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宋疑案: 真假公主 美貌女尼终落个身首异处 内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名利虽俗,却是现实所需,人生在世,总要有所追求,追求富贵、渴望荣华无可厚非,倘若以己之力,努力上进,拼得前程锦绣,即或壮志未酬也算不虚此生。 切不可贪功近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违而去冒名顶替,像宋代的女尼静善冒充柔福公主,本以为瞒天过海,纵享富贵,一朝谎言被揭穿,终落个身首异处。 一个“贪”字,令其香消玉殒。 靖康之变剧照宋代靖康之变,金兵攻取北宋都城汴梁,徽、钦二帝被俘,包括皇室之中的后妃公主一应女眷,全被如狼似虎的金人掳走,一群娇艳欲滴的美女被霸占、奸淫,受尽屈辱,其境遇可想而知。 其中,有一公主名曰柔福(先被册为柔福帝姬,后改册为柔福公主),是徽宗的第二十女,正当青春妙龄,年方十七尚未婚配,当时也被掳去。 后来高宗南渡称帝,改号建炎。 四年之后的一天,忽有一女子自称是柔福公主,自虏中逃归,要求见驾。 高宗赵构心中生疑道:“许多随驾而去的皇子、大臣尚不能逃脱,公主鞋弓祙小,千里迢迢,如何能逃? ”遂令旧时的宫人前去看验,宫人回来都说:“是真的,不会有错”,问及宫中旧事,她都知晓。 只是众人看见她的一双大脚都很疑惑,“公主玉足纤纤,当时何等小足,现今却是如此大脚,只有这点不同”。 高宗皇帝与柔福公主虽是兄妹,却也仅是幼年时期有过数面之缘。 亲自验看,依稀就是王贵妃所生小妹,小名嬛嬛的柔福公主。 诘问她大脚之事,此女子悲痛不已,边哭边答:“今乘胡人睡觉间隙逃脱,赤脚奔走不远万里,岂能尚保得以前的纤纤玉足吗? ”高宗听罢,眼眶一热,从南逃至今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人。 有感于其遭受的重重苦难,高宗颁诏加封其为福国长公主,赐金银无数厚待“公主”,后又亲自为其择青年才俊——永州防御使高世荣为附马都尉。 此后,妻贵夫荣,高宗对其恩宠有加。 直到绍兴和议后,高宗母亲韦贵妃自虏中被放回,听闻柔福公主逃回之事大惊道:“哪有此事? 柔福在北地受不得苦楚,死去已有数年,是我亲眼看见并装殓入棺的,哪里又有一个柔福? 是何人如此大胆冒充公主? ”随即着法司严刑究问,那女子熬不过苦刑,只得将真情招出。 原来,她本是东都乾明寺中的尼姑,名叫李静善,容貌与柔福公主仿若一人。 靖康之变中,照顾的过王贵妃母女的宫女佩儿逃难流落至乾明寺,见到李静善惊诧不已,将其误认作柔福公主。 后佩儿无处安身,便也在此出家为尼,二人年龄相仿,更因静善女尼和她的旧主人容貌一般无二,二人无话不谈,宫中的人物秩事、趣闻礼仪都被有心的静善记在心间,有不明白处,便从其口中套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出身低微的李静善早厌倦了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日子,得此机缘,富贵荣华只在一念之间,随即铤而走险。 只道是永无对证之事,谁知太后回銮,将其揭穿。 高宗皇帝怒不可遏,将其立时押赴市曹处决,其家产全部充公。 一时贪念,断送了卿卿性命,既已出家,就该断却红尘俗念,富贵荣华终成过往云烟。 不过,载于《宋史》中的这段往事,今人通过对当时史料分析尚存疑义,《四朝闻见录》中认为,被处死的就是真公主,韦氏之所以一口认定有人冒名顶替是因为她怕公主说出她在金国的各种不堪的遭遇。 《随国随笔》中也言,柔福实为公主,韦太后恶其言在虏隐事,故亟命诛之。 韦太后画像其实,历史真相已很难考证,这桩南宋疑案已成历史悬案。 但贪恋富贵的静善女尼却有一明显特征,就是一双大脚,封建王朝的公主哪个不是幼时裹足,待到十七、八岁骨骼早已定型,任凭你奔走万里,畸形脚骨还能复原吗? 其谎言实难自圆其说。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扑朔迷离的历史传说中,为一己荣华,不择手段的背后,是贪念作祟,欲望使然,貌美女尼终落个身首异处,香消玉殒的下场。 发布时间:2024-09-01 07:42:42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7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