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之最

专访邓亚萍:不服输的态度永不止步

2025-05-24 10:52体育之最
“绽放”,一个富有生命力与美感的词汇,形容女性力量的苏醒与成长。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中国将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之际,在全国妇联宣传部的指导下,新京报推出女性力量主题报道《绽放》,记录新时代中国女性用智慧和勇气打造的非凡“她力量”。

在创业浪潮里、在乡村振兴中、在竞技赛场上、在科创最前沿,她们用智慧和勇气,打破性别桎梏;她们以巾帼之姿,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无比强大的力量。如花娇艳,风吹不落;如柳婀娜,雨打仍舒。她们温柔与坚韧交织,向阳生长。

邓亚萍指导儿子瀚铭打乒乓球。受访者供图

更多时候,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邓亚萍有着精致的妆容和得体的职业套装,曾经运动员的那一面已经在她外在的形象中退场。

不再是运动员后的二十七年里,奥运冠军、乒乓球超级全满贯邓亚萍的人生几经转变,她经历了学者、企业家、公益推动者等多重身份的变迁。

与邓亚萍的采访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栋能魔王运动空间里进行,四周的乒乓球台,运动鞋与体育馆地面摩擦的声音,她都很熟悉。从五岁开始打乒乓球起,这个声音便伴随着她,绵延至今。

人们乐于提起她早年间站在赛场时凌厉甚至有些凶狠的打球风格,和她所开创的“邓亚萍时代”。曾经日复一日的训练为她铸造起坚毅的品格,但走下赛场,她也展露出爽朗柔和的那一面。

采访中,她自如地谈论起初入奥组委的恐惧、读博的艰辛和近年来全身心投入的全民健身项目。她的人生,早就蔓延到了乒乓球台之外。

“这种恐惧是我在赛场上从来没有过的”

新京公益:你退役后经历了学者、企业家、公益推动者等多重身份转型,哪一种角色的挑战最大?

邓亚萍:刚开始到国际奥委会工作还是蛮难的。那是1997年前后,我第一次去开会,整个屋子里就我一个人带着翻译。十几个代表委员,最不缺的就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这些人都是拼出来的,讲话很直接,很不客气。

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讨论和工作。非常受刺激,别人都能够自如地表达,但我却不行,回来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过语言关。

但是后来发现,只过语言关是不够的,你必须了解更多国家的真实情况,才能给出更具实操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的意见在之后能够被采纳且执行得很好,那你才能慢慢在这个组织里有话语权,我需要快速学习,要吃很多苦。

当时代表亚洲的委员才两个,我自己有很大压力,也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使劲学,使劲问,每天可能睡四五个小时,醒着的时候要看很多资料。

这种恐惧是我在赛场上从来没有过的,在赛场上我怕过谁呀?不过后来想,这其实是换了一种比赛形式,大家在会议桌上讨论问题,自己的观点要立得住,别人才会信服你。

新京公益:2002年,你进入剑桥大学修读体育经济学,并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你觉得对你现在的事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或者是影响?

邓亚萍:外界可能觉得我运动员出身,应该去选运动训练学或者运动心理学这些跟运动直接相关的专业。

但国际奥委会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一些不同的感悟。萨马兰奇上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国际奥委会进行改革,在这之前,奥运会几乎没有人办了,那时候奥运会只允许业余运动选手参加,不允许职业选手参加。

我觉得老萨解决了一个问题,不去强调职业还是业余,首先应该给所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这样,奥运会有更精彩的比赛,观众也愿意看,转播商也愿意转,赞助商也愿意来。就这样一个小的转变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个回报又给了其他所有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国。

这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2001年他离任的时候,给国际奥委会留下了120亿美元,但在他刚刚上任的时候,只有一栋小楼。只够给20个雇员发一年的工资。

跟他交往的过程当中我学到了很多,想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核心还是要让大家互利共赢,运动员有至高无上的荣耀,观众能看到最精彩的比赛,赞助商也可以参与其中,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进来。

我学体育经济给我带来新的理解,是去看事物运转的底层逻辑。

奥运冠军、乒乓球超级全满贯邓亚萍。受访者供图

读书比训练更难

新京公益:你为什么会想要读博士?

