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CCTV

2024-11-02 10:18科技之最

今年是***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程、朝夕不倦,铺就了一条闪亮的自主创新、自立自强之路。

回望中国科学发展的历程,有无数值得我们纪念和体味的瞬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共同策划推出纪录片《科学的七个瞬间》(7集*5分钟),聚焦七个领域重大、典型的科技突破,透过这些“瞬间”及其故事,见微知著表达科学的理念价值和精神品质,向所有中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致以敬意。

科学,是当今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极其重要的一种方式,它让我们超越“看见、听见”的生理感官,进入宇宙极远、极深、极宏大、极微渺处遨游、探索。但科学,也是一条充满歧路、岔口和不确定性的道路,很多重大突破从来不是灵光一现的传奇,而是在挫败和质疑的层层筛选之中,不断逼近真相的跋涉。因此,科学的瞬间,不是某一个时刻,是一段持续的时光。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半个世纪,甚至更长,需要一代、几代科学家的接续不断,通过漫长的坚守,才能闯过迷雾和荆棘,看见光亮。

“科学的七个瞬间”,是从75年岁月长河中捞取的七滴水珠,每一滴水珠都反耀着中国科学家的情怀和使命,反耀着科学精神的求真与创新。

神秘浩瀚的宇宙空间中,隐藏着世界的奥秘。随着中国空间技术能力的提升,空间科学也获得长足进步。悟空、墨子、慧眼、太极、夸父……越来越多的卫星和航天器,给人类送来丰富的信息和数据。破解其中的密码,也许就能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遍布中国各地的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科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和基础设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始,中国在短短40多年间,建设了70多个大科学装置。它们面向最前沿科研领域,是孕育未来的苗圃和花房。

在世界地质学界,“金钉子”的意义不亚于奥运会金牌。它如同一把地层年代“卡尺”,使科学家能够按统一的时间标准分析并研究不同地区同步发生的地质事件。“金钉子”的数量代表着一个国家地质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中国第一枚“金钉子”是在这个概念提出后30余年才确定的,虽然后来却居上,现在全球81颗“金钉子”中有11颗在中国。

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时间”,其实是高端复杂的科学授时系统。高精度时间测量技术,涉及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是重要的国家资源。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老式摆钟,到今天到达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子钟,几代中国科学家为扔掉“洋拐杖”,接续奔跑,终于实现了高水平的自主可控。

国之重器也能点亮生命之光。重离子加速器主要用于核物理技术前沿研究,但科学家们发现它在很多领域都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癌症治疗。从物理学到高端医疗器械研制,面临着很多难题。二十多年跋涉,终于实现了国产技术零的突破。

在液态锂电池行业,中国是无疑的全球领先者。一个叫陈立泉的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率先提出研制固态锂电池,并在液态锂电池的研制和产业化方面敢为人先,解决了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技术和工程问题。几十年如一日,支撑陈立泉不断奋发的是“要为国家做点事”的信念。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振声把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给了小麦研究。为解决顽固的“小麦之癌”条锈病,他25年不断试验、不断失败,却始终不放弃,最终实现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成了抗病高产新品种——“小偃6号”。2024年10月1日,因为在中国农业科学上的重要贡献,李振声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

75年岁月如歌,珍贵的“瞬间”和闪亮的“水滴”,难以计数,汇聚成河。

匆匆一瞥,却已是满眼的丰盛和振奋。

纪录片《科学的七个瞬间》,用中国的科学故事,带领观众体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蕴与成就,感受中国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探索与治愈:两位诺奖得主的科学之光

    迪迪埃·奎洛兹,瑞士天文学家。1995年,他与导师米歇尔·马约尔在“飞马座51”发现人类首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这颗距其母恒星比地球距太阳近约20倍的“热木星”,颠覆了行星形成与迁移的常识,开启了“系外行星时代”。凭借这一突破性成果,两人于2019年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迪迪埃·奎洛兹:199..

    2025-10-16
  • 科技之最

    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原来科学这么近那么美

    短视频刷不到的宝藏顶尖科学这么近那么美《走近世界顶尖科学家》内容简介《走近世界顶尖科学家》汇聚了迈克尔·莱维特、卡罗尔·格雷德、乔恩·克莱因伯格等多位世界科学星空的璀璨明星。本书通过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复旦融媒体创新工作室与10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的真实对话,以生动细腻..

    2025-10-16
  • 科技之最

    电磁之父:迈克尔·法拉第的科学奇迹与不朽传奇

    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他用无尽的好奇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开创了电磁学的新时代。他,就是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被誉为“电磁之父”,也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之一。尽管出身贫寒、没有高等学府的正式教育,但他凭借天赋、勤奋和对科学的无限热爱,成就了人类历史上..

    2025-10-16
  • 科技之最

    重磅出击!中国亮出“比稀土更致命”的科技王牌,美欧瞬间失声

    当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叫嚣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时,全世界都以为这又是一场熟悉的“极限施压”戏码。然而,这一次,剧本彻底变了。就在美方代表话音未落的同一时刻,中国打出了一记前所未有的组合拳——不仅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更同步启动对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并高调预告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新凯来”即..

    2025-10-14
  • 专栏丨无用之用可为大用——透过诺奖看科学初心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题:无用之用可为大用——透过诺奖看科学初心新华社记者郭爽每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的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是对人类重大科研突破的礼赞,也是对科研初心的回响。对着我们的镜头,诺贝尔各奖项多名评委不约而同强调:科学研究唯有从“热爱”和“好奇”出发,勇于发现“无用之用”,方能获..

    2025-10-12
  • 世界奇闻

    宇宙七大未解之谜:从哈勃常数争议到神秘第九行星的科学探索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7-baffling-space-mysteries-were-dying-for-scientists-to-solve现代天体物理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观测能力与理论挑战并存的时代。尽管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宇宙深处仍隐藏着诸多令科学家困惑不解的谜团。从基本宇宙学参数的测量分歧到极端天体现象的..

    2025-10-11
  • 天文之最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的奇才与科学精神的典范

    在科学史的浩瀚星河中,天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经历了从天象观察到现代天体物理学的辉煌变革。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欧洲的天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而这场变革的核心人物之一,正是来自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他以卓越的观测技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天体运动的深刻洞察,成为当时最..

    2025-10-11
  • 植物之最

    寒露锤染,定格草木自然之美丨文化中国行·节气拾遗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10月8日,寒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此时露水更浓,寒气更重。在河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捶草印花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春玲手中,在寒露前后因气温降低变成适合捶印的红枫叶、红叶石楠、南天竹,以及..

    2025-10-1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