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得来:人文主义的丢失是目前中国商业发展的最大弱点
张雪峰之流的言论似乎可以被视为如今大众情绪的一个表征,它似乎揭示了人文学科存在的危机。
很遗憾,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上,人文学科的变现速度显得太慢了。对于莫得来来说,当初选择人文学科的初心是源于对《滕王阁序》的膜拜,自己想成为王勃,却没想到从未去过南昌。
涉及人文纬度的问题是无法量化的,无法量化的东西天生就充满抬杠基因,这是老板们不能容忍的。
技术人员有用,虽然有时候会发点牢骚,但是闹不出大事。那些偏文科一点的员工就不一样了,充满了煽动性和反抗性。
莫得来提到一位之前遇到一位老板,是一位国企的关系户,他说自古以来都是文人煽动底层人民造反,从来没见过手工业者领头拿起抢来的。
日本在十年前就发起过“去文科”运动,当时作为日本学者的吉见俊哉,罕见地喊出了“重回韦伯”的口号。
什么叫重回韦伯?
产业***带动商业化,资本逻辑必成主流逻辑。于是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两个理性设定: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讲资本逻辑,价值理性讲人文逻辑。工具理性有确定的目的,价值理性并无确定的目的,但思考和行动本身就具有价值。
而在价值理性丧失之后,资本主义就“进入了工具理性的自我循环之中”,因无法从“内部打破这一僵局”,最终形成了“空心化的系统”。
莫得来表示中国商业社会正处于逐步进入“空心化系统”,被大数据绑架、被互联网流量裹挟、被人工智能阉割。
大量出现强刺激无脑、粗鄙的内容、产品和商业模式,但是却在年底一众商业论坛年会中获得了「有用」的赞誉。
「有用」但没有未来!
为了重新找到新的价值理性介入其已成“僵局”的工具理性,用来打破“空心化体系”。莫得来重新审视价值理性在社会运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用这种作用,转换或更新工具理性原有的作用。
他发现,人文领域的危机其实是难以消除的永久性危机。
在一场主题为“商业未来”的年终论坛上,他发现其实像审美、正义、爱意和善良这些最美好的东西,基本都是无人谈起的。
这些都是最脆弱的。但人性最奥妙的地方在于,它们的伟大力量就出现在它们的脆弱之处。
那些没有价格可以标识、没有利益可以交换的东西,才可能意味着灵性之光,意味着自由的天籁,意味着我们社会生活中更高的秩序。
人文主义是未来抵御AI恐怖的最后屏障
不过他依然对人文主义充满希望,因为在叶文洁预告了三体世界和质子到来的之后,人类在科技压制和人文胜利之间,选择了“面壁计划”,最后事实证明了是基于社会学的“黑暗森林”计划取得了预期的成功,而提出“黑暗森林”计划正好是一位中国人。
在莫得来看来,人文主义不仅有未来,甚至将在AI恐怖纪元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抵御AI全面入侵的最后屏障。
人是生活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理工科成就了工业***以来的生产力进步,而人文主义定义了什么是“进步”。
当然我们也要区分什么是真正的人文思想,什么是虚伪的人文思想。
作为即将面对全球商业竞争和AI恐怖危机的中国商业永远向现实生活提出问题,赋予产品、服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就像曾经的一位教员说过的那样:“世界的种种矛盾与危机,依然需要人文思想的指引。”
更新于:1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