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从科幻到现实:宇宙探索正逐步揭开外星生命的面纱

2025-02-03 11:52世界奇闻

在其为期九年的任务中,NASA 的开普勒望远镜观察了超过五十万颗恒星,揭示了 20-50%的可见恒星可能拥有潜在宜居的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

在我们不懈寻找外星邻居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了超过 5500 颗系外行星,其中几十颗可能具备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还有许多行星因其怪异的特性而引人遐想。

NASA 几乎每天都在发现新的外星世界,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非常奇特的行星,这颗行星不仅可能适宜居住,甚至可能存在一种颠覆我们对生命认知的生命形式。

准备好发现天文学家如何找到一颗不该存在的行星,见证另一个宇宙体的奇异反射,以及另一个行星系统如何进行有趣的宇宙数学舞蹈等等更多奇妙的发现。

许多研究表明生命在红矮星周围比在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周围更有可能出现,而且宇宙中红矮星的数量比任何其他类型的恒星都多,红矮星也是最小的氢燃烧恒星。

2023 年天文学家在距离我们 136 光年的飞鱼座中,发现了一颗围绕红矮星 TOI-715 运行的引人注目的系外行星。TOI-715 是一颗超地球行星,质量是地球的三倍,半径是地球的 1.5 倍。通过分析这颗系外行星的参数,科学家可以预测其组成,确定它是气态行星、岩石行星还是水世界。

通常质量在 2 到 10 个地球质量之间,直径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间的行星往往是岩石行星。不仅如此 TOI-715b 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接收到了可能让其表面存在液态水的热量,而有水的地方可能就有生命。像 TOI-715 这样的红矮星通常有多个行星紧密地位于其宜居带内。

天文学家推测,该系统中可能还有另一颗行星 TOI-715c,其大小约为地球的 7%。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它将成为 NASA 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发现的宜居带内最小的系外行星。

在我们寻找宜居世界的宇宙探索中,像 TOI-715b 这样的行星似乎是最佳的候选者,尽管我们对这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及其潜在邻居的了解有限,但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观测揭示了其表面有大气层甚至液态水的存在,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发现。

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将在这片未知的外星土地上航行,看到未知的生物在这片陌生的地形上游荡。然而让我们继续讨论其他最近发现的系外行星,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发现的系外行星即使在理论上也是宜居的。

有些行星的环境如此恐怖,我们不禁疑惑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比如距离我们约 264 光年的 LTT9779b,这颗行星是我们所探测到的最具反射性的系外行星,其表面温度高达 2000°C,它反射了大约 80%的恒星光,而地球仅反射约 30%的阳光。

通过这些发现我们了解到宇宙中的行星系统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未来我们的探索还将继续揭示更多关于这些神秘行星的真相,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找到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世界。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我们为啥要费劲巴力去探索宇宙?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一个超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我刷抖音的时候,看到【泉哥嘚吧嘚】的作品,这问题一下子就把我给问住了,咱先别急着翻答案,跟着我一起好好琢磨琢磨。想象一下,咱们就像一群住在小破屋里的孩子,天天守着这方寸之地,啥也不知道。探索宇宙,就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大世界的大门。在..

    2025-07-12
  • 世界奇闻

    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更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好奇心是探索宇宙最原始的动力。浩瀚星空闪烁,无数未知谜团激发着人类求知欲。从古人观星绘制星图,到如今借助先进设备探索深空,我们渴望揭开宇宙诞生、生命起源等奥秘,满足对世界本质的好奇。 探索宇宙也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地球资源有限..

    2025-07-12
  • 世界奇闻

    黑洞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科学家们用“聆听”探索宇宙新秘密

    近日,在海拔4700米的四川稻城无名山上,观天新“利器”——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正式落户,预计2026年底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用“聆听”的方式探测宇宙,这些“声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声波,而是电磁波、引力波等物理信号。“聆听”宇宙究竟是怎么回事?更大口径的工具来了据了解,WeH..

    2025-07-12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人类永恒的星辰之约

    自人类诞生伊始,对宇宙的好奇便如星火般点燃。从远古时期嫦娥飞天的神话传说,到如今中国天眼凝视苍穹、探月工程稳步推进,人类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步伐。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对未知的追寻,是对那片浩瀚星海永不停歇的向往。探索宇宙是满足人类求知本能的重要途径。宇宙蕴含着无数未解之谜,星系如何演化、黑洞有着怎样..

    2025-07-12
  • 科技之最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今天咱来聊聊这么个人——估计是人类史上最聪明的那拨人里的一个。你肯定听过他的故事:一颗苹果掉下来,他就琢磨出了万有引力;头顶上星星怎么转,他拿数学公式一算,全说明白了。没错,就是艾萨克·牛顿(1643–1727)! 1643年,牛顿生在英国林肯郡的伍尔索普村,打小就可怜——早产,爹在他出生前就没了,是姥姥把他拉..

    2025-07-12
  • 人类之最

    深度科普:人类有没有可能是全宇宙最高等级文明?

    我们所处的宇宙,其广袤程度超乎想象。科学家估算,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 930 亿光年 ,其中包含至少 2 万亿个星系。在这庞大数量的星系中,每个星系又包含着数以亿计的恒星和行星。我们熟悉的银河系,直径约 10 万光年,包含了 1000 亿至 2000 亿颗恒星 ,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普通的恒星系统,地球则是太阳系八大行星..

    2025-07-11
  • 世界奇闻

    小暑至!探索节气中的生物奇妙世界

    津滨海讯(记者 简讯 摄影报道)7月7日,迎来小暑节气,标志着盛夏的大幕正式拉开。为此,生态城中新友好图书馆携手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经开区蓝天救援队、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在生态城学苑社区内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小暑至 盛夏始”的科普宣讲活动,为青少年揭开小暑节气背后的自然奥秘与文化底蕴。“在植物..

    2025-07-10
  • 世界奇闻

    “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7月3日,“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值此中瑞建交75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瑞士驻华大使馆、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共同主办此展,清华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展览分为“仪器和技术:绘制宇宙”“大数据的星空”“可持续的太空”“未来:行星之旅”四部分,融科学探索和艺术诠..

    2025-07-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