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望远镜助人类探索宇宙四百年

2025-02-06 11:10世界奇闻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7月20日发表比尔·古尔吉的文章,题为《望远镜400年——认识宇宙的窗口》,全文摘编如下:

最早的望远镜被称为折射望远镜,由荷兰眼镜制造商制造于17世纪初。他们使用一对透镜——一个凸透镜安装在望远镜的末端,另一个凹透镜充当目镜。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望远镜用于测量土地和军事目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是第一批利用这种望远镜观测天空的人之一。

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用一对凸透镜改进了望远镜凸凹透镜的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视野更宽,放大倍数提高,但图像看起来是颠倒的。尽管如此,采用开普勒设计的望远镜制造商能够使用长达150英尺(约合45.7米)的望远镜实现100倍的放大率。然而,这种长镜筒的望远镜经不起风吹雨打,恶劣的天气会令其失效。

英国的艾萨克·牛顿爵士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光或曲面镜的替代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捕捉更多光线,避免光线穿过透镜时发生的扭曲棱镜效应——即色差。

在太空时代之前的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正如望远镜的尺寸不断增加,镜面的尺寸、材料和质量也不断增加和提高。进入太空时代后,哈勃和詹姆斯·韦布等太空望远镜消除了地球大气层的干扰。借助韦布空间望远镜,我们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观察宇宙,窥探130多亿年前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星系。

如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展多个空间望远镜项目,包括南希·格雷斯·罗曼望远镜和宜居世界天文台。

1609年——折射望远镜

受荷兰和丹麦望远镜制造商的启发,伽利略于1609年制造了自己的望远镜。他的第一架望远镜有着3倍放大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设计不断改进。他最终的望远镜可以将物体放大30倍。

幸运的是,伽利略不仅是一位有天赋的天文学家,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这使他能够通过镜头捕捉到他所观察的宇宙天体的详细图像。他的月球素描展示了以往从未见过或想象过的月球山脉和陨石坑。

1672年——牛顿爵士的反射望远镜

当光线穿过玻璃,它会被分成七彩色带,这意味着,折射望远镜存在色差问题,从而影响图像质量。为了克服这种棱镜效应,牛顿建造了一架使用曲面镜的反射望远镜。

1672年,法国神父劳伦特·卡塞格兰改进了牛顿的设计。他使用凹面主镜和凸面副镜将光线通过主镜上的一个孔反射回目镜,从而在小型镜筒中实现长焦距。

1789年——赫歇尔望远镜

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爵士的望远镜采用反射式设计,主镜较大,目镜位于轴外,以避免遮挡光路。这样就可以采用更大的镜面,并具备更大的聚光能力。

赫歇尔用他的一架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行星,他根据乔治三世国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乔治之星”。这颗行星后来被命名为天王星。

赫歇尔绘制的星云图来自1912年由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在伦敦出版的《威廉·赫歇尔爵士科学论文集》。

1900年——巴黎博览会大望远镜

1900年巴黎博览会,法国科学仪器制造商保罗·戈蒂埃建造了一架57米长的反射望远镜(长度超过半个足球场),它的镜面直径为1.25米。

1917年——胡克望远镜

威尔逊山天文台的胡克望远镜由美国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黑尔设计,使用直径为100英寸的镜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它极大地推动了对星系和星云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开始使用胡克望远镜,这为我们理解宇宙远大于我们的星系这个事实和大爆炸理论奠定了基础。

1990年——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由NASA和欧洲航天局建造,是基于太空的反射望远镜,镜面直径2.4米。它在大气层上方的地球轨道上运行。当它开始运行时,它在其对宇宙的观测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细节。

NASA预计该望远镜将持续运行到本世纪20年代末。

2021年——韦布空间望远镜

韦布空间望远镜是NASA、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合作的成果。它是一种先进的太空反射望远镜,配备直径6.5米的分节镜面。

它在红外光谱中运作,这使其能够以极高的灵敏度观测遥远的星系、系外行星和其他天文现象。

韦布望远镜在距离地球100万英里的第二个太阳-地球拉格朗日点(L2)附近绕太阳运行。(编译/朱捷)

