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文之最

寻找宇宙脉搏——星海中的脉冲星奇迹

2025-10-12 11:12天文之最

曾被误认外星信号

1967年10月,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生乔斯琳·贝尔在检测射电望远镜信号时,发现了一些奇怪而有规律的脉冲信号。这个信号每隔约1.337秒就会出现一次,由一系列持续0.3秒的脉冲组成,且均来自于天空中某个固定的方向。

起初,科学家们以为这是外星智慧生物发出的信号,并将其命名为“小绿人(LGM)”信号。但经过对数据的仔细分析,他们发现该信号不存在相对地球之外的额外轨道运动,与一般文明生存的行星会围绕其母星运动的认知相冲突,于是否定了外星人发出信号的说法。

后来,人们确认这个信号源来自太阳系之外,与白矮星或中子星这类致密天体有关,并把发出这种信号的天体命名为脉冲星,这颗脉冲星也被编为CP1919。随着观测的推进,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多个类似的脉冲信号,脉冲星天文学的时代由此开启。

最愚蠢的一脚

在乔丝琳·贝尔发现射电脉冲之前,有一位物理学家也把他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了太空,观测位置是猎户座的一个脉冲星。他发现自动记录仪在有规律地颤抖,但他以为是设备出了毛病,于是对着仪器轻轻踢了一脚,仪器的颤抖消失了,他也因此与发现脉冲星的机会擦肩而过。后来,他向贝尔小姐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但不愿意透露身份,所以至今无人知道这位射电天文学家是谁。

脉冲星“摇摆舞”乌龙

脉冲星“摇摆舞”乌龙事件是天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著名插曲。

全球发现脉冲星最多的科学家安德鲁·林恩,曾发现了一类奇怪的脉冲星,其脉冲总是会早到或晚到地球几毫秒,且每半年就出现一次,仿佛脉冲星在跳摇摆舞,他将这一发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震惊了学术界,因为这一现象似乎表明有行星围绕该脉冲星运行。

然而,在美国天文学年会上发言前夕,林恩重新检查数据时发现,所谓的脉冲星“摇摆”,其实只是地球自身在环绕太阳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摇摆”,由于电脑出错,先前未能考虑到这一因素,才得出了错误结论,面对500位同行,林恩勇敢地承认了错误,而听众们则全体起立,为他的诚实热烈鼓掌。

中学生发现脉冲星

脉冲星的发现并非专业天文学家的“专属领域”,历史上多次出现中学生凭借热情与细致,在深空探测中留下自己印记的案例,这些故事也成为天文科普史上的经典范本。

1. 美国三名中学生:超新星遗迹中的意外发现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三名天文发烧友中学生将目光投向了钱德拉塞卡空间望远镜发回的观测数据,重点研究IC443超新星遗迹时,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异常的点状X射线源。根据天文学常识,超新星爆发后往往会留下恒星残骸,而这类致密残骸很可能是脉冲星。

他们立刻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专业天文学家,经后续观测验证,这个X射线源确实对应一颗脉冲星。麻省理工学院脉冲星专家布赖恩博士评价这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发现”,三名中学生也因此获得了西门子-西屋科学和技术竞赛大奖——这项荣誉被视作青少年科研领域的重要认可。

2. 15岁高中生布洛克斯顿:依托科研项目的精准探测

2009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15岁的高中生 Shay Bloxton 参与了由著名天文学家领导的“脉冲星搜索合作实验室(PSC)”项目。该项目通过在线课程系统教授学生脉冲星与射电天文学知识,通过认证测试的学生可获得绿岸射电望远镜(GBT)的真实观测数据。

布洛克斯顿在处理数据时,敏锐捕捉到一个未被记录的可疑信号。一个月后,她前往美国国家天文台,与科学家共同使用绿岸射电望远镜跟踪观测,最终证实这是一颗全新的脉冲星。这场发现印证了科研项目对青少年参与前沿探索的推动作用。

3. 中国青少年:瞄准河外星系的探索尝试

国内青少年也在脉冲星搜寻领域展现出探索热情。广东东莞高中生秦浩榆将目标锁定在银河系外,试图在距离地球266万光年的“南天大风车星系(M33)”中寻找脉冲星,他不仅设计了观测方案,还尝试自制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即便未达成最终目标,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另有中学生撰写的《搜寻仙女星系的脉冲星信号》观测方案,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FAST观测优秀方案,获得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认证,体现了国内青少年在脉冲星探索领域的专业潜力。