邓亚萍:1998年,我正好碰到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足足在那儿看了一个多小时。我特别羡慕他们,每个毕业生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的家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盛装出席,我完全能感同身受,就像我们走向领奖台。我当时想着,我能在剑桥读书就好了。但同时自己的另外一个声音就出来了:没戏了,下辈子吧。

当时去征求身边人的意见,都觉得不行,万一读不下来怎么办?多难看啊。但我自己觉得,如果我不去抓住这个机会,可能得等到下辈子,可如果这辈子能做,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哪怕最后不成。

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打定主意后我去找教授,发现剑桥大学有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叫彼得·诺兰。1978年,邓小平先生邀请英国经济学家到访中国,他是首批的6位专家之一。

彼得认为我的学习履历是足够的,但说,推荐信很重要,建议我找萨马兰奇主席写推荐信。我以为老萨肯定没问题,关系这么好,结果他一开始很犹豫,坚决不写,说:“不行,你要赶紧回国为你的国家工作,读什么博士。”后来他看我这么真诚,而且决心很大。最终决定“那好吧,我帮你写”。

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我知道博士毕业要求是非常严苛的,但我想:只要去学东西,在哪都一样,都需要脱几层皮。去了剑桥,无非再多脱几层皮而已。有时候不见得你想就能成,但是你不干一定不成,我要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新京公益:你为什么把学习的过程用脱几层皮来描述?

邓亚萍:在剑桥大学,博士生们的表述是有身份差别的,我一进去,是PHD candidate,博士学位候选人,第一年的开题报告后,基本上只能留下三分之一的人,但这三分之一能不能顺利毕业又是另外一件事儿。

2003年,我在北京奥组委工作,同时也在准备博士的开题报告,实际上已经压到最后没有办法了,我请了20天的假,要把报告写出来,买了100个速冻水饺,把门锁上,手机关掉,封闭起来,让自己安静下来。

20天后,我的报告写完,紧接着又长途飞行赶到意大利开会,再回到北京,后背痉挛,我运动员期间都没住过医院,但是那一次回来后去了北医三院。

医生的手一搭在我身上,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医生说,看来你是真疼了,不然不会表现出来。当时整个背部就像钢板一样, 睡也没法睡,连一般的麻醉药都不管用,直接上了吗啡。

印象中,我2008年3月提交了论文,之后等待答辩的结果就像等待宣判一样,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我收到了剑桥大学学术委员会的确认信息,那一刻现在想起来都叫我松一口气。

邓亚萍解说乒乓球赛。受访者供图

新京公益:你自己担心过最终拿不到学位吗?

邓亚萍:我对最后的结果不会想太多,我不会想最后拿不到学位是否丢人,就像比赛一样,为什么老想我最后输了呢?为什么不想我赢了?如果使劲了、努力了,最后不成,就接受,没有什么嘛,因为没有一定能成的。反过来讲,哪怕不成,但是努力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你的付出,也对得起教练和导师,只要这样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水到渠成。我觉得人要有不服输,要有搞砸一切的勇气。

新京公益:在剑桥攻读博士时,你从“身体训练”转向“思维训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苦修”方式,哪一种对你的心志考验更大?

邓亚萍:两者非常不同。训练是很枯燥的,日复一日,但有很明确的对手和目标,无形当中就推着人往前走。你错过了,可能再等四年。我们平常训练每天都要面对数据,如果你的状态不是那么好,输了一些球,可能会换人。所以谁也不敢错过机会,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去专注目标和对手。但是读书没有特别明确的对手。对手是谁呢?是书本吗?不是。对手是你自己。没有人监督你,到了时间,该考试的时候考不过去,这是麻烦事。我觉得读书难在要有非常强的自我约束。

读书的时候,我允许自己偷点懒,但是不允许自己每天都偷懒。如果这段时间很累,学的东西很枯燥,也学不明白,那就放一放,换换脑子,明天再来,毕竟我也不是机器。但是我给自己调整的时间不会那么多。

今天如果实在累了,那就不做了,明天就继续按照计划来做。我的计划性是比较强的,我是一个行动派,任何计划和目标都不比马上行动重要。

邓亚萍参加公益活动。受访者供图

我不会在脆弱的时候哭

新京公益:你对外展示的形象一直都是自信、潇洒和不服输的,实际生活当中你是不是也有一些短暂的脆弱时刻?

邓亚萍: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人都是有多面性的,有的人看似坚强,但内心非常柔软。

我肯定也受过挫折,不是一帆风顺的。我相信就是因为遇到了质疑、偏见或者误解,去忍受和消化之后,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够去击碎别人的质疑,只是说每个人展现的形式不太一样。

新京公益:你脆弱的时候会哭吗?

邓亚萍:不会,我反而会去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加有勇气。我属于越挫越勇的人,再去思考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需要的地方用功、吃苦。

被指出不足的时候,肯定会很难受,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实际上,当有人指出你不足的时候,你才应该感谢他,因为没有几个人愿意跟你讲真话,你要把真话听进去,让自己更加强大,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核心。

新京公益:你如何看待女性?对40+女性而言,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邓亚萍:我觉得中国女性其实是一生倔强的,很多中国母亲把自己献给了家人,我觉得女性应该爱自己,身体力行给孩子树立榜样。

新京公益:在你毕业回国之后,有什么事情是让你像想拿冠军一样迫切去做的吗?

