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最新消息 12月21日凌晨5点前, “德阳造”获“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2024-12-22 09:56科技之最

编辑丨核桃

您的点赞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今天是12月21日,星期六,今日精彩要闻有:

1、“德阳造”获“世界之最”科技成果认定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认定结果,国机重装研制的13.5米直径圆筒形炼钢烟气电除尘器被认定为“世界最大直径圆筒形炼钢烟气电除尘器”。这有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助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与重型机械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二、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长三乙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

本次发射是长三乙火箭继12月3日实现我国首个单一型号100次宇航发射后,迎来的又一次胜利,两次发射仅间隔17天,也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2024年的收官之战。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54次发射。

三、2024年冬至的节气时刻,发生在12月21日17时20分34秒

今年冬至时刻到来之早,为128年来之最。上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出现在1896年,冬至时刻是12月21日15时29分25秒。在2088年至2099年期间,连续12年,冬至日均为12月21日。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四、“人造太阳”,他们造!“洪荒 70”托卡马克装置试运行成功!

上海临港“洪荒 70”托卡马克装置试运行成功,投资 1.5 亿且创造最快纪录。中核五公司团队攻坚其组装工程,克服真空室吊装、管线制作等难题,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未来团队还将持续优化创新,投身新装置建设。

五、华南区域首艘电动拖轮在连云港下水“EPOT”(易舶得)电动拖轮计划向南方驶向广州港航程已“过半”

12月16日,由连云港港建造的华南区域首艘电动拖轮广州港“穗港电拖01”轮主船体在连云港港电动拖轮产业示范基地顺利下水,该项目为连云港港“EPOT”(易舶得)电动拖轮品牌对外建造的首个订单。

六、东方航天港2024年海上发射“六战六捷”,五年累计发射卫星79颗

“谷神星一号”海遥四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启星座04组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东方航天港已完成2024年全部海上发射任务,以6战6捷的佳绩!自2019年以来,东方航天港已成功保障我国固体运载火箭14次海上发射任务,累计发射卫星79颗。

七、深南高铁全线首座隧道贯通

深南高铁全线首座实现贯通的隧道于20日贯通。通车后,南宁至深圳高铁最快运行时间可由现在的3.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将进一步完善高铁网络,推动云浮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八、建成开园!云南首个!

12月20日,云上营家·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建成开园,它是云南首个集5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产业园,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全面运营后还将在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云南农业发展等,带来诸多良好效应。

九、东营港25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取得重大进展——63公里长的海底管道敷设完成

东营港 25 万吨级原油码头 63 公里海底管道敷设完毕,工程进入最后组装阶段。此工程是北方首个超大型单点系泊原油码头,意义重大,总投资 28.8 亿。计划2025年3月起海上安装施工,6月力争工程投用。

十、重庆西区医院获批一项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

重庆西区医院骨科获“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资质认证,自 2023 年 8 月已开展相关手术数十例,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此次认证彰显其综合实力,未来将依规提供精准安全医疗服务并阐释手术相关要点。

生活是一场美丽的旅程,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个清晨,用微笑去面对挑战,用勇气去追求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因为每一步的努力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保持乐观,保持热爱,生活会回报你更多的美好。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创一个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未来。

猜你喜欢

  • 机械之最

    杨振宁先生旧文重读: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几点想法

    作者:杨振宁中国已有的各体系内的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科内的,倾向于走两个极端:或者太注意原理的研究,或者太注意产品的研究(制造与改良)。介于这两种研究之间的发展性的研究(Develop—ment)似乎没有被注重。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着眼点来讲,原理的研究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也许三五十年或一百年以后成果方能增强社会生..

    2025-10-20
  • 科技之最

    中国科技最达到的十大城市:北京居首,合肥第2,哈尔滨第8

    最近公布的中国科技发达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合肥、南京等这些地方因为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了全国人都特别注意的对象。这个排行榜,除了体现这些城市的大致科技水平外,还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各区域科技发展的一个大概情况。作为中国经济和创新发展的一面镜子,这些城市的成功发展无一不映照出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也给..

    2025-10-19
  • 科技之最

    美国长臂管辖之手已被斩断,中国科技全产业链式崛起。

    美国的长臂管辖之手对中国还有用吗?我们不妨通过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做个简单的梳理。美国零打碎敲式逐步拉黑中国科技企业迎来的是稀土技术管控,要对中国关键软件下手,却发现新凯莱的EDA有可能比美国的更好用。新凯莱们的群体式崛起背后正是中美之间的博弈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美国一边倒地卡中国科技脖..

    2025-10-19
  • 机械之最

    创新成果从何而来?科技人才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分享科创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要大力开发中国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何要坚守装备制造领域的“冷板凳”?10月1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举行,来自人工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三位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带来在智能建造领域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激发学生们跨学..

    2025-10-18
  • 机械之最

    “白胖子”储粮、“AI全自动”入库 大国粮仓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有力守护着大国粮仓。记者来到中储粮四川新津直属库,通过航拍镜头看到的4个“白胖子”,它们..

    2025-10-18
  • 机械之最

    丰收在望!“科技当家”玉米产量稳步攀升 “梨树模式”让黑土地焕发生机

    央视网消息:眼下,东北地区进入秋粮收获时节。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梨树县,当地200万亩的大田玉米逐步迎来集中采收,到处是一片金黄,丰收在望。新型玉米收割机可实现茎穗兼收这里是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团山子村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金秋十月,这里的7000亩玉米迎来集中采收,连绵成片的玉米地一片金黄,丰收在望。现场..

    2025-10-18
  • 科技之最

    中国“副产品”:揭开古代科技源头,难怪中国长期世界第一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曾经指出:“长期以来,这些和许多其他的中国的原创成果,一直都被遗忘,或是蒙在鼓里。那些奠基现代世界的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均来自古代中国。”虽然这一论断有些颠覆认知,但却是客观事实,比如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眼镜、牙刷、火枪火炮火箭水雷、燃气管道、钻井技术、钢铁等等,其实都是中..

    2025-10-18
  • 科技之最

    新华视点丨“科技游”持续升温,如何开辟文旅新蓝海?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科技游”持续升温,如何开辟文旅新蓝海?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何磊静夜空为幕,景区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编织出如梦似幻的光影奇观;戴上VR眼镜,沉睡的兵马俑仿佛在眼前“复活”;火星主题基地里,孩子们穿上宇航服,开启一场激动人心的“太空任务”……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在全国多地真实..

    2025-10-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