这些案例共同证明,脉冲星的发现核心在于对规律信号的敏锐捕捉与严谨验证。即便没有专业设备,青少年凭借系统学习、科研项目支持与极致热情,同样能在深空探索中创造惊喜。

黑寡妇脉冲星

黑寡妇脉冲星是一类特殊的毫秒脉冲星,因其行为类似黑寡妇蜘蛛交尾后吃掉配偶而得名。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发现过程:1988年,天文学家通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距离地球6500光年的位置发现了一颗诡异的毫秒脉冲星PSR B1957+20,它的信号会时不时地减弱甚至消失,经分析是伴星运动到脉冲星前方遮挡了辐射束,后来这类脉冲星被命名为黑寡妇脉冲星。

- 命名由来:黑寡妇脉冲星通常与一颗伴星组成双星系统,它会以强大的辐射和高能粒子风侵蚀伴星,不断把伴星的物质从其表面剥离出去,使伴星质量逐渐降低,这一行为就像黑寡妇蜘蛛肢解交尾后的伴侣,故而得名。

- 形成机制:大质量恒星在演化末期经历超新星爆炸形成中子星,若中子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它会依靠强大引力剥夺伴星物质,在吸积过程中获得角动量,提高自身转速,最终成为毫秒脉冲星。当毫秒脉冲星形成后,其高速自转和强磁场使表面带电粒子加速,产生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风,若伴星被这些辐射扫过,就会形成黑寡妇双星系统。

- 主要特点:黑寡妇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极短,通常小于30毫秒,例如PSR B1957+20的发射频率仅为一千六百分之一秒。其质量较大,至少为1.66太阳质量,可能高达2.4太阳质量,同时它的移动速度很快,前向速度约为每小时一百万公里。

- 研究意义:对黑寡妇脉冲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脉冲星的吸积历史和辐射机制,以及孤立毫秒脉冲星的起源等问题。此外,短轨道周期的毫秒脉冲双星还是重要的低频引力波源,可用于揭示中子星的物态方程等物理过程。

有行星的脉冲星

围绕脉冲星运行的行星被称为“脉冲星行星”,这类天体极为罕见却意义重大,它们的发现不仅改写了系外行星研究的历史,更揭示了极端宇宙环境下行星形成的特殊可能。

1. 历史性发现:首个系外行星系统的诞生

1992年,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森和戴尔·弗雷尔通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距离地球约2300光年的处女座方向,发现脉冲星PSR B1257+12的脉冲信号存在微小且规律的时间偏差。这种偏差源于脉冲星被周围天体引力牵引产生的微小“晃动”,经分析确认,是两颗行星在围绕它运行——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系外行星,彻底颠覆了此前对行星形成的认知。

两年后,科学家又在该系统中识别出第三颗更小的行星,其质量仅约地球的1/20,是当时已知最小的系外行星。这一发现证实,脉冲星的精准“计时”能力(脉冲周期误差可小于10⁻¹⁹秒,堪比原子钟),能让人类捕捉到微小天体的引力信号,成为搜寻系外行星的独特工具。

2. 诡异的“宝石星球”:极端环境的产物

PSR B1257+12系统的行星不仅颠覆了发现史,更展现出超乎想象的形态。其中一颗行星PSR B1257+12b被推测为“钻石星球”——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是一颗伴星的核心残骸:原伴星在超新星爆发中被剥离外层物质,仅剩富含碳的内核,在脉冲星的强引力与高温高压环境下,碳原子重新排列成晶体结构,形成了以钻石为主要成分的高密度天体。

不过,这些行星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脉冲星每秒自转数百圈,磁场强度是地球的一千万亿倍,高能辐射和粒子风会持续剥离行星大气,因此它们毫无孕育生命的可能。

3. 罕见的成因:并非“原生”的行星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的致密残骸,其极端的辐射和引力本会摧毁周围的原行星盘,因此脉冲星行星几乎不可能是与恒星“同生共长”的原生行星。目前主流理论认为,它们多是“次生”天体,形成路径主要有两种:

- 伴星残骸重组:脉冲星的伴星被其引力和辐射逐渐侵蚀,剥离的物质在轨道上重新聚集,最终形成行星。

- 超新星后物质吸积:超新星爆发后抛射的物质部分回落,在脉冲星周围形成特殊的盘状结构,进而凝聚成行星。

但即便如此,脉冲星行星仍极为稀少。一项针对800颗已知脉冲星的搜索显示,仅发现1颗可能存在行星的脉冲星,足见PSR B1257+12系统的独特性。

4. 研究价值:从引力波到行星演化

脉冲星行星是检验极端物理规律的“天然实验室”:

