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探索未解之谜!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起源于非洲还是本土?

2025-02-15 11:27世界奇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日前发布了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从近代到现代,中国境内考古发现了不少人类遗骸化石,国内有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古人类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也有一些研究人员从遗传学和基因组分析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是非洲人。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是否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一直没有定论,因此被列为重大科学问题。那么,关于中国古人类的起源都有哪些未解之谜?我们听知名科普作者张田勘怎么说。

研究人类起源为何紧盯“160万年”

目前,最早的人类化石现身于非洲,距今约700万年。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距今200万年左右非洲出现了直立人;在距今180万年左右,非洲直立人开始向欧亚大陆扩散;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非洲直立人进入中国。

如果以非洲直立人到达中国的时间为节点,那么现在在中国境内还没有发现获得普遍认可的年代早于16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人们熟知的北京猿人(北京人)可以确认的时间是50万年前。而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古人类成员,距今约163万年,但尚未得到确认。云南发现的两颗元谋人牙齿化石据称年代久远,距今170万年,可由于牙齿出土的具体地点和地层位置难以确定,其年代的可靠性存疑。此外,陕西蓝田上陈遗址发现的石器确认年代距今212万年,不过并未发现人类化石,也无法对古人类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时间下定论。也就是说,以距今160万年左右为时间节点,无论是遗传(基因)还是化石证据都表明,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

然而,如果不以160万年左右为时间节点,那中国人的起源是有争议的。所谓现代人就是今天我们这样的人,目前学界认同的观点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是人类演化史上最新阶段的晚期智人,出现时间是在5万年前到1万年前。以这个时间点为坐标,现代中国人的起源有两个主要结论:一是起源于非洲,二是起源于中国本土。

现代中国人祖先的“非洲起源说”

较早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丽贝·卡恩、马克·斯通金和阿伦·威尔逊,他们于1987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所有的线粒体DNA都来自一个女人”,她生活在20万至15万年前的非洲。由于研究人员研究和分析的样本是线粒体DNA,所以俗称为“线粒体夏娃”,她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1995年美国耶鲁大学道瑞特等人、1997年美国科学作家安·吉本斯等人分别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提出“Y染色体亚当”假说,认为现今人类有一位共同的男性祖先,生活在20万至18万年前的非洲,他是人类共同的父亲。

199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褚嘉祐教授等人利用30个常染色体微卫星位点分析中国南北人群和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遗传结构,从微卫星标记多态性、进化树和聚类分析表明,现代中国人来源于非洲,并经由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

到了2001年,复旦大学金力团队在《科学通报》杂志发表“Y染色体遗传学证据支持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文,从男性Y染色体DNA的角度分析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是非洲人。金力团队利用3个古老的Y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研究重点,即M89、M130和YAP这3个古老的Y-SNP,它们均是在Y染色体M168突变型的基础上产生的3个突变类型。金力团队从中国各地搜集了9988例男性随机样本,研究发现,所有样本都只具有M168的3种突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新的突变类型出现。

这个结果与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基因分型结果一致,即M168在非洲之外的地区均只有3种突变。参与基因分析的9988人都有来自非洲的“遗传痕迹”,研究团队以此证明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反之,只有出现新的其他基因突变类型才能证明现代中国人不一定起源于非洲。

采用M168这个基因位点作为重要证据,原因是M168是人类在非洲时产生的突变型,其原始型只出现在东非人群,除非洲以外的现代人及部分非洲人都带有M168的突变型。因此,M168是现代人类单一起源于非洲的最直接证据。

金力团队认为,非洲人是在冰川期结束后,大约6万年前开始前往东南亚,由南至北进入中国大陆,从而取代了中国大陆上冰川期前的古人类,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元谋人”“北京人”支持本土起源说

除了“非洲起源说”之外,现代中国人的来源还有“本土起源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教授认为,非洲并不是现代人类的唯一起源,而是各地都有现代人的进化过程,即多地起源(演化),现代中国人就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由于元谋人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代表,也可称元谋人和北京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美国人类学家沃波夫、索恩和吴新智教授于1984年便提出了“多地起源说”,但是更早提出“多地起源说”的是参与研究北京人化石的德国解剖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1946年,魏敦瑞提出“人类演化多元”假说,认为人类演化有4条路线,分别是东亚、欧洲、非洲和东南亚到大洋洲路径。在东亚人类演化路径上,魏敦瑞明确认定北京猿人-山顶洞人-蒙古人种的祖先后代关系,限于当时人类学发展和考古材料,实际上魏敦瑞认定北京猿人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后来,吴新智教授进一步提出东亚人群演化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模式,其主要论据来自化石。

