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医学与科技前沿进展:基因疗法、液体活检、异种移植和宇宙探索

2024-10-29 11:54世界奇闻

1.基因疗法为先天性耳聋带来希望

2024年1月24日,复旦大学联合哈佛大学和东南大学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公布了一款治疗先天性耳聋基因疗法的临床实验结果。实验对象为6名因OTOF双等位基因突变而患有严重听力障碍或完全丧失听力的儿童,且均未接受双侧人工耳蜗植入。

研究团队通过一种特殊的外科手术,将基因疗法制剂注射到患者内耳的耳蜗中,并进行了长达26周的回访。结果显示,5名儿童的听力得到显著恢复,平均ABR阈值从基线的95分贝以上改善到了45-55分贝,听力恢复水平达到正常水平的约60%。

95分贝相当于摩托车启动或鞭炮声,而45分贝大约是正常说话的声音。 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也随着听力的恢复逐渐提高,例如,一位接受治疗的儿童可以表达“爸爸妈妈、奶奶、妹妹,妈妈,你在干嘛?我爱你,我爱你。上海美不美丽?”。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剂量限制毒性或严重不良事件,表明该疗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剩余一名患者听力未得到明显改善,可能与其先前感染过一种非致病性AAV病毒,导致注射的试剂被自身抗体中和有关,也可能是注射时发生泄漏,药物未能进入内耳毛细胞。这项研究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疗效的内耳基因治疗和双AAV载体人体试验,该基因疗法已获得美国FDA罕见儿科疾病认定和孤儿药认定。

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相关药物被称为“孤儿药”。长期以来,中国孤儿药市场依赖进口,许多罕见病患者甚至无药可用。

这项临床实验的成功使中国在该前沿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也展现了基因疗法在先天性耳聋治疗中的巨大潜力。

2.液体活检灵敏度提升的新策略

液体活检技术备受关注,但其灵敏度不足一直是难题。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提高液体活检灵敏度的新方法:在抽血前注射一种包含纳米颗粒的试剂,可将检测微小肿瘤的灵敏度从不足10%提高到75%以上。

研究人员介绍,试剂活性在一两个小时内达到峰值后会被迅速清除,类似于CT和磁共振成像中常用的造影剂,血液中的DNA水平在24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患者可在一天内完成抽血检测。然而,这种新策略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测试,以确认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异种器官移植取得新进展:猪肝体外移植实验成功

继两年前马里兰大学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心脏人体器官移植后,2024年1月18日,世界首例猪肝脏人体外移植实验成功。实验中,猪肝脏被放置在特殊设备中,与一名脑死亡男子的静脉连接,人体血液流经猪肝脏后返回体内。

实验进行了72小时,猪肝脏未出现炎症,脑死亡患者的身体也保持稳定。这项研究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利用与人体兼容的猪肝脏支持患者肝脏功能,可以为患者自身肝脏恢复或等待移植争取时间。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为正式的临床实验做准备。

4.宇宙年龄之谜:新的观测挑战现有模型

2024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在《自然·天文》上发表了一项重要成果:利用斯隆光谱巡天,他们发现大质量星系群中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存在同向运动超出,这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预测有显著差异,暗示宇宙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年轻。研究团队测量了813个大质量星系群周围卫星星系对的动力学,发现分布在中央星系两侧的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的视向速度偏移更倾向于同向,而这种同向运动的比例远高于之前的模拟预测。

观测和理论预测之间的巨大差异表明,真实宇宙中大质量星系群的形成时间可能比基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推测的更晚,预示着一个更年轻的宇宙——267亿年而非138亿年。未来需要进一步的观测和分析来最终确定宇宙的年龄。

此外,2024年1月18日发布的M87星系中心黑洞新图像显示,与2017年的图像相比,最亮的部分在一年的时间里偏移了约30度,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黑洞周围混乱环境导致的快速摆动。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未来居住新形态,探索宇宙建筑之旅!??✨

    揭秘宇宙建筑未来居住新形态。在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征程中,宇宙建筑作为未来居住的全新形态,正从科幻想象逐步走向现实。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宇宙中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不再遥不可及。这些未来的宇宙建筑将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彻底颠覆我们对传统居住的认知。·应对宇宙环境的结构设计。宇宙空间的极端环..

    2025-09-05
  • 星际路远,知行合一:宇宙探索的密钥

    如果宇宙是一盒被快递员丢进人类邮箱的“盲盒”,我们是该蹲在地球实验室里对着说明书瞎琢磨,还是直接拆开盒子,用指尖触碰那些闪烁的星尘?500年前,王阳明在龙场驿站顿悟“知行合一”时,大概没想到这句话会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通关秘籍”。他把“知”比作火种,“行”比作柴薪——没有柴薪的火种,不过是黑夜里的一点..

    2025-09-05
  • 科技之最

    他的精神“火炬”,指引量子科技攻关新征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无数中国科学家义无反顾,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挽救民族危亡砥砺前行,书写了一部科学报国的热血史诗。历史逐渐远去,但“精神火种”仍在闪耀。打开国家超算互联网,轻点鼠标,就可免费体验136、18和1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极速运算过程。..

    2025-09-04
  • 科技之最

    河北临漳:六朝古都上生长出科技之花

    “一道紫光贯通天地,古战场烽烟四起,中轴对称的古城,坐落在广袤的平原上,峨冠博带的官员,徜徉在田野间……”2025年8月25日,河北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中,戴着VR眼镜的人们,在虚拟世界中重回两千年前的古城,探索藏在历史中的故事。2025年9月12日至14日,临漳作为承办地之一的第八届邯郸市旅发大会即将召开,这个两千年..

    2025-09-04
  • 世界最重

    医学记载以来身材最高的10位巨人,他们分别都活了多少岁?

    世界十大巨人命运笔记:身高不是你的错,活下去才是本事说真的,你见过两米七的人吗?不是电影特效,是真实存在过的——他叫罗伯特·马德罗,上世纪初的美国人。可是,个子太高不仅仅是“回头率高”,那是跟正常生活死磕。命运这东西,谁都明白,但挨过这一路,没几个人撑得住。你说,有几个人会羡慕这样的高,还是同情?咱..

    2025-09-04
  • 世界奇闻

    这百年来我们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宇宙学是什么?宇宙结构如何增长?在《百年宇宙学:我们对宇宙的百年探索》这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伯斯从历史和重要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进历程。此外,他还审视了感光底片、大型望远镜和巡天、太空探..

    2025-08-08
  • 天文之最

    黑洞史话 03:炮火中算出的宇宙怪物

    你一定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吧?但你可能想不到,就在他那开创性的引力场方程发表不到一个月,第一个精确解就已经诞生了!更离谱的是,解出这个答案的人,根本不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里,还是个身患绝症的炮兵中尉。一个在战火和病痛中挣扎的人,怎么解开了宇宙的终极谜题?这个解又为..

    2025-08-07
  • 探索宇宙“婴儿期”

    作者:丁旭恒(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系教授)宇宙何时诞生?如何呈现今天的面貌?又会如何发展?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仰望星空,希冀探寻宇宙的奥秘。这既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卫星,其中,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先..

    2025-08-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