- 引力波探测:脉冲星与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其轨道动力学可用于验证广义相对论,部分短周期系统还是低频引力波的潜在探测对象。

- 行星形成边界:它们的存在证明,行星可在超新星爆发这样的剧烈事件后形成,拓展了人类对行星演化极限的认知。

- 精准计时校准:行星引起的脉冲时间偏差,能反推脉冲星的质量、自转等参数,为“宇宙时钟”的校准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NASA系外行星档案收录的脉冲星行星仅寥寥数颗,每一颗的发现都能为揭示宇宙极端环境的奥秘提供关键线索。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宇宙七大未解之谜:从哈勃常数争议到神秘第九行星的科学探索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7-baffling-space-mysteries-were-dying-for-scientists-to-solve现代天体物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观测能力与理论挑战并存的时代。尽管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宇宙深处仍隐藏着诸多令科学家困惑不解的谜团。从基本宇宙学参数的测量分歧到极端天体现象的..

    2025-10-11
  • 世界奇闻

    宇宙七大未解之谜,哈勃争议到第九行星,探索永不止步

    咱先聊聊宇宙里让科学家们吵了好多年的“哈勃常数”争议,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关系到咱对宇宙膨胀速度的理解。简单说,现在有两种测宇宙膨胀的方法,结果却对不上。一种叫“标准尺度法”,靠的是早期宇宙留下的痕迹,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细测量,还有星系分布里那些像“化石”一样的重子声学振荡密度,用这法子..

    2025-10-09
  • 世界奇闻

    天文探索: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天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从古代的星象观察到现代的天文望远镜,天文学作为一门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带领我们不断迈向未知的边界。今天,让我们一同踏入这个浩瀚的星海,了解宇宙的奇迹与奥秘。什么是天文学?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及其天体的科学,包括恒星、行星、彗星、星系、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它不..

    2025-10-09
  • 天文之最

    托勒密:从天文学家到天帝的古代巨人,谁说古人不能“玩转”宇宙

    托勒密:从天文学家到“天帝”的古代巨人,谁说古人不能“玩转”宇宙?引子:穿越时空,遇见托勒密想象一下,如果你穿越回古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遇到一位穿着长袍、满脸皱纹、眼神炯炯有神的老者,他正用粉笔在石板上绘制复杂的天球模型。这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天文学界的超级明星”——托勒密。他不仅是古代最伟大..

    2025-10-09
  • 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我们为何如此渴望探索未知?

    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我们为何如此渴望探索未知?每当夜空中繁星点点,我们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抑制的好奇:那些闪烁的光点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人类从古至今,最伟大的动力之一,莫过于对未知的渴望。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探索宇宙的奥秘?答案或许比你想象的更深远。科学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甚至我们的..

    2025-10-08
  • 商业之最

    万家丽:“宇宙中心”的商业生命力密码

    “宇宙中心”的注册认证,于万家丽而言,是市场对其商业实力的盖章,更是对其“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的认可。这座深耕本土40余年的商业巨构,以持续迭代的活力与独树一帜的生态,成为长沙商业版图中最耀眼的存在。它的核心竞争力藏在“全链条赋能”的生态里。独创的“商业倒置法”让多元文化与网红属性深度融合,11楼世界文化..

    2025-10-08
  • 母婴百科

    奇迹笨小孩心理看点

    这几天刚看完《奇迹 笨小孩》,一直想写的感受,我是怀着感动看完的,因为看着的时候是和以前的话题电影《我的姐姐》对比着看的。我的姐姐里在面对逝去父母的三岁多的弟弟,姐姐得到父母的所有遗产,怼天怼地对亲戚,电影整个过程都是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把弟弟送人还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局,可能送人,可能没送人?现..

    2025-10-08
  • 母婴百科

    奇迹笨小孩小学生观后感

    #电影奇迹笨小孩#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挫折,而如何去面对及应对这些困难,才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关键。如果选择放弃,便在失败中度过余生,只有选择坚持与拼搏,才会不悔余生,才可能创造奇迹。奇迹•笨小孩电影《奇迹•笨小孩》导演文牧野,主演易烊千玺,田雨、许君聪、王宁、王传君等实力派倾情加盟,讲述..

    2025-10-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