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世界之最

龙游石窟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发现大量超现代科技的设备

2025-05-06 09:39人类世界之最

当下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谜团没有被解开,而在浙江就有一个龙游石窟,它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的石窟,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无法确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不禁让人好奇而又感叹祖先的伟大!

1992年发现龙游石窟,呈北斗七星形状

1、位于浙江省西部的凤凰山麓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龙游县以北3公里处的凤凰山,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千岛湖1小时车程,距离大慈岩、诸葛八卦村、灵栖洞半小时车程。

2、村民发现山间无底塘

凤凰山实际上只是一座小山,海拔69米,已经荒废。在20世纪50年代,山下的村民搬到山上避免洪水。村民们很快发现山上有许多水池,它们都很深看不到湖底。因此,这些水池被称为“无底池塘”。

3、捕到37斤重的鱼后将水抽干

多年来,水池已成为村民的用水源;游泳池里有鱼,经常可以用于村民。有一次,一位村民在水坑里捕获了一条重达37斤的鱼。这一事件引发了村民等人的兴趣,他们想,为什么不把湖水抽干去捕鱼呢?

4、抽干水后发现鱼脊状石柱

1992年6月9日,吴阿奶等四位村民选中了水面面积仅20平方米的“洗衣潭”抽水。抽水机开始日夜作业,水在下降,一道石壁渐渐显露。然而越往下水面越往里倾斜,第四天,水面上露出一行台阶!水泵加至四台,第九天,两截巨大的鱼脊状石柱显露!

5、村名抽干7个石窟

17天后,水落洞出,一座气势恢宏的地下石室展现在他们眼前。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17天劳作竟连鱼腥味都未闻到,条鱼也不见了。几个农民一鼓作气,共抽干了7个石窟(其中2个灌水回填),个个石窟紧挨着,排列工整,完整的龙游石窟。

6、7个石窟呈北斗七星形状

龙游石窟中,每个石窟均有石阶通向洞底,石窟内的石柱根据洞的大小1到4根不等,其布局符合力学原理;洞与洞之间的间隔,有些仅50厘米;令人惊异的是,这7个石窟的布局竟呈北斗七星的形状。

7、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在1号洞的石壁上,农民发现了一幅神秘的图画:石壁上刻有马、鸟、鱼;而在另外的石洞里多处发现数米长的闪电状刻纹。在这7个石窟周边1公里范围内,类似的石窟共有24个,而沿衢江北岸还分布着更多的石窟。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石窟群。

8、龙游石窟的年代用途均未知

然而,在7个洞内除发现一尊无头石像外,并未发现一件文物,只找到四只乌龟。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

龙游石窟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提供有力证据

1、起初认为“废弃的采石场”

龙游石窟在了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发现并未造成轰动,默默无闻找达6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

2、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

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中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谜团,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实在考察并搜寻各方面的史料之后,提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并经历代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

3、中国第五大发明凿洞术

褚博士还发现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洞口有3个,洞前有防水石堤)。但目前至少可以断定,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另外,它还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凿洞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4、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笼罩龙游石窟的迷雾正在渐渐散去,一个具有巨大文物与考古价值的中国古代地下工作正展露在世人面前。令人欣慰的是,现已被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加以保护,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事日程。毕竟,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见证。

龙游石窟谜团重重,其难度规模施工在当代都无法达到

1、如何采光:洞口狭小,石窟内光线暗淡,石窟四壁及洞顶均未留下任何油烟痕迹,开凿者何以照明?

2、半米壁距:石窟群彼此相邻紧贴但绝不相通,连现代科学仪器也很难做到这点,古人开凿测量何以如此精确?、

3、不见史料:如此宏大的地下工程,在当地的地方志及其它史料上却未有直接记载,何故?

4、石料去处:据估算,龙游石窟的开采石料量至少在80万平方米以上,而开采出来的红砂岩很难用作建材,究竟哪里去了?

5、洞壁石刻:1号洞石壁上有鸟、马、鱼的石雕图案,2号洞有闪电状石刻线条,究竟代表什么?

6、矩形水池:每个洞窟中心部位均有约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其两厕开凿而成,另两厕砌石而成,有何用途?