根据之一是在中国不同地区都发现了不同年代的人类化石,表明在中国土地上人的活动和演化是持续的。从更为久远的年代看,有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115万年至6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距今60万年至35万年的南京人,距今50万年至20多万年的北京人,距今约40万年的山东沂源人,距今30万年至20万年的安徽和县人,距今十几万年的广东马坝人等。从现代人最近的祖先晚期智人生活的年代看,中国境内有距今5万年至3.7万年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河套人,距今4万年至3万年的四川资阳人,还有距今3.3万年至2.3万年的广西柳江人。

根据之二是中国人的相貌和解剖特征。从面部特征看,中国古人类化石有许多共同点,体现为面孔扁平、鼻额角较大、鼻梁扁塌、眼眶呈长方形,以及外侧的骨骼表面比较朝向前方,鼻腔前口与眼眶之间的骨表面比较平或微凹等。更早的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脑颅前部都有或强或弱的矢状脊,额骨隆起最高处在脑颅下半部。这些特点都有延续性,基本和现今的中国人相似,但是非洲人并不具备这些特征。

此外,从中国古人类化石的牙齿来看,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种的解剖特征,即铲形门齿。中国人上门齿(上颌两颗中门齿)的两边缘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从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到50万年的北京猿人,再到距今十几万至几万年的晚期智人、1万年以来的新石器时代东亚人,80%以上都拥有铲形门齿。在日本、韩国等东亚近邻民族中,铲形门齿的比例也相当高,而在欧洲、非洲各族群中,铲形门齿极少。现代欧洲人、非洲人铲形门齿的比例只有约5%和10%。

现代中国人起源于本土不仅限于化石证据,还有遗传学根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2017年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首个针对中国古人类的基因组研究成果,他们根据北京房山田园洞的一名男性个体基因组样本破译了中国第一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确定4万年前的田园洞人具有明确的东亚人基因。有意思的是,该古人类全基因组与某个古欧洲人群还有特殊的遗传联系,这意味着,当时亚洲人群具有多样性的祖先,并非只有迁徙而来的非洲智人。

厘清中国人演化脉络仍需继续探索

其实,关于现代人类的起源,一直存在“单一地区演化”和“多地区演化”的争论。而对于现代中国人,无论是起源非洲还是中国本土的假说,都并非完美。

对于现代中国人非洲起源论,质疑者认为,完全用追溯DNA分子的方法来确认人类的祖先,包括现代中国人的起源在时间和结论上并不准确。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华裔院士李文雄曾表示:每一个遗传位点,只能够捕捉人类历史的某一片段,需要研究足够多的位点,才能对现代人的起源形成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追溯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仅有M168这个基因位点的证据并不充分。

而对于现代中国人起源于中国本土,质疑者认为,距今10万年至4万年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但中国古人类的化石证据恰恰缺乏该时段的。既然存在这样一个空白期,就很难说中国人的演化是延续未间断的。

应当承认,这个空白期由于第四纪冰川的严酷环境,东亚地区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都难以存活。不过,现在已经陆续发现了当时的一些动物化石证据,在华南有大量猩猩、犀牛、大象等动物化石,在华北也有许多牛、马、老虎等温带动物化石,只是还没有大量发现这个时期的人类化石,仅有少量化石出土,如广西柳江土博咁前洞、浙江桐庐和河南许昌的人类化石。

最近,古人类学家在广西崇左智人洞发现了距今11万年左右的人骨化石,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出土了40多枚古人类牙齿,测年结果为距今10万到8万年。这些人类化石与北京猿人等早期古人类具有相似的解剖特征。

显然,化石证据与基因研究需要相互印证。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的假说需要化石证据来印证,也需要更多基因位点作为证据补充;现代中国人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假说需要基因组的印证,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因此,截至目前现代中国人的起源仍然难下定论。无论起源于非洲还是中国本土,均为科学假说,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结果来证实或证伪,而且这个问题极有可能会长期争论和探索下去。

