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民俗学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内容: 人日,女娲创世之作傅振坤人日,是继春节、破五之后的又一传统节日。 这一节日,不能不联想到女娲创世。 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在其《占书》中,写下了观测星象与占卜之法。 其中有过这样的描写,说农历新年的前八天为牲畜、稻谷及人的生日,即正月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这一记载,正是传说中的女娲创世之作。 女娲创世之初,先从牲畜开始,到七日才造了人,中国人的生日便定在了正月初七,我们应为生日而歌唱。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人的诞生问题上,也有太上老君造人之说。 《太上老君开天》和《太史记》中,也有太上老君造人的描述。 据史料称,元始初,太上老君准备用泥捏成胚烧制成人,结果第一次炉火过盛,泥胚烤焦了,黑糊糊的,便扔到了非洲。 第二次他小心翼翼的烤,结果火候不到,泥胚变白了,便扔到了欧洲。 第三次他吸取教训,把握火候,烤出了满意的黄种人,轻轻地放在了亚洲。 于是,人类便有了人种之分。 太上老君造人,只是一种神话传说,但最为普遍和为大众接受的是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地,创造万物及神,其中三皇就是女娲、伏羲和神农,沿着这条传统文化线去探究,女娲造人便顺理成章。 在人的纪念日,应该不忘5000年前的先祖炎黄二帝。 传说中,炎黄二帝出自同一部落,起初聚居在陕西境内。 后来炎黄二帝分别成了两个部落的首领。 在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 再后来,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打败了蚩尤领导的南方九黎部落,并逐步统一了中华大地上的其它部落,实现天下归一,并将“龙”作为图腾。 所以,中华民族称为龙的传人,也称炎黄之孙。 人日由来已久,自汉朝以后内容更加丰富。 一开始只搞一些占卜活动,到后来开始出现庆祝、祭祀等活动。 到唐代以后,人日节已经不限于祭祀、祈祷、占卜等活动,而衍生出一层思念亲友的意义。 明代文徴明《人日昌国西斋小集》曰:“景色融融日有晶,太平人日喜晴明。 正须行乐酬新岁,难得文谈对友生。 ”说的是人日以文会友的情景,多了些难得″运气。 人日的风俗主要是人胜与花胜。 人胜并非是一种物件,而是指“人”和“胜”两种物件,是古代妇女在人日佩戴的饰品。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七,当地的妇女都会将金箔剪裁或镂刻加工成人形,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上,这便是人胜。 花胜不同于人胜,它是用花制作而成,并且用来馈赠好友。 在人日这天,文人墨客以及仕女等也会走出家门,登高赋诗,望远游玩。 宋代陆游在《人日偶游民家小园有山茶方开》中这样描写:“人日西郊路,晨光射浅滩。 停桡喜萧散,照影叹衰残。 社酒香浮瓮,春蔬绿满盘。 山茶虽慰眼,不似海云看。 ”此诗表达了在人日这天出游,品酒、赏花、观景的喜悦心情。 人日这天的美食也有两种。 一种是七宝羹。 七宝羹和八宝粥有很大不同,它是由七种蔬菜制作而成。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产菜的情况不同,七宝羹的菜品也多有不同,但像芹菜、蒜、芥菜是不能少的。 另一种美食是拉魂面。 所谓拉魂面,其实就是长面条。 因为春节比较放松,人们走亲访友、走南闯北,心思都野了,只想玩乐休息。 为了不误春耕生产,所以要吃拉魂面,目的在于让人们收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春管春播春种当中去,以期春华秋实。 傅振坤【作者简介】傅振坤,山东无棣人,1979年11月参军,硕士研究生。 曾任集团军宣传处长,原北京军区宣传部教育处处长、副部长,乌海军分区和内蒙古预备役步兵第30师政委。 瞭望中国新媒体顾问。 瞭望中国新媒体刊头题字 朱增泉将军 发布时间:2025-11-20 08:12:53 来源:阅天下 链接:https://www.haidaliao.com/html/67317.html