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百科

仙鹤的历史来历

2024-11-30 08:23民俗百科

当你看到一幅仙鹤祥云图时,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图面呢?一派祥和,岁月静好。仙鹤在中国有着特别大的意义。

双鹤在一起多为夫妻,哪怕在空中也要相随相伴,情比金坚。这也让很多新婚的夫妻在结婚的礼服上会绣上双鹤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鹤在清朝的官服上面出现过,意为“鹤品官高”。在给上司的礼物上不妨可以送上一件,寓意鹤立鸡群,官位高升。

鹤在古代就被认为是长寿之鸟,而松柏也是万古长青,所以在祝寿的宴会上的松鹤图,就意为延年益寿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仙鹤的事

但是近日一位网友却揭露了仙鹤飞翔时出现的另一面。

原来鸟类为了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所以随时随地都要排泄。而它产生的排泄物会在空中出现类似云一样的物体。

当我知道的时候,突然觉得下次再看这些仙鹤图时,会自动脑补出一股 S 味道。

网友们的评论炸了。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什么样的想法呢?欢迎讨论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历史上5个真实发生的奇闻异事,每一个都颠覆认知,至今仍有谜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正史记载的王朝更迭与英雄事迹,还流传着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奇闻异事。它们或充满神秘色彩,或颠覆常规认知,即便历经数百年,依旧让后人津津乐道,试图探寻背后的真相。今天,就带大家盘点5个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奇闻,每一个都足以让你惊叹“原来历史还能这么离奇”。 1. 北宋“帽妖案”:一场席卷..

    2025-09-18
  • 历史百科

    相公是什么意思?这个称呼在历史上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

    相公一般指的是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经常在各种古代影视剧里看到妻子称呼丈夫为相公,听得多了,就以为在古代,丈夫就应该被称呼为相公,相公也逐渐成为了丈夫的代名词之一,可实际上,相公这个称谓最早出现的时候,可不是给丈夫准备的,普通人可没资格被称呼为相公。那..

    2025-09-18
  • 民俗百科

    历史上奇葩的食法

    古人的食虫风俗本文作者 倪方六上篇说了古人餐桌上的两道美味,其实是古代流行的“食虫风尚”中的一部分。追溯起来,此食俗应该源于原始时代,在无力征服大动物的年代,捕捉昆虫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主要手法。现代科学已证明,蚂蚁卵、蝉、蝗虫的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丰富,说明古人眼光之独到。图:炸虫串1.古人喜欢食用的..

    2025-09-18
  • 民俗百科

    辉县孔庄村地名来历

    说起辉县市百泉镇大官庄小官庄村名的由来,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姚枢说起姚枢这个人,我们不得不从八百年前的宋元王朝说起。各位都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吧。姚枢就是忽必烈的开国元勋呢!并且为保护和继承中原传统文化,恢复宋代程朱理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238年在辉县的百泉扩大了当时已经衰落的太极书院,联合赵复等..

    2025-09-18
  • 世界排行

    最新世界排名:赵心童上升2位齐创中国历史。未来最强敌提升最快

    “中国斯诺克三人挤进世界前十,赵心童第九,肖国栋第八,丁俊晖第七,这是历史第一次,也是对手最不想看到的画面。”赵心童从禁赛到世锦赛冠军,再到世界第九,只用了不到一年。这个速度不是奇迹,是算计。禁赛期间他天天泡在球房,练的是防守,复出后却用进攻拿冠军,说明他早就想好要用最短时间把积分打回来。现在第九,..

    2025-09-17
  • 民俗百科

    黄鹤楼的来源与历史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这副声色并茂,而且对仗工整的对联出自萨相林之手。此联上联描绘名满天下、雄据三楚的黄鹤楼,又妙笔点出白云黄鹤的古老传说;下联画出江汉朝宗、大江东去的壮丽景色,上下得体,使名楼与大江相互辉映,声色俱到。据载:黄鹤楼原为辛氏楼。有一位姓辛的人在山头..

    2025-09-17
  • 历史演义十大猛将,第三位是隋唐十八好汉之首

    导语: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都有不少的猛将,他们一生的战绩满满,有些甚至很少有败过,下面百街秀就整理历史演义十大猛将,一起来看看吧!一、李存孝在历史演义十大猛将中李存孝据记载小时候是一位牧羊童,或许很多朋友对李存孝这位猛将并不是很熟悉,实际上在唐末时期他是非常有名望的,有着..

    2025-09-14
  • 历史失传10大古书排行榜:第一华佗所著第五专门研究长生

    中国有着相当源远流长的文化,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创作,留下自己的墨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古书不慎流失,历史失传10大古书排行榜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那么中国失传古籍有哪些呢,一起了解下吧。历史失传10大古书排行榜1、《青囊书》2、《连山易》3、《六韬》4、《六国史书》5、《黄帝外经》6、《山海经》7、《太平..

    2025-09-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