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未来几十年是宇宙探索的转折点

2024-11-09 11:38世界奇闻

每经记者:唐俊 每经编辑:杨欢

基普·索恩(左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唐俊 摄

2014年,诺兰导演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上映。伴随着荧幕上的时空穿梭,黑洞、虫洞、引力波、奇点、相对论等高深的物理学词汇,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

《星际穿越》是一部相当成功的电影,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物理学定律,甚至电影中出现的黑洞形象,与之后人类实际观测到的黑洞非常相似,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影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

11月4日,在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引力:科学与艺术的思想漫谈”沙龙现场,索恩谈到,《星际穿越》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从实验室走向艺术领域,拍完电影后又发表了诗集,现在还想写一本小说,“小说背后的灵感可以来自于我和霍金之间的讨论内容”。

基普·索恩与斯蒂芬·霍金是好朋友,两人都执着于思考宇宙深处的问题。霍金在黑洞研究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索恩则是引力波研究的先驱,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疫情之后索恩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在成都科幻馆与上百名学生和科学爱好者,开启了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漫谈。已经84岁的他依旧精神矍铄,仍然对宇宙充满了热情。

“艺术帮我更好地理解物理”

当主持人问到“谁是被科幻小说启发从而走上了科研道路”时,索恩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他去年还读了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并称这是他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之一。

但实际上在很小的时候,索恩想成为一名除雪车司机,“世界上最厉害的事就是开着除雪车把雪堆成三米高的小山”。后来随着对物理学的接触,以及阅读了各种科普和科幻书籍,他爱上了宇宙。

索恩一路学习,在25岁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30岁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引力波相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当两个质量大的天体(如黑洞或中子星)相互绕转时,会使周围的时空产生扭曲,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引力波最早是爱因斯坦在1916年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如果证实引力波存在,将为天文学和宇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测手段,并且可以帮助科学家探测黑洞和中子星,这对于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具有***性的意义。

1984年,索恩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创立了激光干涉仪引力波观测项目(LIGO),31年后的2015年,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因为此项成就,索恩和另外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索恩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研究天文物理,但在70多岁的时候又开启新的人生。他希望转向科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加入了《星际穿越》剧组担任科学顾问,为电影呈现最终的科幻画面提供了诸多科学支撑。

就在《星际穿越》上映一年多后,索恩团队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导演诺兰得知该消息后立马给索恩打电话约他见面,他们在诺兰家聊了两个小时,诺兰很后悔在电影中弱化了引力波,要是聚焦在引力波上电影就会完全不一样。

索恩不仅涉足电影领域,还参与了音乐会的制作,出版了诗集,甚至还想写小说。索恩在we大会现场分享的插画,不少是他的艺术家朋友绘制的。“我一生教物理教了50多年,当我退休后,想要跨界尝试不一样的东西。”

那些插画,很多都是索恩在做科研时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我现在不再以数学公式、理论的方式去思考科学,而是以画面、艺术的方式来思考物理和宇宙。物理和视觉化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艺术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物理。”

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好奇,索恩认为自己对艺术和科学的贡献哪一个更重要。他的回答是,都不重要,最大的贡献是教过的学生,学生们比他做的贡献更大。“我团队中很大的发现是来自于我的学生,并不是来自于我个人,所以我非常自豪。”

索恩也毫不避讳自己的“弱点”,在学生时代,他觉得别的学生更聪明,而自己的脑子转的很慢。所以他有很多笔记本,重要的东西全都写下来,用“笨办法”超越了“聪明人”。

未来几十年是宇宙探索的转折点

电影《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现场向索恩提出了一个问题:埃隆·马斯克曾说,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几率低于亿万分之一,您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概率是多少?

索恩说,在多年前诺兰的生日派对上,马斯克也问过他这个问题,我想了想之后说,“马斯克认为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寄住在一个模拟的世界当中。没错,也许有这样的一个可能,我们现在的世界都是模拟的。”

“但如果一个文明高度发达,可以模拟出我们的宇宙,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非凡的体验,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没有必要模拟人类和地球吧。”索恩说。

这些关于宇宙起源的本质问题,已经84岁的索恩仍在思考。索恩认为,虽然引力波已被探测到,但科学家还没有完全理解,当我们真正理解引力波时,也就迎来了宇宙探索的转折点。

他认为,未来几十年我们会探测到原初引力波,这些引力波是宇宙大爆炸不久后产生的,携带着关于宇宙早期状态的信息。原初引力波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波长非常长,穿过了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一种长度非常短,只有几秒钟。

“我猜2050年应该会有相关的技术,可以检测到这样的引力波。这两种引力波是完全不同的,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洞见。”他说。

畅想更遥远的未来,索恩对星际航行充满期待。“我活着的时候肯定看不到了,但我们需要这种想象力,同时要找到新的理论,也需要技术的支撑。”

“我们需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现在的科学探索可能只是想看未来50年能做什么,关注比较现实的技术,但我也想鼓励学生们,想象一下遥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索恩说。

每日经济新闻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这百年来我们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宇宙学是什么?宇宙结构如何增长?在《百年宇宙学:我们对宇宙的百年探索》这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伯斯从历史和重要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进历程。此外,他还审视了感光底片、大型望远镜和巡天、太空探..

    2025-08-08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家破解演化与量子之谜!2025未来科学大奖,720万重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从恐龙羽毛到量子芯片,他们用“中国答案”重塑世界科学版图核心速览生命科学奖:季强、徐星、周忠和凭辽西化石证据,终结150年“鸟类起源”之争物质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开创拓扑电子材料,为量子计算铺就“中国路径”技术革新奖:75岁卢志远以三维存储技术,让手机存储量暴增..

    2025-08-08
  • 科技之最

    鸟类起源恐龙的化石证据、拓扑电子材料突破……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8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获悉,2025年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

    2025-08-08
  •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七位科学家获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三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奖”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25-08-08
  • 冰箱十大品牌排行榜,国内海尔冰箱已有几十年历史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物质的追求也要精益求精。家电,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更让人们了解到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就比如说今天咱们要讨论的冰箱品牌,没有一个不是家喻户晓的。冰箱十大品牌,快来看看下面是否有和你家相同牌子的。冰箱十大品牌排行榜:海尔、容声、西门子、美菱、美的、海信、松下、三星..

    2025-08-08
  • 天文之最

    黑洞史话 03:炮火中算出的宇宙怪物

    你一定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吧?但你可能想不到,就在他那开创性的引力场方程发表不到一个月,第一个精确解就已经诞生了!更离谱的是,解出这个答案的人,根本不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里,还是个身患绝症的炮兵中尉。一个在战火和病痛中挣扎的人,怎么解开了宇宙的终极谜题?这个解又为..

    2025-08-07
  • 十大催泪虐心爱情动漫:《烟花》上榜,会在未来等着你

    每个人对于爱情的叙述都是不一样的,爱情这种东西可以突然产生在只见了一面的人中,爱情是相互的,只有相互都有回应的爱情才能够维持下去,就算一个人投入满腔的爱意,或许永远得不到回报,百街秀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十大催泪虐心爱情动漫,喜欢看动漫的一起来看看吧~十大催泪虐心爱情动漫1.四月是你的谎言2.穿越时空的少女3..

    2025-08-0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