的决心后,即使面对女人的拒绝,他仍会抱着一丝希望,会说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我,我么可以先做朋友,给双方都一次机会。如果女人在听..

    2025-07-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