7、鱼去何方:旧时石窟群作为寺院放生池,养有大鱼,村民常在此钓鱼,水抽干后不见鱼影,何故?

8、北斗七星:已发现的龙游石窟的平面布局呈北斗七星状,是故意设计还是纯属巧合?

9、石窟数量:已探明石窟36个,有否更多石窟?仍是未解之谜。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从一束激光到量子奇迹: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纠缠实验全解读

    你有没有想过,两颗粒子相隔上千公里,却能“心有灵犀”?当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会瞬间做出对应反应,仿佛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心灵感应。听起来像玄幻小说里的情节对吧?但这并不是魔法,而是真实存在的科学现象——量子纠缠。爱因斯坦曾经对它非常不满,甚至讽刺地称之为“鬼魅般的远距作用”。可几十年后,科学..

    2025-11-13
  • 科技之最

    “自贡创新中心”揭牌 探索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如何打通关卡、破解瓶颈,让实验室的“样品”变成生产线的“产品”?四川自贡高新区以一个创新性校地合作模式和一套精准政策组合拳,交出了一份因地制宜“四链”融合的自贡答卷。自贡创新中心揭牌近日,自贡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创新中心围绕自贡市“4..

    2025-11-13
  • 军事之最

    俄罗斯军事专家:从吉隆坡开始,世界正式进入两个超级大国时代

    俄罗斯军事专家:“从吉隆坡开始,世界正式进入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时代”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对于世界格局而言,很多时候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每一次改变都有标志性的事件。二战后,因为在战场的表现,美国和苏联获得了战后主导权,为此确立了两个超级大国称霸的时代。1991年苏联解体,尤其是海湾战争,正式..

    2025-11-13
  • 世界潜水本领最强飞鸟,可以潜到水下57米,水下停留一分钟

    我们知道鸟类中潜水能力最强的是企鹅,之前介绍过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潜水最深纪录达565米,不过企鹅虽然是鸟类,但不具有飞行能力,而在会飞的鸟类中,潜水本领最强的要属海雀,它们能够下潜到57米的水深处。形态特征海雀全世界有21种,在形态上有所差别,其中最常见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海鹦,身长约30厘米,背部的羽毛呈黑色,..

    2025-11-13
  • 探索百科

    矮行星终被发现 它有望成为第九大行星吗?

    第九大行星科学家对这颗新发现的矮行星研究后发现,它和冥王星对比了距离,要比冥王星表现的更远一些。之所以一些科学家反对冥王星被划为第九大行星,就是因为距离实在太过遥远。现在它的距离比冥王星还要远,可见成为第九大行星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只不过科学家在它身上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性,也被认为是一颗很..

    2025-11-13
  • 大量巨石阵遗址出现在欧洲 是不是外星人的杰作

    遍布于欧洲的巨石阵遗址,存在着诸多难以破解的谜题,想要得知背后的真实答案,还需要深入的探索下去。人类祖先或许远比现代人想象中还要高明很多,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古老遗迹,就是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创造出的辉煌成果,并且还为后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大量的巨石阵遗址其实在2019年的时候,就有考古人员发现了巨石..

    2025-11-13
  • 自然之最

    颠覆认知!这6个自然形成的世界之最,看完直呼地球太会“整活”

    你知道吗?地球藏着太多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迹,它们不用一砖一瓦,全靠时光和地质运动雕琢,每一个都让人忍不住惊叹“这居然是自然形成的?”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绝对是地球的“身高天花板”!海拔8848.86米,矗立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是两大板块硬碰硬碰撞出来的巅峰,站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能感受到人类的渺小。马里亚纳..

    2025-11-12
  • 科技之最

    周末遛娃新地标!成县科技馆被学生“挤爆”,沉浸式解锁科技魔力~

    周末的成县科技馆,早已不是安静的陈列空间——展厅里人头攒动,笑声、惊叹声与科技展品的互动音效交织,成了孩子们最爱的“科学乐园”!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同学们组团而来,不少家长也带着小朋友们奔赴这场科技之约,在趣味体验中触摸科技温度,在探索实践中点燃创新火花。走进展厅,各类科技展品前都围满了跃跃欲试..

    2025-11-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