对于“中国境内古人类是现代中国人祖先吗”这一课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认为,未来的研究需要以东亚大陆古人类化石和全新世人类遗骸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化石的体质形态、遗传结构(古DNA、古蛋白)及伴生的考古学证据等综合研究手段,对不同类别化石特征的形态表现特点、时代变化、区域变异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从而分析论证东亚古人类和现代中国人群在年代学和形态学上是否具有连续性。只有搞清楚现代中国人群到底来自哪里,他们是否为当地古老型人类的直接后代等问题,才能揭示东亚大陆人类的演化规律,厘清中国人演化的脉络。

供图: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 人类之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世界之最”:这些开创性成就你知道几个?

    中国历史不仅留下了震撼世界的奇迹工程,更在科技、文化、制度等诸多领域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它们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是10项不重复的开创性成就,带你领略中华文明的卓越创造力: 1.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楚国人甘德与魏国人石申在公元前4..

    2025-09-06
  • 机械之最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南亚寻商机 携手合作促互利共赢

    中新网长沙9月4日电 (易丹)9月4日,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实达城会议中心开幕。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应急装备、工程车辆”为主题,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工程机械最新成果,旨在打造中马两国乃至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高地,成为推动共建国家设施联..

    2025-09-06
  • 科技之最

    美国“西南偏南”科技艺术节致信2025外滩大会:中国年轻人的蓬勃创造力令人振奋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即将于9月10日-13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召开。近年来,外滩大会因其展现的前沿科技、跨界创意,吸引了全球关注。 2025年外滩大会开幕之际,被誉为全球青年“科技朝圣之地”的美国科技艺术节—“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简称SXSW)向外滩大会发来一封特别的视频致信。..

    2025-09-06
  • 军事之最

    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军事天才,他的战略智慧至今无人能及!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寒微,却凭借超凡的军事才能,从一介布衣蜕变为一代兵仙;他屡遭屈辱,却在逆境中锻造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战无不胜,却最终难逃政治斗争的悲剧命运。他就是西汉初期的军事统帅——韩信,一位被后世尊为兵仙的军事天才。一、寒门出身:逆境中锻造的坚韧品格韩信生于公元前231..

    2025-09-06
  • 商业之最

    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许会属于非洲

    是“内卷”,还是“迁徙”?在世界的另一片大陆上,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在东非的土地上,每年都有数百万头的角马、斑马、羚羊,要进行一场史诗般的迁徙。因为原本的水草不再丰美,它们必须要动身,去往下一片栖息地。但是,在这条路上,横亘着一条天河。马拉河。河里,是早已等候多时的鳄鱼。于是,每一头角马,都面..

    2025-09-06
  • 娱乐百科

    跪求引进,豆瓣9.2的中国故事

    「阿凡达」系列,无需鱼叔多说。目前,全球历史票房榜上,两部《阿凡达》分别占据第一、第三席。特别是2009年的第一部,几乎在各地都找不到对手。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的它在日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部低成本、无特效、耗时10年完成的纪录片。上映后不仅引发了观影狂潮,而且票房一度超过了《阿凡达》。..

    2025-09-06
  • 中国十大含金量高的证书推荐

    中国十大含金量高的证书推荐(2025最新版)证书是职场人的「隐形简历」,但面对繁多的资格认证,选对赛道才能让努力事半功倍。以下推荐既覆盖传统黄金资质,也包含AI时代新宠,助你在职业赛道上弯道超车! 数字化转型必备认证CDA数据分析师证书适合人群:0基础转行/商业分析岗/需量化决策能力的职场人作为数据领域的三座金..

    2025-09-05
  • 世界奇闻

    未来居住新形态,探索宇宙建筑之旅!??✨

    揭秘宇宙建筑未来居住新形态。在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征程中,宇宙建筑作为未来居住的全新形态,正从科幻想象逐步走向现实。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宇宙中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不再遥不可及。这些未来的宇宙建筑将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彻底颠覆我们对传统居住的认知。·应对宇宙环境的结构设计。宇宙空间的极端环..

    2025-09-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