邓亚萍:我当然想做和全民健身有关的事。我们国家有非常好的运动员培养机制,但全民健身这一块到底该怎么做?运动不光是自己的身体去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去社交,可以通过打球认识很多朋友。

新京公益:这些年你觉得我们国内的全民健身有了怎样的变化?

邓亚萍:我觉得大众对于健身的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这几年,一个周末能有几十场马拉松,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人们会更加追求身心健康、精神愉悦。

新京公益:想推动全民健身的话,第一步要做什么呢?

邓亚萍:我们国内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全民健身也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我们现在在探索一个更好的运营模式,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服务?社交场景如何打造?体育最重要的不是冷冰冰的场馆,而是热乎乎的人情。

第一我觉得场馆一定要近,方便;第二场地不要太大;第三教的人要专业;第四要围绕熟悉的邻里关系,打造社交型的环境。这是我们尝试的逻辑。在我的老家洛阳,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洛阳全国首批全民健身示范城市。

这些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探索大家的需求,怎样既顾及商业又兼顾社会公共服务属性。比如乒乓球在中国是一个有雄厚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我们会在社区建设中提供乒乓球台,其中发现:老人们把这个地方当作交友场合,他们之前可能住在对面都互相不认识,但因为打球,大家成了朋友,这就是部分实现了我们的愿景。

新京报记者 李冰洁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杨许丽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宇宙七大未解之谜,哈勃争议到第九行星,探索永不止步

    咱先聊聊宇宙里让科学家们吵了好多年的“哈勃常数”争议,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关系到咱对宇宙膨胀速度的理解。简单说,现在有两种测宇宙膨胀的方法,结果却对不上。一种叫“标准尺度法”,靠的是早期宇宙留下的痕迹,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细测量,还有星系分布里那些像“化石”一样的重子声学振荡密度,用这法子..

    2025-10-09
  • 机械之最

    专访歼-10C总设计师

    央视网消息:歼-1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战斗机,1998年3月首飞,后续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歼-10B、歼-10C、歼-10S等型号,它们不仅继承了歼-10优异的飞行性能,更在气动布局、操纵系统、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提升。那么,歼-10系列飞机到底有哪些优越的性能?总台央视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歼-10C飞机..

    2025-10-09
  • 世界记录

    面对面丨25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专访光伏领军者高纪凡

    设立在天合光能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获得科技部认定的光伏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专注于高效光电转换技术的研究。依托“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强大技术支撑,天合光能取得长足发展,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站等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营收超千亿元。近年来,光伏与电动汽车..

    2025-10-06
  • 娱乐百科

    《狂飙》热播后张译首露面,饭局上态度谦卑,两个细节惹人心疼

    张译、张颂文主演的《狂飙》开年名副其实的爆款。网友们除了讨论剧情、人物外,主演张译因为始终没为电视剧宣传、没有参加电视剧庆功宴而持续引发网友的热议和猜测。但张译本人始终没有对此回应,以至于很多人怀疑张译和剧组、导演有矛盾。2月28日,张译在《狂飙》热播和网友们热议之后首次露面。有网友晒出张译与友人聚餐..

    2025-10-03
  • 娱乐百科

    上映38天4次丢了冠军,3次夺回冠军,吴京新片票房止步40亿真悲哀

    随着《毒舌律师》坐稳日冠宝座。加上本周五多部新片首映,《流浪地球2》基本上已经失去了重夺单日票房冠军的希望,甚至本周五《流浪地球2》的预排片占比已经下降到9.5%。意味着今年春节档票房后劲最强的一部新片也开始进入票房尾声。2023年春节档6部大片已经陆续收尾!最终票房也基本上定型。盈利超11亿,沈腾主演《满江红..

    2025-10-03
  • 机械之最

    独家专访始祖鸟全球首席执行官:用谦逊和意志力引领卓越成长

    怀抱“使命第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Stuart Haselden带领着始祖乌从优秀走向卓越。对专业血统的专注和产品创新,以及直达消费者的零售战略,成就了一个强大而快速增长的户外品牌。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探索者的精神大本营,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概念……置身于始祖鸟正式揭幕的全球首家ARCLOUNGE中,一向沉静内敛的Stuart H..

    2025-09-22
  • 宠物百科

    黄磊专访小别离

    南都讯记者蔡丽怡2016年的爆款话题剧《小别离》,大家还记得不?它的续作《小欢喜》今晚就要在东方卫视首播。小别离后迎来了小欢喜,这个点子是编剧大大黄磊贡献的。步入中年的黄磊老师,近年老在梦回青少年时期,30岁那年的他,就自编自导自演《似水年华》,想重拾少年梦想的他,在演《小别离》那一年时说过一句话:“我在..

    2025-09-22
  • 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

    新华社美国新奥尔良9月5日电 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美国知名军事历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日前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战场在二战中亚洲及太平洋战场居于“核心..

    2025-09-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