猜你喜欢

  • 人类之最

    反抗人生的“必死”宿命,弗卢塞尔解读人类传播的惊奇现象

    威廉·弗卢塞尔(1920—1991)是捷克裔巴西籍哲学家、文化理论家和作家,因其在语言、媒介、技术和图像文化等方面的哲学思考而闻名。在弗卢塞尔的传播思想中,人类传播的目的是通过符号化的世界改变世界本身与其内在的生活意义,即为“必死”(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因此,反抗人生的“必死”宿命是人类进行传播的前提条..

    2025-11-14
  • 北盘江大桥-天空之桥,它是人类意志与自然伟力最直接的对话。

    一块石头,在空中划过漫长的11秒,才最终坠入深渊。这不是电影特效,而是中国工程师在“地球裂缝”上修建桥梁时,面对的真实日常。当差评君将这个震撼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人类意志与自然伟力最直接的对话。这11秒,究竟意味着什么?根据自由落体公式简单推算,这相当于从超过600米的..

    2025-11-14
  • 人类之最

    震撼!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艾萨克·牛顿的传奇人生

    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就是艾萨克·牛顿。这位英国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更用他的智慧开启了现代科学的新时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传奇人物的精彩人生,感受他的非凡魅力!1. 从苹果树到万有引力:天才的灵感源泉传说中,..

    2025-11-14
  • 人类之最

    他童年被弃、差点淹死,却用23年改写人类认知!牛顿有多恐怖?

    苹果砸头是假的,但他真算出了地球体重,还破解《圣经》密码,死后被当成“疯子”研究300年!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有这样一位巨人——他不是帝王,却统治了科学近三百年;他没上过现代大学,却创立了微积分、光学、力学三大体系;他坐在窗前思考一天,就能推导出支配宇宙运行的法则;他一生未婚,性格孤僻,晚年痴迷炼金术..

    2025-11-13
  • 人类之最

    惊掉下巴!汉灵帝的“色欲狂欢”把皇宫搞成人类史最荒诞游乐场!

    在历史那浩如烟海的画卷中,皇帝们的形象宛如繁星般闪烁,有的以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成为千古明君,被后人敬仰传颂;有的却因荒淫无道、昏庸残暴沦为历史笑柄,遭万世唾弃。而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无疑是荒淫界的“超级巨星”,他那些突破人类想象极限的“色欲狂欢”事迹,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能把人的下巴惊得掉到地..

    2025-11-13
  • 科技之最

    “自贡创新中心”揭牌 探索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如何打通关卡、破解瓶颈,让实验室的“样品”变成生产线的“产品”?四川自贡高新区以一个创新性校地合作模式和一套精准政策组合拳,交出了一份因地制宜“四链”融合的自贡答卷。自贡创新中心揭牌近日,自贡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创新中心围绕自贡市“4..

    2025-11-13
  • 探索百科

    曾经代替了“哈勃”望远镜。现如今它和哈勃一样也即将退役了,这个“斯皮策”望远镜所观察太空

    利用红外线,“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开辟了更宽广的视界。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运转只是数月之后,“斯皮策”望远镜就超出了设计者们最乐观的预期。它调查到了重生行星的明显证据,并且向人们展示出,行星构成过程之奇怪,其多样性所显现的千奇百怪程度远远超乎人们之前的想象。地球上的人们最熟悉的星系当然是太阳系。人们研..

    2025-11-13
  • 探索百科

    宇宙的“虚无”意味着什么 看了以后就明白 宇宙诞生

    宇宙的虚无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去观察宇宙时,认为宇宙中的各个星体都是有联系的,而形成宇宙的基础就是粒子,没有粒子可能基本不会有宇宙的存在。我们看到宇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对宇宙的分析必须要移去所有的物质,只有宇宙变成一个虚无的真空之后,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虚无。可是科学家认为宇宙或许无法达到真正的真空..

    2025-11-1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