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百科

发动神龙政变的复国五王,为何结局悲惨?

2025-03-31 09:26历史百科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执政晚年,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等人发动“神龙***”,迫使女皇武则天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但这五位对李唐江山有再造之功,对中宗李显有扶立之功的人,结局却极为凄惨,张柬之、崔玄暐死于流放途中,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三人更是惨遭折磨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虽为“神龙***”的功臣,却也成为新帝心腹大患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705年2月20日),宰相张柬之、宰相崔玄暐、中台(即尚书省)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司刑少卿兼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五人,联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湛、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发动“神龙***”。

***之中,张柬之等人不仅诛杀了扰乱朝政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其党羽,而且直面武则天,迫使其交出皇帝印信等物。正因如此,自知大势已去的武则天,这才于二十三日颁布诏书,由太子李显代理国政,并于二十四日正式传位于太子李显。

纵观整个“神龙***”过程,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说就是他们五人一手将李显重新抬上了皇位,可谓功劳卓著。

在古代皇权社会,对于皇帝来说,他们最怕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怕他人颠覆皇权。而对于刚刚复位的唐中宗李显来说,他可是眼睁睁的看了一场颠覆皇权的好戏,而且颠覆的还是政治手腕远超自己的老妈武则天,你说他怕不怕?

可以说,与汉朝时期“诸吕之乱”后,被周勃、陈平扶上皇位的汉文帝刘恒一样,被张柬之等人扶上皇位的李显,恐惧之心远大于感激,恐怕睡觉都睡不安稳。毕竟,这五人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就连直接拱卫皇城安全的左右羽林军都掌握在了手中,皇帝岂能不怕。

正因如此,李显即位之后,对于功劳卓著的张柬之等五人不得不赏,但同时对于拥有颠覆皇权能力的他们,又不得不防。可以说,从“神龙***”成功的那一刻起,唐中宗李显与***功臣之间的矛盾,便已经难以避免。

皇帝与功臣之间的博弈,张柬之等人最终失势

虽说李显对功臣多有防范,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因此复位之后便对“神龙***”的功臣进行论功行赏,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全部得以封官进爵,风光一时无两。

唐中宗在赏赐功臣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制衡之策,而此时他所能相信的,无疑只有陪伴自己多年的韦后,再加上韦皇后也有心染指权力,双方可谓一拍即合。于是,在“神龙***”后的第二十二天,即神龙元年(705年)二月十四日,李显将韦氏立为皇后的同时,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韦后之母为上洛王妃。

唐中宗这一手,立即便让大臣们倒吸一口凉气,左拾遗贾虚上书劝谏,希望唐中宗能汲取武则天追赠其父为太原王的教训。然而唐中宗李显非但没有采纳,反而在第二天上朝时,便让韦皇后坐到了朝堂后面垂帘听政,“如武后在高宗之世”(《资治通鉴》)。

对此,桓彦范直接上书犯颜直谏,“希望陛下观察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刻想着社稷与百姓,敦促皇后严守皇后的本分,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女子的教化,不要到外朝来干预国家政事”。

韦后干预朝政后,由于当时外廷权力主要掌握在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人和太平公主手中,为了夺取权力,韦后便选择了与因武则天退位而失势的武氏集团联手。唐中宗也希望利用武三思来牵制外廷势力,因而对此乐见其成。

张柬之等人眼看皇后干政已不可阻止,为了防止韦氏集团权势扩大,韦皇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又退而求其次,打算剪除武氏集团。敬晖上书,要求革除武氏诸人的王爵,唐中宗无奈之下,只得将武氏诸王降为公爵,这让武三思等心中极为恼怒。

唐中宗李显眼看张柬之等人老是跟自己作对,便又想出了掺沙子的招数,直接一口气提拔了魏元忠、唐休璟、韦安石、杨再思、李怀远、祝钦明等六位宰相。六人之中,魏元忠、唐休璟乃是朝中老臣德高望重,韦安石是韦后族人,李怀远、祝钦明则是李显早年心腹,杨再思则完全就是个马屁精。如此一来,等于变相削弱了张柬之等人权力。

猜你喜欢

  • 历史百科

    尹嘉铨致仕后替父亲上书请封,为何会引发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清朝乾隆年间的文字狱极为严重,而“尹嘉铨案”便是其中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尹嘉铨本是乾隆年间的普通官员,不仅擅长做学问,对程朱理学极有研究,而且勤于笔耕、著作颇丰。尹嘉铨原本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已经致仕,结果就因为替父..

    2025-07-31
  • 历史百科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百越秦军:六十万秦军南下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固守百越并未北上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国大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除了部分驻守楚地的秦军之外,其余秦军随即“因南征百越之君..

    2025-07-31
  • 历史百科

    阿巴亥是谁?她为何会选择给努尔哈赤殉葬?

    清太祖太妃阿巴亥是女儿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福晋,时年14岁。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是最后一个为丈夫殉葬的皇后。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相当于皇后。历史上皇后为皇上殉葬的也是绝无仅有的。阿巴亥不幸,成为了为皇上殉葬的皇后..

    2025-07-31
  • 历史百科

    汉献帝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何没有反杀回去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不杀汉献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下对汉朝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这也为各路诸..

    2025-07-31
  • 历史百科

    许褚作为曹操的心腹 曹操死后许褚为何也消失了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心腹许褚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乱世当道,便也是群雄并起之时,而东汉末年的战乱,有一个人物争议颇大,他既求贤若渴,又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这个矛盾的人物,出自《三国演义》,也出自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2025-07-31
  • 历史百科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还不知道:刘备伐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被后世称为汉昭烈帝,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据史料记载,刘备最初是一织鞋贩履之辈。这是因为汉初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行之后,最早被汉高祖刘邦所分封的同姓王在自己属地里越分越小,而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经过长时间..

    2025-07-30
  • 历史百科

    如果诸葛亮指挥夷陵之战 结局会不会更好

    对诸葛亮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刘备对东吴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终一场。这场战役的起因,是孙权派兵偷袭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发起了这场战役。在这场战役里,刘备势在必得,精锐尽..

    2025-07-30
  • 历史百科

    颜回是孔子门下弟子中的佼佼者,为何孔子却说他对自己没帮助?

    众所周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教育出了贤者七十二人,其中颜回是其门下弟子中的佼佼者,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出色的人才,为何孔子却说他对自己没帮助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缘由。首先颜回的性格有局限性,无助于教与学的相互碰撞。孔子的教育理念是非常超前的,他认为学生并不只能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2025-07-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