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地球上最不可思议的地方“中国四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

2025-03-02 10:08科技之最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在人类探寻宇宙奥秘与物质本源的征程中,中国近些年来凭借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不断拓展认知的疆界。江门中微子实验 23 于地下 700 米深处捕捉“幽灵粒子”,东方超环(EAST)达成可控核聚变的里程碑,“中国天眼”凝视着宇宙的深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重构物质的极限环境,这些“国之重器”共同构筑起解码物质世界与宇宙规律的多维观测网络。它们不单是技术集成的登峰造极之作,更是人类向微观粒子、极端物态和浩渺星空发起叩问的“终极望远镜”与“超级实验室”。

一、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捕捉宇宙“幽灵粒子”

中微子研究需要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地球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时常被称为“幽灵粒子”,自 1956 自被发现以来就一直充满神秘色彩。中微子是宇宙形成之初就存在的基本粒子,但中微子这种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质量微乎其微的粒子,却承载着解开宇宙奥秘的关键。

其实,中微子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属于轻子家族,最大的特点是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为微弱,因此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轻松穿过人体、地面等。同时它的质量非常轻,以接近光速运动。然而,围绕中微子,有大量谜团尚未解开,包括它的质量大小和起源、质量顺序、是否造成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等。它们的性质和行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窗口,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对于认识宇宙和我们现存的世界物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国际前沿的基础科学。

二、东方超环(EAST)

EAST,全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又被形象地称为东方超环,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关键装置。它的运行原理如同一场微观世界的精妙舞蹈,在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不断提高其密度、温度,促使它们发生聚变反应,进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EAST的诞生之路充满了艰辛与荣耀。上世纪70年代末,位于合肥蜀山湖畔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将已停机的苏联托卡马克装置T - 7引入国内进行改造。在苏联库尔恰托夫所副所长的提议下,T - 7设备于1991年运抵国内,相关改造和建设工作全面铺开。1994年,由T - 7改造成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 - 7首次获得等离子体,成为中国第一代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为EAST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1998年,“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型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HT - 7U立项,后改名为EAST。2006年9月28日,EAST首轮物理放电实验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站在了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前端。

自诞生以来,EAST不断创造奇迹。2016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2018年,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2021年,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2023年,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而在2025年1月20日,EAST更是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对人类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拓展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位于贵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7年10月,“中国天眼”宣布发现首批新脉冲星,这是中国人首次利用自己独立研制的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

国家天文台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团队发现了900余颗新脉冲星中的650余颗,从人类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FAST发现首批脉冲星的50多年里,全世界总共发现的脉冲星只有不到3000颗。

“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是国际上同一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天眼”发现的900余颗新脉冲星中,大多数是世界其他望远镜难以发现的暗弱脉冲星,其中包括120余颗双星脉冲星、170余颗毫秒脉冲星、80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中国天眼’进一步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四、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模拟多种极端条件)

我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底开工建设。装置的主要建设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参与共建。该装置能够模拟极端温度、压力、磁场等条件并综合使用,可以提供在综合极端条件下开展材料制备、物性表征、量子调控和超快动力学过程的多种研究手段,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实验平台。

借助装置,科研人员可以开展非常规超导、拓扑物态、新型量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可在物理、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超快科学研究,探索极端时空尺度上的物质结构信息和动力学信息,在若干重点领域方向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

目前,装置已经开放课题申请5个批次,批复机时超过35万小时,提供机时超过20万小时,用户涵盖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参考资料:天眼新闻、央视科教、新闻联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通信

    中国三大通讯公司排名:领先进入5G领域的公司位居第一

    中国通讯行业发展迅猛,近两年在5G领域也有了质的突破,尤其是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将5G领域运营到商业上来,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一下中国三大通讯公司排名,看看我国的通讯公司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中国三大通讯公司排名TOP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排行榜,品牌排行榜TOP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TOP3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

    2025-08-12
  • 机械

    国内塑料模具公司哪家质量最好?中国最受欢迎十大塑料模具公司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各方面的技术都有所提高,说到塑料模具行业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在各个行业中都是会应用到,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塑料模具公司,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国内塑料模具公司哪家质量最好?中国十大塑料模具公司排名。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航空航天、新能源、IT、医疗机械、高速铁路等行业对模具行业提出了更..

    2025-08-12
  • 职业

    中国10大最不起眼的冷门行业排名,殡葬居首第8竟然是回收牛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赚钱的行业还是很多的,只是看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竞争力越来越大。想赚钱,不仅要看热点,还要找一些冷门的业务。很多时候,正是这些冷门的薄利生意,让生意越做越大。下面就来看看中国10大最不起眼的冷门行业!中国10大最不起眼的冷门行业1、殡葬行业一直以来,殡葬服务行业都是一个较为传..

    2025-08-09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家破解演化与量子之谜!2025未来科学大奖,720万重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从恐龙羽毛到量子芯片,他们用“中国答案”重塑世界科学版图核心速览生命科学奖:季强、徐星、周忠和凭辽西化石证据,终结150年“鸟类起源”之争物质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开创拓扑电子材料,为量子计算铺就“中国路径”技术革新奖:75岁卢志远以三维存储技术,让手机存储量暴增..

    2025-08-08
  • 科技之最

    鸟类起源恐龙的化石证据、拓扑电子材料突破……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8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获悉,2025年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

    2025-08-08
  •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七位科学家获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三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奖”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25-08-08
  • 世界最长

    日本天皇家族到底有多乱?看完他们的族谱,让人目瞪口呆不可思议

    日本的“菊花王朝”已经延续了2685年,目前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王朝,但如果告诉你,这个皇室为了证明“自己是神的后代”,居然搞了一千多年的近亲通婚,会不会觉得荒谬又不可思议?结果呢?这不仅没有让权力更稳固,反而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历史装饰品”,一直被外戚、将军、贵族轮流架空!更离谱的是,这种操作还直接导..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